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3-5-10 18:28: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河南周口 | 来自河南
“快救救我的孩子!”5月9日上午9时许,周口市中心医院急救中心长廊里,响起了阵阵婴儿啼哭声。一个9月大婴儿误吞6公分长的针灸针,需要紧急救治。
“针灸针头长3公分,已经扎进了肠黏膜,这么小的小孩不能麻醉,针灸针又比较圆滑,非常难捞。”内镜室主任梁祖兰通过多年行医经验和临场判断,与同事及患者家属商议后决定通过从鼻孔下胃镜,来避免因孩子啼哭而影响手术操作。
经鼻胃镜在梁祖兰的手中仿佛被装上了导航一样,经过九曲十八弯的肠道来到了针灸的掉落处——十二指肠降段处。“拘着了!拘着了!好,慢,慢。”“出来了!出来了!”在几位医生的齐心协作下,经过一小时的“鏖战”,最终在不开刀、不麻醉的情况下,安全将针灸针取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