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4-9-13 17:27: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浙江宁波 | 来自浙江
胡性敏同志,太康县大许寨镇贾千楼村胡庄人。原藉大许寨镇三冢集村人,原姓耿,因为三冢集村发生洪水灾害,流离失所。与同受灾害孤儿一起前往大许寨胡庄村投靠亲戚,亲戚富农胡…先生因无子。故把两个孩子收养,改名胡性敏、胡性美。
胡性敏同志(1938一1987)共产党员,太康县大许寨镇贾千楼行政村胡庄人。(大许寨胡姓——原籍河南省西华县)原大许寨胡庄村家谱封面——西华县胡氏家族。
1958年参加革命,被太康县委派到老冢公社参加工作,196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那是1958年8月,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在全国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后,全国掀起了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高潮,当时的大许寨(四柳树)公社属老冢人民公社管辖。在1965年,大许寨(四柳树)公社从老冢公社分离后,新成立了四柳树人民公社,标志着大许寨在历史发展中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是一个新的里程碑!
1965年成立四柳树公社。任四柳树(今大许寨镇)公社书记,领导四柳树革命生产。
1966年四柳树公社改名大许寨村,任大许寨公社书记 ,领导农民发展农业生产;建设社会主义。历任四柳树村支部书记、四柳树人民公社书记等职务,领导革命生产,发展农业经济生产活动。
每天早晨天不亮,胡书记就起床干农活。自己研究培育棉花。后来他告诉群众化肥雨天播撒,比深耕更高产。要是遇上开会,就是几天不见回家,对待工作,胡书记就是这么认真。每次下乡检查、指导农业生产等工作,整天风里雨里,和群众田间地头忙个不停,有时夜里很晚才能回到家里。
在党的培养和教育下,胡性敏同志党性强,历任四柳树公社书记,多被评为先进工作者、模范共产党员,1968年因病离职。
胡性敏在离职后,做为一名共产党员。不断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农业生产发展技术。每天坚持读书学习,写写小说,一直为党默默奉献,关注着党的发展事业。胡性敏同志退休年间,无论是家庭贫寒时期,还是在其身患癌症期间,家庭收入第一份,用来缴纳党费,直至逝世。
在家庭教育上,胡性敏同志对子女要求严格。告诉孩子:在上学方面要努力,在知识方面要长进,在性格方面要温柔(为人善良谦逊、待人亲切真诚)。作为子女,胡书记为方便照顾老父亲,甘心放弃去省市工作的机会。良好的家风,至今仍影响着后代。
一把芝麻情:
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大许寨镇台集村村民深受灾害影响。找到胡书记要求公社分粮食,胡性敏同志做为共产党员,坚守党的组织纪律,维护集体利益。但看到群众饥饿生命难保,心里非常难过,说大家放心,有党和政府在,绝不会把大家饿死。就把自家一小袋芝麻拿来。让台集村民一人抓把芝麻装在兜里回家吃,救了自己和家人生命。许多老人,至今仍难忘这段历史。
1987年逝世,终年49岁。深受大许寨乡人民爱戴,其管理胡庄村、小郭楼村、候庄村三村婚丧嫁娶事务,管事不吃饭,不接受烟酒,不收钱财,经常调解群众各项矛盾,在报社发表多篇反映农业生产,人民生活社会主义的文章。
胡性敏同志作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一生政治坚定,工作态度严谨,勤政务实。作风端正,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对共产党的有着深厚感情,无私奉献的心声,谦逊宽广的胸怀,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他把一生奉献给了大许寨的人民群众,并且努力践行了自己信仰。
理琪(1908—1938)
献身革命国忘私——革命英雄理琪
理琪,原名游建铎,(太康县大许寨镇游庄人)1908年出生于河南省太康县一个富裕家庭。1924年,理琪离开太康到开封读书。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理琪受党的派遣回到家乡开展革命斗争。当年秋天,理琪考入冯玉祥的西北军无线电学校。
1926年,理琪以管理无线电通讯的职业作为掩护,在国民党军队中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31年12月,理琪参与鼓动国民党官兵参加宁都起义的活动,因被敌人发觉,便离开国民党军队,到了中央苏区。他发挥特长,为红军和苏区无线电通讯事业的建设做出了有益贡献。
1934年,理琪被派往上海从事党的秘密工作。当时上海的党组织常遭敌人破坏,他经常饿着肚子坚持斗争。1935年下半年,理琪与党组织失去联系。他千方百计寻找党组织,终于在1936年春与党组织取得联系,后被派往山东胶东工作。理琪积极开展工作,恢复党的组织,成立了中共胶东临时特委,被选为书记。1936年,理琪和特委机关迁移到烟台。根据中共中央北方局的指示,中共胶东临时特委与烟台市委合并为胶东特区工委,理琪任书记。同年,由于叛徒告密,理琪被捕。在狱中,任凭敌人拷打、逼问,他坚守党的秘密,继续坚持斗争。1937年11月,理琪出狱后按照指示回到胶东,建立了一支由共产党独立领导的胶东人民抗日武装。
1937年12月24日,他领导天福山起义,成立了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1938年1月,理琪又发动了威海起义。第三军建立司令部、成立军政委员会后,理琪任司令员兼军政委员会主席。
1938年2月初,日军3000余人侵占了青岛、烟台等地,理琪率领第三军在文登、牟平一带以游击战形式打击、牵制敌人。2月12日,理琪在主持召开军政委员会紧急会议后,决定亲自率领部队攻打牟平县城。13日,理琪采取里应外合的战术,收复了牟平,俘虏了伪县长等70余人,缴枪百余支。在雷神庙休整时,部队遭增援日军围攻。理琪率部突围时,身中数弹,仍坚持指挥战斗,因伤势过重不幸牺牲,时年30岁。
1962年,为了纪念理琪,郭沫若题诗赞颂:“天福英雄是理琪,献身革命国忘私。当年猛打雷神庙,今日高标星宿旗。万代东风吹海隅,一方化雨仰宗师。文登多少佳儿女,接力还须步伐齐。
“伯父理琪为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而牺牲,我们非常自豪,并教育孩子们学习他的精神,吃苦耐劳,跟党走,多做对国家、对人民有贡献的事。”理琪的侄子游立峰说,每年清明节,他都会带着家人去为理琪扫墓祭拜。如今,太康县正在大力弘扬革命先烈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无私奉献、敢于牺牲的精神,干部群众奋发有为、开拓创新,为实现太康跨越发展而努力奋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