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414|回复: 2

韩光明作品《每一个异乡人心中都有一轮明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1-27 13:04: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河南开封| 来自河南
【江山宸光】每一个异乡人心中都有一轮明月(中学组散文)        ——白昼的月亮
作者:河南韩光明


摘要:此刻,月色朦胧,云雾缭绕,一位少年习惯性地又抬起了头,望向了一轮金黄的明月,发出吟咏疑惑之声,月亮似乎读懂少年的心思,如往常一样解答他的疑惑,少年胸中装进一轮明月,又行走在理想的高地上。
此刻,月色朦胧,云雾缭绕,一位少年习惯性地又抬起了头,望向了一轮金黄的明月,失意的少年脱轨了理想的轨道,他很无助,只有借助月亮的静谧来回答他的问题。
   “满月”情节存在于中国人的思想里,无论是文化、生活、经济等当面,人们对满月的憧憬从未中断过。月亮这个意象千百年来不停被诗人、词人采用,并反复吟咏。从诗圣的月夜忆舍弟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再到大文豪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月一直出现在文人墨客的作品里,各朝各代,叹尽诵止。
  
   一、穿插进历史的明月
   月亮整体冰清玉洁,是纯洁美丽的象征,创造了优美的意境。同时,月亮也是人类思乡情感的载体,表达了人们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怀念。千百年来,在贬谪墨客的笔下,月亮又有了失意的象征,而月亮本身安宁与静谧的韵味,创造出宁静和美意境,引发了许多失意文人的情思。高悬于天际的月亮,也引发了人们的哲理思考,如苏轼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月亮成为永恒的象征,写进历史,照入人类的发展史。
  
   二、秋月懂我心思且自来
   疲累的身躯一丝不苟的站立,瞌睡的眼睛合了又张,一次的查寝不合格,教官在作讲评总结,我们既认真且又耐烦的听着,我在这月色下,看到了淡淡的月光,不禁抬头观望,月色撩人,从云层露出头来,散发出淡淡的光,如碎银般的洒落到地面。在这嘈杂的环境,月亮与我做伴。在第三天的晚间活动时间,我和同伴出去走向幽静的小路,躲开舞台的喧闹,人群的嘈杂,且无止息的享受月色。
   社会实践去了几次,这次是第一次来到农业生态园,也是高中入学来的第一次集体活动。望月,不免引发深思,在这五天集体团队中,收获了友谊,领略了风景,也在寝室里思家。晚上休息的时间很晚,拉灯睡觉时,月亮不请自来,月色入窗,让我在这环境下既思家又珍惜在这的拓展训练。
   迷彩的海洋,是故事的起点。清晨,带着惺忪的双眼,凉凉的空气,清爽的空气,开始了晨跑,绕着西道跑了一圈。那时月亮还悬挂在天空的一端,白晃晃的看着我们晨跑。在一遍又一遍的和教官的问好声与训练里悄悄退出天幕。
  
   三、心之所牵的抬头望月
   圆圆的月亮剪贴在半空,星星淡然在四周,渲染了月光的俊秀。望月亭台,位于园区中心位置,同时又是园区的最高建筑,有三层之高的望月台屹立于滑沙坡之上,又被称为“听风台”。站于台顶,白日能一览园区全景,同时闭目侧耳还能听到呼呼的风声,所以又称“听风台”。每当夜晚,想象着登台望月,又别有一番韵味,一番情调。每次从道路旁过去时,禁不住要抬头望,高坡上的绿意盎然,四周都是沙堆,可以在上面滑下去,十分刺激,玩累了就去亭子里歇息,煮茶吃,待个一下午,等到晚上月亮出来了,就抬头赏月。
  
   四、月亮陪伴我的整个少年时代
   苏轼说,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在我十六个春夏秋冬里,至少有一半的中秋节不在故乡过,都在异乡赏月而过,带着思乡的情思,赏月似乎是异乡人思念家乡的一种方式。赏月思家,是中国人很早之前就有的一种情愫在里面,切也切不断,伴随着中国人的情感寄托,成为千古绝唱。
   酒里装着一个月亮,在我每次抬头的晚上,这月亮陪伴我的学业,陪我畅想,陪我沉思,在每次上完晚自习回家时,没有灯光,月色支撑起灯光的作用,照亮回家路。对于月亮,怀着感恩的心,感谢在我年少时光里的始终陪伴。
   当我收起异乡人心中的月亮,走进身后的人海茫茫,我会在道路上满怀月亮的情怀,告诉他们我的故事,告诉他们“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生活方式,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有月陪伴,我们不曾孤独。我也要去学人情世故,正如月,在被黑云遮盖住,容貌不见一点,她学会了适当的隐忍,到了适当的机会,便冲破黑云,重现在人们的眼中。月是这样,人的为人处事何尝不能不向月学习呢?
   跨过时间的河,岸上的风景都已成过往,那些失意时的目光选择向了月。在每一次理想壮志未酬时,在每一次遭人误解时,在思念每一个要感恩的人时,在月夜里目光不自觉地望向了月,她无语,却静谧,你没有对她说一句话,她却明白你的心思,让你化解所有的不快、惆怅、迷惘。
  
   五、凡尘俗世做一枚白昼的月亮
   在当下的时代里,我甘心做一枚白昼的月亮,不祈求他人的眼光与评论,不奢望别人多余的打击与冷眼。白昼的月亮是特立独行的,是与众不同的,这是一种态度,一种生活、为人处事的方式。初中三年,一路走来,有过辉煌,出现过没落,遭受过打击,接受过洗礼,曾三上艺术节受到别人无法体验的理想,曾创立社团有过别人没有过的感受,曾撰写文章打动校长无私资助资金为自己出文集,诸多的特立独行,都是在以白昼的月亮的方式行进。在学弟问我说如何在初中学校完成自己的理想时,我回答了他这样一段话:特立独行、敢想敢做,做别人想不到的,立志别人不敢立的理想。是的,初中三年,我是这样做的,是用白昼的月亮行走在理想之地上。我感谢月亮,感谢月亮寄托了别样的象征。
   此刻,月色朦胧,云雾缭绕,一位少年习惯性地又抬起了头,望向了一轮金黄的明月,发出吟咏疑惑之声,月亮似乎读懂少年的心思,如往常一样解答他的疑惑,少年胸中装进一轮明月,又行走在理想的高地上。
  
   作者:韩光明
   隽墨于郑州某农业生态园月夜/11/02
   郑州市艺术学校2017届学生
共2073字上一页1/1▼下一页
【编者按】酒里装着一个月亮,在我每次抬头的晚上,这月亮陪伴我的学业,陪我畅想,陪我沉思,在每次上完晚自习回家时,没有灯光,月色支撑起灯光的作用,照亮回家路。对于月亮,怀着感恩的心,感谢在我年少时光里的始终陪伴。作者的月亮和心境相同,月亮代表了一种感情。作者回忆往事,勾勒出旧日的模样,异乡也好,只要心里的月亮永生不落,那就会幸福。文章从多个角度来写月,用了一些诗人的诗词距离,写出了情感。


太康网特邀编辑韩光明,笔名隽墨、孑斐,现是郑州市高一学生,广播站成员,并负责学校的新闻报道工作。螳螂文学社编辑部部长,自由撰稿人,萌芽作者,文章阅读网作者,中国诗歌网认证诗人。文章多次刊发于校刊,大部分作品发表于网络。一直有“恋乡”情节,多次写乡愁。2016年荣获“江山之星”。2017年在萌芽举办的“春天的童话”征文中获得二等奖。2017年8月,母校高新一中出版个人诗文集《初心振翅的岁月》。
mmexport1511758639861.jpeg
qq_pic_merged_1510386201252.jpg
发表于 2017-11-27 17:39: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河南焦作| 来自河南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轮明月!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28 16:46: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河南开封| 来自河南
每个异乡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太康网】微信公众平台!
关注我们,每天有惊喜,抖音扫描左边二维码,即可关注,你还在等什么?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