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3-7-11 15:57: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河南周口 | 来自河南
7月11日,今年的三伏大幕将正式开启。
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文科普专家修立鹏介绍,每年入伏的开始日期虽然都不一样,但均在公历的7月中旬。就21世纪这100年来说,为7月11日至20日。“今年是本世纪入伏最早的年份之一。”
三伏又分为初伏、中伏和末伏,从时间上来讲,大约在公历的7月中旬到8月中旬,正好处在小暑和立秋之间,天气既潮湿又闷热。我国古人在诗句中就描绘了三伏的各种炎热,如“平生三伏时,道路无行车”“赤日满天地,火云成山岳”“万瓦鳞鳞若火龙,日车不动汗珠融”等。
2023年三伏时间表 初伏:7月11日~7月20日(10天) 中伏:7月21日~8月9日(20天) 末伏:8月10日~8月19日(10天) 夏季高温闷热, 常使人食无味、睡不香 易出现头晕、头痛、乏力 甚至恶心、呕吐等症状 因此也“催生”出不少关于天热 如何养生的“谣言” 下面一起来get下~ 夏季要掌握正确的养生指南哦 ↓↓↓
澄清三伏天的5大谣言 每年入伏,都有一些人盲目养生,以下针对常见的几大谣言进行澄清:
谣言1
伏天汗出透了才排毒
当天气热时,比如三伏天,人出汗是为了更好地散热,皮肤通过出汗来释放热量、调节体温,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但是,汗出得太多,水分流失过多,容易出现脱水甚至中暑,微微出汗、适时避暑才是正解
谣言2
伏天不能碰冰镇饮料
很多人可能听说过三伏天不能碰冷饮,事实上,这需要看体质。
如果是热性体质,可以适量地喝冰水或凉性饮料;若是虚寒体质,热天应尽量喝温水或凉白开。
需要提醒的是,不论什么体质,过分喝冷饮都会影响脾胃健康。即使天气特别热,喝冷饮也需要小口慢喝。
谣言3
伏天养生应以热制热
三伏天的“以热制热”其实指的是夏季养阳,在阳气最盛的节气里乘胜追击补养阳气,效果最佳。
但“以热制热”并不是一味热着,可以把冰镇饮品换成温或常温凉茶,用温水洗澡而不冲凉水澡。
谣言4
随身携带藿香正气防中暑
藿香正气水的主要功效是解表化湿、理气和中,可治疗因热天夹杂湿气而引起的发热、胸闷、腹胀、吐泻,以及湿浊过盛引起的恶心呕吐(暑湿感冒)。它并不用于防中暑,而用于治疗暑湿感冒。
谣言5
“夏练三伏”适合所有人
夏练三伏是一种传统的养生方法,指在夏季最热之时,通过适当运动增强身体的耐热性,预防中暑等疾病,主要目的是通过锻炼提高身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但三伏天有气温高、空气湿度大的特点,“夏练三伏”需要有技巧:
时间:三伏天白天长,作息方面可晚睡早起,选择清晨或傍晚温度相对凉爽时最好;
运动:更推荐游泳、瑜伽、太极拳等运动,既能强身健体,也不会因过度锻炼而伤害身体。
面对今年这个超长的三伏天 除了我们自身要注意防暑以外 还要留意日常的饮食卫生 保持良好的情绪和心态 早睡早起,不要熬夜 安稳地度过这个闷热的季节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