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223|回复: 2

方言狂欢“出圈”,笑梗富含文化自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5-3 14:22: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河南周口| 来自河南
         “噫,我嘞乖乖”“弄啥嘞”“中不中”……2024年一开年,一部充满河南味儿的电视剧《狗剩快跑》便收获了很高的收视率。2024河南春晚也别出心裁,用“豫语”拉开帷幕:“恁看”“弄几个硬(读eng,第四声)菜”“怪排场”……温馨之中,笑点满满。
        方言为“表”,跃动迭代;文化为“里”,赓续不息。语言,素来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与直接体现。“豫语出圈”“粤语读诗”“东北话全员带跑偏”……时至今日,年轻群体在互联网空间掀起的一轮轮方言狂欢,不仅是对乡音乡情的感念,更是传统文化基因的唤醒和文化自信的彰显。
        看过《狗剩快跑》的观众,都会不由自主地学上几句河南话。剧中,一句句地道的河南方言,不仅为故事增添了许多生活气息与幽默感,也让主人公“狗剩”视角下,动荡年代里的众生百态与家国情怀更显动人。
        这是一次正剧创作的大胆尝试,也是近年来河南方言不断“出圈”的又一例证。
        从中原乡村喜剧电影《不是闹着玩的》《就是闹着玩的》相继走红,到贺岁大片《满江红》中令人眼前一亮的“豫剧+摇滚”混搭,再到新曲艺形式“喷空”走出河南、走向全国……近年来,河南方言成为文艺创作的灵感来源之一。
        “方言的形成和流变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是地理环境、政治经济、历史人文等多因素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段亚广长期致力于河南方言调查及相关研究,在他看来,方言是地域文化的直接载体,更是地域性格的外在表现。
        河南方言中,使用最为频繁、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中”。
        一个“中”字,不仅用来表达认可、赞扬之意,从更悠远的历史视角审视,还内含着地理概念上的天下之中、九州腹地,文化意义上的百川汇聚、兼收并蓄,精神追求上的执中求和、不偏不倚。
        “在我国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以汴洛方言为代表的河南话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处于引领地位,有‘雅言’之誉。”段亚广说,“受‘中’的理念、文化长期影响,河南人言谈间自然离不开‘中’了。”
        打招呼说“吃饭冇(mǎo)”,称心如意叫“得劲儿”,大声吵嚷叫“挟邩(xié huò)”,聪明机灵叫“能”……言简意赅、听起来有点硬又有点直的河南话,恰如朴实厚道的河南人一样,似乎总带着泥土般的粗粝质感——那是源于生活的幽默、智慧与生命力。
20240503142202front1_0_294081_FhW4vyo6i5DAowmvWx78gYfjwHHt.jpg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24-5-3 14:33: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山东潍坊| 来自山东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3 14:35: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河南周口| 来自河南
项羽虞姬 发表于 2024-5-3 14:33
长知识了,活到老,学到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太康网】微信公众平台!
关注我们,每天有惊喜,抖音扫描左边二维码,即可关注,你还在等什么?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