查看: 2283|回复: 0

快板《赞太康道情戏》 作者:李东财18595556826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2-10 21:08: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河南南阳| 来自河南

打竹板,响连天 ,各位观众听我言,闲言碎语不用讲,夸夸太康道情班!  
稀有剧种都爱看,道情传承五百年,  
唱腔独特韵婉转,乡音乡情暖心田!  

明清道情传至今,曲艺说唱根基深,  
张广志乃是清末老冢人,创建了太康道情破旧陈。  
化妆登台开先河,三弦一响震乾坤,  
“地摊道情”上舞台,从此深得百姓心!  

真嗓演唱接地气,嘚啦喔喔添俏皮,  
夺口流水铜器跺,家长里短在戏里!  
《王金豆借粮》传千里,《跪洞房》里眼泪滴,  
《巾帼英烈》新编戏,传统现代两相宜!  

朱锡梅和蔡清芝,前辈名演好老师,  
张天印亲自率团南北闯,捧回金银多项奖!  
艳灵小花唱功强,台下观众曝满场,
阿丽永光新培养,年轻有为树榜样,

赵爱国作曲好听获多奖,谱曲堪称最在行,
手指灵动琴弦上,美妙音符绽光芒。
乐队琴师石红光,引领旋律最响亮,丝丝弦音传四方,道情韵味更悠长。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  民族文化要弘扬,太康道情名声响 ,
政府扶持办戏校,非遗保护有力量,  
送戏下乡几百场,乡亲拍手齐赞扬!  

几天不听道情腔,茶不思来饭不香。
废寝忘食看道情,民谣句句情意长,   
五百春秋风雨路,今朝焕发新荣光,  
中华瑰宝代代传,太康道情美名扬!美名扬!


快板内容融合了太康道情戏的历史起源、艺术特色、经典剧目、著名演员、谱曲主弦、非遗保护及民间影响力,引用民谚增强乡土气息,衬词和句式设计贴合道情戏的唱腔风格。

发表回复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太康网】微信公众平台!
关注我们,每天有惊喜,抖音扫描左边二维码,即可关注,你还在等什么?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