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41|回复: 0

太康:秸秆综合利用“包袱”变“财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6-10 14:40: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河南周口| 来自河南
    近年来,太康县坚持秸秆综合利用与农业生产相结合,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带动、因地制宜”走出了一条秸秆综合利用新模式,把昔日的“生态包袱”,变成了农民眼中的“绿色财富”。
    6月9日,记者在高贤乡周庄村的麦田里看到,一辆辆大型打捆机、抓草机等在田间来回穿梭,把秸秆收拾得干干净净,运输车把一个个打好的秸秆捆装车运走,一派火热的繁忙景象。
微信截图_20230610143434.png
    “我们一天能打700亩左右,出700捆秸秆,一捆400多斤。”机手李磊告诉记者。在常营镇瓦子村,村民肖文超今年种了100多亩小麦,他告诉记者,以前麦收之后秸秆没有地方处理,村里自从有了秸秆打捆机以后,省心了很多。“现在这附近有个草场,直接把麦秸收走了。秸秆打捆收走后,对种玉米特别方便,麦茬也低了,病虫害也少了,我感觉特别好。”常营镇瓦子村村民肖文超说。
微信截图_20230610143453.png
    去年,常营镇瓦子村的肖红抗在自家地里建了一个草场,一次可以储存6000多吨,当年就尝到了甜头。今年他又增添了设备,准备大干一场。
    “今年准备储存4000多吨,当前已经储存2000多吨。”太康县常营镇瓦子村村民肖红抗说。
    据了解,太康县小麦种植面积172万亩,玉米种植面积124万亩,年产秸秆176万吨,其中小麦秸秆36万多吨。现有饲草企业72家,收储秸秆约20万吨。
   “太康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决策部署,用足用好秸秆综合利用资金,采取有力措施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推广、转化加工技术,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效率。”太康县农业机械技术中心副主任李放说。

发表回复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太康网】微信公众平台!
关注我们,每天有惊喜,抖音扫描左边二维码,即可关注,你还在等什么?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