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昨日过户创近3000套的历史纪录,到门可罗雀的过户大厅,这个反差在不到24小时内发生。 严厉的 “京15条”实施后的首日,北京楼市有如遭遇一股强大的西伯利亚寒潮。17日下午,建委过户大厅,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说,与前几天的人满为患不同的是,17日北京楼市过户量急转直下,约降七成以上。 现场:新政前一天成交2942套 17日的北京建委过户大厅,空荡的大厅内只有零散的几人。前几天,等过户的人们都排到了门外,就连附近一家打印店外,人群也是大排长龙。
这位工作人员预计,17日北京二手房过户量至少比前一天下滑七成以上。本报记者致电北京朝阳区房产过户大厅,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新政落地后首日,即17日北京二手房过户量会非常小。但他拒绝给出一个具体的下降比例。 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的数据统计显示,“京15条”实施前的最后一天,即16日,北京二手房单日成交量达2057套,如加上一手住宅期房与现房的759套和126套,住宅签约量创历史新高,达2942套。去年4月30日北京首次出台限购令前一天,二手房成交量冲高至2313套。 个案:因中断交社保无法购房 京15条中关于外地人需“连续5年(含)以上在本市缴纳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缴纳证明”的规定。在记者采访中,遇到了一位因中断社保被告知无法购房的典型案例。 一重庆籍人士向记者称,他是2004年来北京一家证券公司上班的,并开始交纳社保,但2008年底之后,他失业了8个月,由于非京籍人士无法在京以个人身份交纳社保,因此,自己的社保纪录就暂时中断了8个月,后来于2009年下半年重新上班后,自己的社保才得以续交。 1月北京售出的住宅,44.8%的买方为非京籍人士,几乎占据北京楼市消费群的近半。但“京15条”却对外地人在京购房资格作出了严格的规定,即需提供至少5年纳税证明。 影响:商改住项目或受追捧 在采访中,一位外地买方的父母向本报记者感叹:“我是退休的外地老职工,独生子在北京工作,为了照顾方便,只好把工作地的房子卖掉,但现在北京又不让我们买房,我们今后怎么办?”
在东亚上北的业主论坛上,17日一位业主高呼:“京15条出来后,没北京户口、工作没满5年的,除了租房就只能买50年产权的,而且北京这样的需求不在少数,所以我坚信东亚上北的房价一定还会再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