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7451|回复: 3

【太康最美乡村】逊母口镇白庄行政村(白庄、张店、丁楼)村名由来、姓氏族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2-1 14:27: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河南周口| 来自河南

白庄行政村


白庄行政村,位于逊母口镇政府南4公里处,总人口2380人,耕地面积2735亩,行政村总面积为2.12平方千米,主要姓氏以白、张、丁氏为主。辖白庄、张店、丁楼三个自然村,七个村民小组,东临花陈村,南邻五所楼村,西邻魏庄村,北邻姜庄村。以农业为主,主要有小麦,玉米,大豆,花生。主要民族为汉族,全行政村人民从事农业生产,教育事业和商业活动,1947年至1949年解放前白庄首任村长白玉占,他带领群众打土豪分田地,由于种地没有科学理念,老百姓始终解决不了温饱问题,自从解放后,1950年—1954年成立了互助组,村长刘振邦(已故)当时农民的温饱问题有所改善,1955年至1957年成立了初级社、高级社,时任支部书记刘振邦(已故)。1958年—1990年成立人民公社,历任大队支书,刘振邦(已故),丁友文(已故),车永录,他们的几人带领群众深翻土地,兴修水利,建筑房屋,农业学大寨,农业机械化等一系列的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贡献。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刘振邦等人带领农民搞好生产,行政村发生翻天覆地大变化,全村交通便利,村里内外,田间地头道路全部硬化,家家户户别墅洋楼,电器应有尽有,农业生产有收割机、灭茬机、播种机、喷灌机等实现了机械化农民生活水平得到空前提高,吃住不愁,花钱随便,出行坐小轿车,电动车、摩托车等。特别是现任党支部书记丁红昌为首的一班人,带领农民走共同致富道路发展养殖业、种植业、办企业、外出打工搞经商等多样化,使农民走上了小康水平。
白庄村

白庄村位于逊母口镇南八里处,李贯河南岸二里处,南邻五所楼村,北邻姜庄村,西邻魏庄村,东临花陈村。本村共有四个村民组,耕地面积1412亩,总人口1350人,本村姓氏以白、刘、司、陈四姓人家,其中白氏家族1200人,刘氏135人,司姓陈姓共15人。【村名由来】在明朝洪武年间,黄河泛滥人民流离失所,白氏家族是汤阴县人士,因逃荒要饭来到雪庄,雪是白色的,雪与白有缘分,谈起话来也热情,因此就落后雪庄,那时雪姓就十来户人家,当时社会动荡,民不聊生,雪姓没几十年光景就绝户了,白氏主事人经过商量后就改为白庄了。刘氏是从夏邑县要饭到白庄,天下穷人是一家,经白氏同意,就在白庄西头住下了,民国三十一年,刘氏逃荒到夏邑,把女儿嫁到司姓一家,白氏一户逃荒到永城,把女儿嫁到陈姓一家,解放时期逃荒的白氏一户刘氏一户都回来了,就有了陈氏,司氏,和刘氏。【姓氏族谱】在明朝洪武年间,黄河泛滥人民流离失所,白氏家族是汤阴县人士,因逃荒要饭来到雪庄,雪是白色的,雪与白有缘分,谈起话来也热情,因此就落后雪庄,那时雪姓就十来户人家,当时社会动荡,民不聊生,雪姓没几十年光景就绝户了,白氏主事人经过商量后就改为白庄了。字辈:玉、明、云、中、祚、本………..刘氏是从夏邑县要饭到白庄,天下穷人是一家,经白氏同意,就在白庄西头住下了,民国三十一年,刘氏逃荒到夏邑,把女儿嫁到司姓一家,白氏一户逃荒到永城,把女儿嫁到陈姓一家,解放时期逃荒的白氏一户刘氏一户都回来了,就有了陈氏,司氏,和刘氏。

丁楼村

丁楼村属白庄行政村所辖。丁楼位于逊母口镇南六里处偏东,北邻姜庄村,南邻白庄村,东临刘双羊村西邻李庄村,共一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438亩,总人口306人,本村全部姓丁。【村名由来】   听老一辈人讲,在大清乾隆年(1746年)间,国家制度良好,农民百姓丰衣足食,国泰民安。十一世祖在当时又种地又经商,家中比较富裕,就在外到处买地,据说在此地就买了三十多倾,由于土地多交给他人不放心,就吩咐十二世祖带领两个儿子前来管理,当时人员比较多,住就成了问题,十一世祖一想干脆盖楼,据老辈讲,光楼就盖了五六十间,加上种地的伙计,就成了小村庄,当时村庄没有,十一世祖就请来了当地有名人士共同商量给村起名,有的说叫康庄,有的说叫丁庄,十一世祖一想,这也不叫,那也不叫,我姓丁,又有楼,干脆叫丁楼吧,从此后丁楼的村名就叫开了。由于时间久远,楼房都不复存在了,在1970年左右,人民公社号召搞深翻土地时,在我村后面就挖出了好多瓦盆,瓦器,和楼的根基砖,一块就有几十斤重,现在个别农户家保存的还有。【姓氏族谱】    常闻国不可无史,家不可无谱。国无史不知朝代更替和兴衰,族无谱不晓祖辈来历及支派軫念。吾丁氏族自肇姓授氏相衍数代,历秦、汉、晋、唐、宋、元、明、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两千二百余年,自齐太公子名丁公以王父肇字为氏,复幼有大志以从军为侍郎,汉祖有功高,帝即位,封济阳候,帝定无功十八人刨符作誓,位居十七名,藏金匮翊世济阳氏,繁衍级复,原居山西平阳府,洪洞县雀窝集河邸村,历代积德行善,累仁诗礼,传家英豪举不胜也,明洪武初(1370年)从山西移民,最亲着三也,德举朴高祖德公生七子,迁居太康、杞县、睢县、柘城一带。讳营丁公赞从洪洞县迁居阳夏岗子李,十一世祖从岗子李迁居到此地,丁氏族人至今住在丁楼。字辈:明、友、玉、铭、泽…….

张店村

张店自然村属白庄行政村所辖。张店村位于逊母口镇南八里处,即逊母口镇至五里口乡间公路东侧,南邻五所楼行政村,北邻姜庄行政村,东临花陈村,西邻魏庄行政村,本村共有两个村民组,耕地面积840亩,总人口825人,有张麻两姓,张氏为本村大姓,张姓680人,麻姓145人。【村名由来】明朝后期张氏家族由板桥乡西张村迁至此处定居,起名张店村。村民以种地为生,发黄水时此地一片汪洋,张店村民担挑框抬,在本村周围垒起了挡水高堰。故只有张店无水,所以本村又起了集市多年。麻氏家族是后来从驻马店地区新蔡县逃荒到此村,以种拉鞭地为生,年长日久即在张店落户至今。
供稿人:丁洪昌、丁玉敏

此稿为首稿,公示版,如有不正确或是漏写之人或事或姓,请留言更正,编辑后期更正,如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

太康网(tkw.cc)太康乐讯编辑部


发表于 2020-7-13 10:22: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广东| 来自广东
白庄村还有一户朱姓忘记了吗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15 18:54: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安徽六安| 来自安徽
支持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11 17:40: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河南周口| 来自河南
出租小货车 发表于 2020-7-13 10:22
白庄村还有一户朱姓忘记了吗

海洋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太康网】微信公众平台!
关注我们,每天有惊喜,抖音扫描左边二维码,即可关注,你还在等什么?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