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0-7-21 10: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河南濮阳 | 来自河南
自出道以来的十余年间,我从没有停止过对理想的追求,在十余年的跌跌撞撞之后,梦想的瑰丽外壳被跌得粉碎,一层层地剥落掉虚妄与轻狂,剥落掉浮躁与狂热,渐渐裸露出来的是坚实的理想的质地,硬生生摆在人生渡口的对岸,我知道那不再是海市蜃楼,那是真真切切的彼岸,可是一时间也找不到合适的渡船,只徘徊在渡口,看着现实的滚滚洪流默默发呆。
一直想找一个承载梦想的平台,为搭建理想之厦铺砌坚实的一砖一瓦。而眼前平台业已草创,理想主义者还能靠精神的力量,以虚幻之沙堆积成现实的高塔么?
在现实世界里衡量一切物质价值的是金钱,连精神的意义也以此得以换算,它甚至是度量功业的尺度。你说你成就了如何伟业,先得看看你银行账户上的那串数字,它是任何世俗功业的最有力的说明,那不叫财富,甚至不叫钱,它是你功成名就的凭证,也是你堆积事业之塔的粒粒金沙。
那么,金钱来自哪里?有人说它来自积累,比如,一块钱可以买张饼,十块钱可以吃顿饭,一百块钱可以买件衣服,一千块钱可以买部手机,一万块钱可以买部电脑,十万块钱可以买部起车,一百万呢?我们说钱到了一百万就不应该用来纯粹消费了,因为它已经有条件成为资本了,就已经成为资本的钱来说它是无所不能的,我们已经不能再用它本身的购买力来评价它的价值,作为资本的它经过合理的投放,它的价值将是无法估算的,如果非要用购买力来评价,那么说它能购买到一切也不为过,因此用一百万来购买一座豪宅或一部好车用来个人享受的人是愚蠢的,因为这跟买一百万张饼一样是愚不可及的,作为纯粹的消费是不应该在这种层次上的,因为一百万甚至可以开一家房产公司或一家汽车生产厂。
以上的论调当然是玩笑,不过是用来说明消费钱和资本的区别罢了,或许这也是量变到质变的最佳写照。
普通人把他挣来的几百元,几千元,乃至几万元分成若干一元的集合,惬意地花费着,然后又几百元,几千元,乃至几万元的去挣;然而有些人则把他所碰到的每一元钱聚集起来,成几百,成几千,成几万,最终成为无所不能的资本,形成资本之后,这些钱开始成几何级数地增长,直到它成了银行账户上的那串不再充当财富的数字,进而成为布福斯榜上的那个排名,成了度量功业的尺度。
我本书生,传统观念上是不应该这样谈钱的,然而我却知道“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古人留下的格言,也听说过关于李嘉诚先生的一个故事,有一次李先生不小心将一枚硬币掉在了一个不好捡起的地方,他身边的一个人费了很大劲把它捡起来,结果李嘉诚奖励那个人一百元,李嘉诚的观念是那枚硬币如果不捡它就永远失去了它的价值,而一百元虽然给了别人,却仍是人间财富,这看起来跟乔致庸最后又把巨额财富“散落”民间有着同样的意思,他们都是最了解金钱的人,我想这与他们的身价是不无关系的。
消费的钱可以用来满足个人的欲望,换个地方也可以救人急命,比如你花一万元换一部更好些的手机,如果把它变成一万张饼也许就可以填饱上万人的饥肠,这对你不过是牺牲一次奢侈,对人则是雪中送炭。如果我们把省下一元不必要的花销比作行了一次小善,那么勿以善小而不为,当你行了一百万次这样的小善,你就拥有了无所不能的资本,进而也就有了建立不世之功的可能,这也真就是**了,其实这很容易,每次忍耐一小下,积累的多了,就成了大功。
有一次刘邦问韩信,说:你看我带兵最多能带多少人,韩信说,最多十万,刘邦又问,那你呢?韩信说,我带兵多多益善,意思是说越多发挥的力量就越大,那么我们现在不妨自问一下,你最多能有多少钱,可能很多人也会说多多益善,我看未必。曾听说加拿大有个人中了七千万元的大奖,可三年后这个人却自杀了,原因是七千万赋予了他几乎无所不能的权力,而他本人又没成长到具有抵挡诸多诱惑的功力,结果几年内不但把钱挥霍一空还欠下巨债,自己又养成了不劳而获骄奢淫逸的习惯,不去死又有什么别的出路?(类似观点的系统论述请参见本博小文《自由毁灭论概要》)又一次记者问李嘉诚是如何驾驭巨额财富的,李嘉诚指指脚上穿的那双皮鞋说,这双鞋我穿七年了。这就是他对金钱的态度,比起那些动辄全身名牌的人,谁能说李嘉诚买不起一双皮鞋呢?因为他知道钱的真正用途在哪里,只有像李嘉诚这样的人才能拥有与他身价相符的财富,也才能在回答我们上述问题时说:多多益善。
理想主义者对于钱财大概多是一种矛盾心理吧,我本书生,既不会有“去此阿堵物”的伪善,也学不会葛朗台的本领,但我对钱财也多是一种矛盾心理,很多时候也渴望有很多钱,但当面对具体数目的钱时又满不在乎的样子,不屑和人去争的,这或许就是理想主义者的现实困惑吧。
然而,纯粹的理想往往是虚幻的,要真正成为现世的功业还非得想法摆渡过现实的滚滚洪流,登上坚实的彼岸。而理想主义者据说往往富裕的是精神,贫穷的是物质,或者自诩为满的是脑袋空的是口袋,又有一个臭脾气,怎么着就是对金钱憋不出那股子冲动,看来只有秉承勿以善小而不为的理念,指望那一百万次之后的羽化仙登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