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0197|回复: 6

淹沒在水下的万县古城(转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3-10 21:28: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重庆| 来自重庆
   跻身“成渝万”荣耀史的万州市,通过三峡大移民,大拆迁,整个下半城已淹没在水下。你现在所能看到的万州市,只能算是个上半城!
      下半城的一马路、二马路、三马路、环城路、胜利路、民主路等,现在已全被淹沒在了长江里!
        一马路二马路三马路,皆称平阳大马路。四方井挨五显庙,陆家街口看织布。七贤寺外八角井,九倒捌上费脚步。百步梯旁多商铺,万安桥边把家住。胡开文上保元堂,享得利加剪刀铺。两层桥进盐店巷,水井沟边看大雾。

  还有九宫十八庙:文昌宫、青羊宫、三元宫……,龙王庙、五显庙、观音庙………
(下图为三弯公园)
   
front2_0_FjeH3VAWW8072M3Jw5sZETQCOI2o.1615382891.jpg
     苎溪河上的万安大桥、红星桥以及河两边的被淹街景
front2_0_Fro1_9NtQyIoK1s9KPYrIN0AySCr.1615382891.jpg
     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万县市,下半城大部分被淹,这张照片是新华社记者齐观山,于1961年站在天子城拍摄的(资料片)。
front2_0_FlyAgEqNVHrsI4YOexuzLUKqjyFR.1615382891.jpg
     万安桥只走过了74年历程,终于在2003年5月被爆破坍塌了下去,永沉江底
front2_0_Ft2x6ugFkEXG66jIwnSQwWlJyRzR.1615382891.jpg
远眺万安大桥。
front2_0_Foi2ne_etbd-_Pq7SNuk8EZg28Zy.1615382891.jpg
    当年穿梭在这万安大桥上的人们,也许有些现在还在不停的奔波,找工作,找住处,找恋人,找一段回忆……找一个梦!
front2_0_Fs9P5RfgC7f2YF50lFF7f9ORbx7V.1615382891.jpg
     一个人走在陆安桥上云盘路的石径小巷深处,看起来倒是那样的幽静。
front2_0_FsEc1DhD7C8lZe4YzqhPwLPVNi9G.1615382891.jpg
   天生桥:石琴响雪,琴声悠扬。
front2_0_Fudf2il8YvAPbQl8q008-CsifGlY.1615382891.jpg
     当年站在万安大桥上看天生桥,流水哗哔声好像还响彻在耳边。
front2_0_Fh56eZUjiC04ao5kMib8fdNeSv_A.1615382891.jpg
发表于 2021-3-10 21:34: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重庆| 来自重庆
   漫步天仙桥,驻足苎溪河,闲看披着蓑衣下河的捕鱼人,你会觉得悠哉
front2_0_FsShrGIa1WBI9UdRLff9OuV2Hqj-.1615383245.jpg
    虽然当年沙河子的河水有点臭,但河沟上面的红星桥一片繁忙。
front2_0_FjHTXRCSVHhEkGbAY050abxtdCHg.1615383245.jpg
两座桥相比,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front2_0_FnrNy2q6EU5c7LTd_uoqcLb9ZVd8.1615383245.jpg
   桥下面的沙河子一带,也只能在回忆中找回
front2_0_FlQ4_b5nHd4n1v5JyZvsAv2LDb8z.1615383245.jpg
   位于较场坝苎溪河上玲珑小巧的“陆安桥”,据说有近150年(同治十年、即1871年)历史,早已荡然无存,连同老市民的眷悲之情,存放于历史的记忆之中。
front2_0_FrPhLPk1oUNzviFqLVZtNws5q1os.1615383245.jpg
陆安桥据说是被收编入《中国桥梁枝术史》的万县市唯一古桥梁。
front2_0_Fst3joaikkFi7hbIOU4bR9zUTLfD.1615383245.jpg
驷马桥已深深埋入江底。
front2_0_FhUhRCEWhi7YslwWNkRJ1opW5EIw.1615383245.jpg
二马路港务局段。
front2_0_Fm7fDrF56RUGyMoCzIAzkbsQOUxI.1615383245.jpg
 万县港:春节后外出民工候船出发,据说那些年最多一天发送旅客五万人次
front2_0_Fjiv9oXNmq-zUcNuKq81i2cVlEdA.1615383245.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10 21:38: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重庆| 来自重庆
   挥之不去的“大梯子”已永沉江底,看看这繁荣景象:送船的、接船的、乘船的、乘凉的、看热闹的……,尤其是春运期间,上下码头人流如潮。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我们常常说再见,像这样的场景恐怕永远不能再见了。
front2_0_FjUZo2Pm0lD8XJsZKOG3L4nGIA-X.1615383507.jpg
   夏日炎炎,十九码头石梯巷道的人们,打工挣钱,步履匆匆。
front2_0_FiVzo1hlj5GIdYRGI7-_sgoCwV2D.1615383507.jpg
夕阳快落西山,巷道行人也逐渐少了下来
front2_0_FpAkYIrnlPWIbZP1Pt_kCj-4wun3.1615383507.jpg
“又没水了”!包租婆:下河洗衣,省了水费钱。
front2_0_Fhb5O2EG2vq7L0XBotsq6aSw1g8G.1615383507.jpg
   那些年,每当春节刚过,返乡过节的人们又一次昔别亲人,又匆匆南下……
front2_0_FvT6dQ2Ew4fj_Pvxt5CA3ZTrXYTS.1615383507.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10 21:47: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重庆| 来自重庆
一马路,万县市的工厂企业多在这条路上
front2_0_Fu7F8suDz1zd4ihsZG3KMiLd-LGd.1615384019.jpg
    一马路第一小学、第二小学关门了,多少叮嘱,多少告别,多少祝福,这学校的师生们感觉到,可能还仿佛发生在昨天……
front2_0_FqbM0nDzJ2s4AOOIn_R_zdGLiAtd.1615384019.jpg
一马路第二小学。
front2_0_FptaxFALoczEDQTjdFEGuo2xONI3.1615384019.jpg
   “我喜欢春天的风夏天的雨秋天的叶冬天的阳光还有最美的你——一马路柑子园的民居”,这一长串也不知道是谁说的。
front2_0_Fn5OvUBd_xRvqFddBGB4cyWPH8Wg.1615384019.jpg
    市民们难以忘却的一马路柑子园码头,是桐油、煤油、烟草、棉花、杂货用品和后来的农副产品的集散中心地。
front2_0_FoASV8wKgzy7vaG38nk_8NW618hx.1615384019.jpg
    生意兴隆二马路,它相当于上海南京路,据说以前多数来自沦陷区的人开商铺,抗战胜利后有部分留在了万县。经过多年,后来商铺林立,来往人群,川流不息,好不热闹,繁华景象,历历在目。
front2_0_Fp-S1r4QSqlFiP99oKcBc-U5Wqka.1615384019.jpg
二马路。

二马路“小桃园”的小笼包子,在当时的万县市那是出了名的。这么说吧,就好比天冿的“狗不理”、汉口六渡桥的“汤包”(包子),”如今包子哪家强?”现在却成了回忆。
front2_0_Fsdo69Th855C2VQxkuMqmApcIR_L.1615384019.jpg
已被淹没的电报路下段
front2_0_FkVmv400lFHmmqgVs2rQgDJncYeM.1615384019.jpg
front2_0_Fp-S1r4QSqlFiP99oKcBc-U5Wqka.1615384019.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10 21:52: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重庆| 来自重庆
     地处二马路繁华中心的日杂大厦,回忆也已成为过去。
front2_0_FqK0sZfOrLmKIK0ldbRcCWdRKZm2.1615384341.jpg
     三马路,那些客车货车三轮车驶过的噪声,生意人之间脸红脖子粗的讨价还价、还有下力人的吆喝声的喧嚣,仿佛还响在耳边。
front2_0_FkjbpfmvOIibt2CoEb0i4tKeHF4n.1615384341.jpg
代表建议9年义务教育延至12年今年五一连放5天习近平下团组特别谈到这件大事妖君大人的异世狂妻第一季张文宏:今年摘口罩难度很大张凯丽谈女性容貌焦虑杨幂的真我GT平均不满23岁女兵给导弹做体检建议警惕一些影视作品伪娘化冯远征称流量无关演技夏之光面部受伤吴孟达葬礼现场直播孔云龙版八马褂完整版Big磅来了薇娅做手术网红泡泡龙于海龙去世

我想说~




看哭了!老万县下半城被淹照片曝光,第一张就重磅了!

微万州官方
2017-06-15
关注
关注我们

关注一座城

三生有幸,平湖万州

  跻身“成渝万”荣耀史的万县市,通过三峡大移民,大拆迁,下半城(一马路、二马路、三马路、环城路、胜利路、民主路)已淹没在水下,今人多有记忆:

  一马路二马路三马路,皆称平阳大马路。四方井挨五显庙,陆家街口看织布。七贤寺外八角井,九倒捌上费脚步。百步梯旁多商铺,万安桥边把家住。胡开文上保元堂,享得利加剪刀铺。两层桥进盐店巷,水井沟边看大雾。

  还有九宫十八庙:文昌宫、青羊宫、三元宫……,龙王庙、五显庙、观音庙………(下图为三弯公园)

  

  苎溪河上的万安大桥、红星桥以及河两边的被淹街景。

  

  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万县市,下半城大部分被淹,这张照片是新华社记者齐观山,于1961年站在天子城拍摄的(资料片)。

  

  万安桥只走过了74年历程,终于在2003年5月被爆破坍塌了下去,永沉江底。

  

  远眺万安大桥。

  

  当年穿梭在这万安大桥上的人们,也许有些现在还在不停的奔波,找工作,找住处,找恋人,找一段回忆……找一个梦!

  

  一个人走在陆安桥上云盘路的石径小巷深处,看起来倒是那样的幽静。

  

  天生桥:石琴响雪,琴声悠扬。

  

  当年站在万安大桥上看天生桥,流水哗哔声好像还响彻在耳边。

  

  漫步天仙桥,驻足苎溪河,闲看披着蓑衣下河的捕鱼人,你会觉得悠哉。

  

  虽然当年沙河子的河水有点臭,但河沟上面的红星桥一片繁忙。

  

  两座桥相比,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桥下面的沙河子一带,也只能在回忆中找回。

  

  位于较场坝苎溪河上玲珑小巧的“陆安桥”,据说有近150年(同治十年、即1871年)历史,早已荡然无存,连同老市民的眷悲之情,存放于历史的记忆之中。

  

  陆安桥据说是被收编入《中国桥梁枝术史》的万县市唯一古桥梁。

  

  西山钟楼始建于1932年,三峡水位170M被保护,现仍是城市的标志建筑。

  

  一九九二年的西山钟楼。

  

  驷马桥已深深埋入江底。

  

  二马路港务局段。

  

  万县港:春节后外出民工候船出发,据说那些年最多一天发送旅客五万人次。

  

  挥之不去的“大梯子”已永沉江底,看看这繁荣景象:送船的、接船的、乘船的、乘凉的、看热闹的……,尤其是春运期间,上下码头人流如潮。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我们常常说再见,像这样的场景恐怕永远不能再见了。

  

  夏日炎炎,十九码头石梯巷道的人们,打工挣钱,步履匆匆。

  

  夕阳快落西山,巷道行人也逐渐少了下来。

  

  “又没水了”!包租婆:下河洗衣,省了水费钱。

  

  那些年,每当春节刚过,返乡过节的人们又一次昔别亲人,又匆匆南下……

  

  生活所迫,远行的亲人啊,一路平安!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些人,据说主要是桥亭区的农民、市区无业人员,再加上倒流回城的知青们自发地聚集在一起,组成了当年的“黑市”,向过往轮船上的旅客出售藤椅、藤箱以及竹制品。曾被驱赶、被没收、被打击,但还是他们为后来市区的自由市场、夜市奠定了基础。

  

  1981年夏天长江涨大水,也漫过了万安大桥。

  

  这是1920年8月,万县洪水猛涨,南津街一带水深数丈(资料片)。

  

  上世纪七十年代万县港附近物资,旅客运输还是以木船运输为主。

  

  这木船行走,依靠拉起的船帆,靠风作动力。要是逆水行船,那就惨了:遇见夏天,他们头上是灸人冒油的火暴烈日,脚下是崎岖蜿蜒、荆棘丛生的险道,赤着脚,弯着腰,纤索深深勒进肩头里,嘴里喊着船工号子,一步步艰难向前,走啊,爬啊,后面是苦难贫穷的家乡,前面又是一重重乌云……

  

  早先的盘盘石、千金石、草盘石已沉入江中。

  

  红沙碛是前苏联轰炸机大队长库里申科率队来华抗日牺牲的地方,现长眠在西山公园。河床上的大小卵石,各种形状,各种颜色,我也曾经前往捡过;那清水河边的小鱼儿也游来游去,清晰可见。

  

  一马路,万县市的工厂企业多在这条路上。

  

  一马路第一小学、第二小学关门了,多少叮嘱,多少告别,多少祝福,这学校的师生们感觉到,可能还仿佛发生在昨天……

  

  一马路第二小学。

  

  走出一马路“文昌宫”的” “东门口”,上“两城桥”,通过“大桥溪”,经过“十字街”,再下“水井沟”……

  

  “我喜欢春天的风夏天的雨秋天的叶冬天的阳光还有最美的你——一马路柑子园的民居”,这一长串也不知道是谁说的。

  

  市民们难以忘却的一马路柑子园码头,是桐油、煤油、烟草、棉花、杂货用品和后来的农副产品的集散中心地。

  

  生意兴隆二马路,它相当于上海南京路,据说以前多数来自沦陷区的人开商铺,抗战胜利后有部分留在了万县。经过多年,后来商铺林立,来往人群,川流不息,好不热闹,繁华景象,历历在目。

  

  二马路。

  

  二马路“小桃园”的小笼包子,在当时的万县市那是出了名的。这么说吧,就好比天冿的“狗不理”、汉口六渡桥的“汤包”(包子),”如今包子哪家强?”现在却成了回忆。

  

  那时全国人民都在唱歌(kl0k),当时二马路和电报路下端连接处周围的沿街以及整个市区,0K厅如雨后春笋,男女老少没日没夜的“刘德华、张学友、叶倩文时”,KTⅤ又悄然兴起,让人们不可思议地消费着钱财。

  

  已被淹没的电报路下段。

  

  地处二马路繁华中心的日杂大厦,回忆也已成为过去。

  

  三马路,那些客车货车三轮车驶过的噪声,生意人之间脸红脖子粗的讨价还价、还有下力人的吆喝声的喧嚣,仿佛还响在耳边。

  

  这临江的胜利路坐拥水码头,成了一个商业集散地,是商贾云集、人流穿梭之地,是过往客轮下行多在万港夜泊,是最早夜市繁荣兴起之地,永远永远的去了。
front2_0_FndiUEvirwNE3044JCzNBWj8qVri.1615384341.jpg
胜利路的“当铺巷”,布匹、成衣、各种家庭日用品堆积如山,每天人满为患。“莫看一个巷巷,生意火得不得了”。虽已淹没多年,在市民心中却挥之不去!

  
front2_0_FpJckaFMpmUlrS5eUzK3-L1ElIwG.1615384341.jpg
被江水呑没的岔街子,是万县市以前最大的农贸市场,鸡、鱼、鸭、干副食品、地方土特产、蔬菜水果,水产品与肉食品,应有尽有,批发零售,车呜声,讨价声,声声悦耳……
front2_0_FsI_PCL8Y-xs7QMd2S14-Hs8LnTb.161538434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11 00:06: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河南周口| 来自河南
大中国就是博大精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3-11 10:28: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河南周口| 来自河南
年代感很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太康网】微信公众平台!
关注我们,每天有惊喜,抖音扫描左边二维码,即可关注,你还在等什么?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