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3761|回复: 0

你还记得当初交公粮的场景吗?对于给农村老人发退休金,你有什么看法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6-6 18:42: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福建福州| 来自福建
本帖最后由 烧饼夹牛肉 于 2020-6-6 18:44 编辑

这几天来,河南等小麦主产区,麦子收割已经完成了大半,在笔者老家河南周囗,家里也早早割完了麦子,还把玉米等秋粮种上了。由于大型联合收割机的普及,现在割麦子很快,省去了过去的很多步骤,也不需要事前准备打麦场,等麦子熟了,收割机一遍过去就完事。割好的麦子,很多人也不晾晒了,直接拉到粮贩那里卖掉。就这样三夏麦收就完成了。


在过去,农村人三夏麦收是非常麻烦的,从割之前就要准备打麦场,然后手工割,再用石磙碾压脱粒,最后晒干,才算是完成,前前后后得十来天。麦子晒干之后,农民还有一个紧急而又必须的任务要完成,那就是交公粮。

说起交公粮,现在00后的年轻人可能都一头雾水,因为他们没有经历过。交公粮其实就是农民交的农业税,每年交一次,一般都是交的小麦。交公粮早已实行,一直到2006年,国家取消了农业税,农民才第一次不需要交公粮。


每年收完麦子后,村干部就会赶紧通知,让大家尽快把麦子晒干,抓紧时间去交公粮。如果谁家交晚了,是要受处罚的。笔者小时候,经常跟着家人一起去交公粮。笔者找到了一些30年前农村交公粮的老照片,看看你们那时候也是这样交的吗?

由于一个乡只有一个交公粮的地方,而时间又很集中,因此,每年去交公粮的时候,人都是很多。来自全乡各个村的人们,拉着架子车、赶着牛车载着小麦,一大早就到乡里粮站门口排队。


别看架子车不大,装东西却不少,一个成年男性,如果都是平路的话,拉一车一千多斤小麦没啥问题。那时候一亩小麦大概要交百十斤的公粮,家里有七八口人,十来亩地,就要交1000多斤的公粮。最初都是用架子车拉去的,后来才渐渐有了拖拉机、摩托三轮车。


那时候,装小麦的袋子都是农民找的化肥袋,去交公粮的时候,大家都怕丢,就在袋子上写上各家人的名字作为标记。这样即使把袋子里的粮食倒进粮仓,袋子也不会弄丢。


那时候,粮站的工作人员在农民看来,可是惹不起的重要人物。收公粮时,工作人员都要检查各家各户带来的粮食是否合格,看水分是否达标、杂质含量多少等等。检测的时候,工作人员用一个中空的铁棍插进小麦袋子里,然后取出袋子中间的麦粒,先在手里看看,再搁嘴里嚼嚼,就知道得差不多了。


如果不达标,农民就必须把粮食带回去,重新晾晒、扬尘,去除杂质,然后再来交,非常麻烦,也耽误事。

那时候农村的小麦产量远不如现在,很多地方的亩产没有现在的一半多。但不管农民打了多少粮食,交公粮都是雷打不动的,该交多少一点也不能少。以至于有的家庭,在交了公粮之后,家里剩下的口粮,都不够一年吃的,等到来年三四月份,就没啥粮食吃了,只能吃红薯面、玉米面、绿豆面等杂粮。笔者小时候刚记事的年纪,还吃过一段时间的杂面。


除了交公粮,当时还有“三提五统”,也是农民要交的,很多农村老人直到现在也都记忆犹新。那时候的苦日子,现在的年轻人难以想象。

好在到了后来,2005年的时候,国家确定不再征收农业税。等到2006年,交了上千年农业税的农民,终于告别了交公粮。这就意味着,现在农村五六十岁、六七十岁的老人,在他们年轻时,可以说交了一辈子的农业税,为社会做出了一辈子的贡献。


到了现在,这些农村老人年纪大了,传统的养儿防老逐渐靠不住了,他们的养老成了一个难题。有人建议在农村也实行退休制,给农村老人也发退休金,笔者对此是完全赞成的。但有人却说,农村人自己不交养老保险,现在还想要退休金,觉得不合理。


笔者认为,农村人一直在做着自己的贡献,像交公粮、交三提五统、低价卖粮、修水库挖河等等,还有工农业产品之间的剪刀差,农业支持工业发展,也是农民做出的贡献。但在以前,农村没有什么养老保险,农民即使想交,也没有地方交。农民跟工人都是一个职业,工人退休可以有退休金,农民一样也应该有。现在他们老了,无依无靠,给他们发退休金非常合理。

你还记得当初交公粮的场景吗?对于给农村老人发退休金,你有什么看法吗?
20200606_417862_1591440169703.png
20200606_417862_1591440169863.png
20200606_417862_1591440170010.png
20200606_417862_1591440170120.png
20200606_417862_1591440170242.png
20200606_417862_1591440170371.png

发表回复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太康网】微信公众平台!
关注我们,每天有惊喜,抖音扫描左边二维码,即可关注,你还在等什么?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