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3-5-17 17: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河南周口 | 来自河南
本帖最后由 小口常开 于 2023-5-17 17:11 编辑
剪纸艺术是绚丽多彩的纸文明,它最早出现在南北朝时期,至今已经有一千五百年的历史.一幅小小的剪纸,能说出无穷的故事和寓意,反映着人们对幸福和美好意愿的追求。
王秀兰生于1962年,太康县独塘乡安庄行政村酒庄村人,是太康县独塘剪纸艺术第四代传人。她7岁时就开始跟母亲学剪纸,那时候条件艰苦,没有剪刀也没有纸,她就去找叶子用手撕,撕着撕着一个图案就出来了;下雨天,她用木棍在泥巴地里画图案…。耳濡目染、不断练习再加上天赋,成年后的王秀兰剪纸技艺日臻成熟,手上的剪刀使得游刃有余,自由自在游走于纸间。花草鱼虫、日常生活的农耕劳作、节日习俗……美好的世间万物都是王秀兰创作的来源。
王秀兰的剪纸艺术,在祖传和传承北方剪纸粗犷、质朴的剪纸技艺的基础上,又吸收了南方剪纸灵秀、严谨的特点,在从事剪纸艺术的50多年间,她也将女性特有的一种细腻融入到剪纸之中,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技艺风格。
剪刀在纸上上下游动,一幅幅造型别致、意趣盎然的图画跃然纸上,每一张剪纸的画面都颇具新意和美感,线条丰满流畅,凸显出美好的寓意。
精致生动的传统花鸟画,端庄抚琴的古代仕女人物,儒雅而有礼数的古代圣贤,刚劲有力的古代人物字画等,她的剪纸作品线条细腻,巧夺天工,对于所剪人物和事物的细节把握到位,相得益彰。在题材上,花鸟、人物、动物、书法等,从传统到现代,与时俱进,开启了剪纸的新篇章。
王秀兰作为民间剪纸的佼佼者,其作品去除迷信色彩,大胆创新,呈现出鲜明的个性特点,洋溢着鲜活的生命力。她的作品带给人们极强的民间风格,题材和形式都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且融入了新时代的美学特色。
从画面上来说,王秀兰自觉地注入了许多豫东地区风格和家乡风俗民情元素,这是对家乡风俗文化的一种体现。她用实际行动继承发扬着这项古老的民间艺术,也使她的剪纸成为太康县乃至豫东地区又一个文化名片。
如今,王秀兰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教学上,有人来学习,她毫无保留,倾囊相授,不遗余力地将剪纸艺术传承给更多的年轻人。在她看来,虽然剪纸很简单,谁都会用剪刀,但其实最重要的还是剪纸的创意设计,这才是他们理解中的传承。我们相信,剪纸艺术在王秀兰等民间艺术家的孜孜经营下,必能在传承中求创新,在创新中谋发展,拥有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