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4-6-6 11:53: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浙江宁波 | 来自浙江
我国的GDP现在一直还保持着5%以上的增长,这就会让很多人有一种错愕感,就觉得这种增长趋势好像与自己感受到的现实有些背离。
常识上说,只要GDP还在增长,那么总体上的居民可支配收入多少也应该保持点增长才对,但很多人观察到的现实情况却好像不是那么回事儿,除了极其少数的头部企业员工,大量行业的打工人收入别说增长了,断崖式下跌的不在少数,这里面的原因在哪?
当然,从大的方面来说,这是随着资本积累越来越集中,从而游离出越来越多的相对过剩人口而必然形成的结果。但从我们具体的发展情况来看,它还有自己的一些特殊原因在里面。
一般来讲,一个很重要的计算GDP的方法,就是总消费+总投资+净出口,其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出口。
2000年以后,我们凭着廉价劳动力和完整的基础工业,很快确定了中低端商品的制造业大国地位,廉价商品的出口快速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一支强劲支柱。中低端商品的制造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它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些产业虽然没有太多的附加值,但是它能够带动大量的劳动力就业。只要大家都能够就业,经济情况就不会差到哪去。原因很简单,哪怕工资低点,但好在收入比较稳定,中国大多数的劳动人民又十分懂得勤俭节约,那种两口子都能出去打工的农民,如果顺利的话攒上几年还能回老家盖个小楼房。这些钱不管是用于一般生活成本,还是住房改善,最后都要流到市场里面,因此消费也不会太差。有国外出口市场和国内消费市场的刺激,老板们也愿意借钱投资,所以银行放水也有人接,老板拿了钱又纷纷投资建厂,整个经济就会非常活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