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3-7-14 16: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河南周口 | 来自河南
近年来,太康县充分挖掘各乡镇产业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产业园,不仅有效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业的问题,更增强了农村发展活力,有力助推乡村产业振兴。
7月12日,记者走进马厂镇撞寨行政村的现代农业产业园看到,一簇簇红薯秧生机盎然,工人们趁着晴好天气进行翻秧。翻秧是种植红薯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步,它能够提高红薯的产量和质量,保证红薯的健康生长。
马厂镇撞寨行政村党支部书记李志永说:“今年种植了70亩红薯,长势比较好,估计一个大棚产量达到1万斤左右。前期种植的是羊肚菌,羊肚菌收获后,当即种上了烟薯25,通过轮作种植让效益最大化。”
据了解,该产业园在马厂镇党委政府的支持和村“两委”的帮助下,于2022年10月建成,现有种植面积100余亩,温室大棚43座,并按照羊肚菌、烟薯25、时令蔬菜等作物的轮作种植模式,将土地资源效益提升到最大化。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经济效益还是非常可观的,前期种植的羊肚菌,一个大棚能收入1万块钱左右,再加上现在种植的红薯,还能再收入1万块钱左右。”马厂镇撞寨行政村党支部书记李志永说。
该现代农业产业园建成以来,按照“村党支部+基地+农户”的互惠互利、共同发展模式,实行培育、种植、销售的统一经营,不仅带动了周边群众共同种植,也让更多的群众在家门口找到了就业岗位。
务工人员于素英说:“在家门口干活方便,每天80块钱,还能照顾家里面,也不耽误接送孩子上学。”
目前,该产业园已与郑州、开封等地的收购商签订了长期供销协议,根据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和成熟期等情况,进行统一采收和销售,为群众增收致富提供了保障。
“接下来,准备再为产业园申请40座种植大棚,现在的种植大棚数量比较少,农作物一成熟就全部收购运走了。种植面积扩大后,还能带动更多的群众来种植和务工。”马厂镇撞寨行政村党支部书记李志永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