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0782|回复: 1

【大美太康】朱口镇后邱行政村(后邱、前邱、李庄、王庄、冯庄岳洼)村名由来、姓氏族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1-15 16:42: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河南周口| 来自河南
后邱行政村

图片1.png 后邱行政村位于朱口镇东4公里处,东毗柘城胡庙行政村,西邻周寨行政村,南与邓庄行政村接壤,北与大卢行政村相望,S326省道穿境而过,翻身河、岳河从两翼注入涡河。辖后邱、前邱、李庄、王庄、冯庄、岳洼六个自然村,现有耕地2000亩,土质属淤而间碱,主产粮食棉花,昔日以穷出名,而今碱地得到改造,物阜民康。总人口1901人,有李、王、邱、冯、巍、朱、梁、贾、尤、舒、任共12姓村民,李、王、冯是本行政村大姓,共1200余人,占总人口的60%以上。

该行政村范围不大,地势低洼,十年九涝。建国后政府在村东西两侧有两条南北向的翻身河和岳河以泄邱家洼之水,保护这里村民和庄田的安全。两条河流排水控碱作用大,效益高,后邱村民缺它不可。岳河南段又称潘河。《太康县志》(刘本)载:岳河沟,自白墅塘(南小顾东南之白庄户)起到临河寨东八里许入涡河,长二十里(按:疑为十二里之说)口宽2丈,底宽1丈2尺,深4尺5寸。

【隶属沿革】

清朝末年至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该地隶属桃果地方,社首王会臻。民国二十一年至1938年属郭立亭联保,主任郭子英。1938年至1945年受日伪当局奴役,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该地为柘城三区游击区,时任区长是高武。建国初期属后郑乡,时任乡长是冯中雨。1956至1958年成立高级社,名叫新生四社,时任社长为邱云汉、李学增,党支部书记李保安。1958年后归大顾作业站管辖,站长顾克成。1961年称孙尧小公社,社长李树彬。1963年至1980年称冯庄大队,历任党支部书记为邱云汉、王金生,大队长顾风顺、李效珂。1980年至2016年与大卢分而治之,称后邱行政村,历任党支部书记是王金生、魏广生、王学俭,村主任魏祥海。

【重大举措】

该村领导班子,自1996年以来,共为群众办了以下几件实事。

一是建设学校。村里学校初建于1984年,多年失修,破烂不堪,学生外流,教师不能安心工作。2000年,王学俭任支书后,个人带头出资助学,动员党员、群众捐资,改善办学条件,学生由原来的60名,增加到120名,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二是集资修路。村里地洼,常积水,柏油路下水道不畅,雨天群众出行不便,为改变现状,发动群众集资新埋了出水管,清除了路边的障碍物,新竖起了电线杆,使道路、水路畅通无阻,方便了村民出行。

三是出资架电,抗旱救灾。2014年夏,天大旱,二个月未下雨,玉米枯黄。但村里机井电源不通,浇水困难。村两委成员自掏腰包,集资21280元,接通全村井上电源,使全村地块普浇了两遍水,大旱之年确保了秋粮丰收,挽回了群众的经济损失。

小王庄村

小王庄自然村位于朱口镇东南4.6公里处,东与本镇大王庄接壤,西临翻身河,村内地势低洼,全村共有344人,耕地255亩,村民都姓王。

【村名由来】

小王庄以姓氏命村名。相传,曾称王亮庄。民国时期,村民王国昌唢呐演奏的很有名气,人称响器王。六十年代村庄进行合并,王庄、李庄合为一村,又称为李王庄。该村南2公里处还有一小王庄,叫后王庄。村名虽经几易,但都未改掉“王”字,因为本村历代村民都姓王,故如今称小王庄。

【姓氏族谱】

清朝末年,王氏族人从本镇王大庙村迁徙至此处,村中唯王氏家族,没有杂姓村民。距今已有100余年。现有人口344人。其宗脉用字是:下、农、田、营、忠、耕、年、传、万、子、金、义、汉、敬、技、学、文、白、清、栋。现已进入18世“白”字辈,与本镇王大庙、杜堂、王屯、岳洼王氏是同宗同族,属虎头王。

【名人乡贤】

王学勤,1933年8月生,1952年8月参加工作,同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曾任排长。退伍后,任柘城李原供销社主任。曾被评为省劳模、商丘市先进工作者。1993年7月病故。

王学俭,1952年生,中共党员,初中文化程度,曾任朱口电影队放映员,安平供销社人事干事等职,经济师。1997年退休,现任行政村党支部书记。

王兴仁,1957年生,中共党员,周口农校毕业,曾历任马厂镇副镇长、符草楼乡副书记、县统计局副局长,正科级干部。

李  凤,女,中共党员,1970年生,大专毕业,曾历任柘城县岗王乡副乡长、柘城县发改委副主任。

王德怀,1968年生,中共党员,清华大学博士学位,现任北京市某建筑集团总经理。

王志强,1973年生,周口农校大专毕业,高级农艺师,曾被周口市政府授予优秀青年专家荣誉称号。

王  洁,1975年4月生,中共党员,周口师范学院毕业,大专学历,曾任太康三高团支部书记,现在太康县纪检会工作。

王增锦,1975年生,周口农学院大专毕业,现在太康县农业局工作,农艺师。

王鸿飞,1979年生,河南工业大学毕业,现任郑州市二七区松山路街道办事处武装部长,副科级干部。

王攀登,1983年8月生,周口农学院毕业,现在上海创建博卡物流有限公司,任总经理。

王  乾,1998年1月生,平顶山工学院毕业,现在上海申锦国际货物运输有限公司任总经理。

王博含,女,1983年生,湖南大学毕业,硕士学位,高级会计师,现任北京市安邦经营集团财务经理。

王红伟,1984年生,湖南大学毕业,博士学位,现在湖南大学留校任教。

王荣志,1987年生,西安工程大学本科毕业,现在珠海格力电器集团任部长。

王得卿,1987年生,中原学院本科毕业,现在北京理科大学工作,工程师,项目部经理。

王江涛,1984年生,中共党员,华北水电学院本科毕业,现在太康县水利局工作,工程师。

王志杰,1970年生,周口农学院毕业,现在广东东莞电子厂技术部经理。

王巍巍,1991年生,石家庄铁道学院毕业,硕士学位,现在郑州铁道部工作。

王  亚,1991年生,华北工学院本科毕业,现在北京市某公司工作。

图片6.png 王文田,1954年生,2008年评为“温暖2007河南十大爱心人物”之一,“九江大桥抢险英雄”,行为“感动中国”榜上有名,英雄事迹被中央电视台、河南电视台、广东电视台等几十家新闻媒体报道,受到省、市、县主要领导的接见和表彰,是河南人的荣耀,太康人的骄傲,其行为为家乡朱口人争了光,也为小王庄人添了彩。

【民间传说】

乞讨读书

王国钦是小王庄人,清朝末年生,家里贫困如洗。自幼王国钦渴求读书心迫,尽管吃了上顿没有下顿,长年靠母亲讨饭糊口,天天仍忍着饥饿,坚持到私塾读书识字。夏天,母亲要是没讨来饭,他就爬到桑树上吃桑葚子充饥;冬天,母亲要是没有送来讨的饭,他就勒紧裤带硬撑着读书,有时也靠辅导富家子弟学习,凑合着吃顿饭度日。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王国钦坚持读书十多载,成了私塾里的拔尖学生,识字特别多,文章写得好,三里五村没有不知道他的。

后来,王国钦刻苦求学虽没考取功名,但也做了村里的教书先生,改变了自己人生的命运,更重要的是,他忍饥读书学文的事迹也影响了王庄数代人。王庄虽小,读书人却多,以致成了远近闻名的“秀才”村。当今村子里成才的大学生更多,出了去北京读清华大学的博士生,村里读其他大学的专科生、本科生更是比比皆是,枚不胜举。

前邱村

前邱自然村位于朱口镇东南4.6公里处,前有梁店,后依后邱,地势低洼,土质多为淤土,宜种植粮棉。全村总人口152人,耕地172亩。

【村名由来】

前邱村最早叫前邱楼。清朝康熙末年(公元1722年),邱氏族人邱业,自柘城毛岗村迁移至此处定居,已有300多年历史。邱氏为本村大姓,占全村总人口的43%,以姓氏命村名。

【姓氏族谱】

村内居住邱、游、舒、任四姓村民。

邱氏,清康熙年间(公元1662-1722年),邱氏最早迁入前邱楼,现有人口66人。

舒氏,族人舒常春从柘城小舒庄迁居前邱村,舒姓现有人口9人。

游氏,游姓族人游长兴,清朝末年跟人种地留居前邱村,原籍柘城县游河村。游氏族人在前邱村是大姓,现已进八世,总人口69人。

任氏,族人任文权建国初期从马厂镇大任庄入赘到前邱村,现有任姓人口8人。

【名人乡贤】

邱明伦,革命烈士,四区战士,一九三八年农历八月初十在孙桥光荣牺牲。

邱修贤,1960年生,中共党员,高中毕业,现为周口驻京办事处负责人,副处级干部。

邱修领,1973年生,中共党员,周口农校毕业,现任太康县农业局办公室主任。

任红宾,1996年生,现在郑州大学读书。

后邱村

后邱自然村位于朱口镇东南4.4公里处,北邻岳洼,南依前邱,东靠翻身河,西挨岳河,全村180人,耕地260亩,土淤地洼,现为行政村所在地。

【村名由来】

该村原名后邱楼,解放后由前邱楼、中邱楼、后邱楼和邱小庙四村合为一处,更名为后邱村,全村人都姓邱,以姓氏命村名。

【姓氏族谱】

清康熙年间(公元1662-1722年),邱氏族人邱业,自柘城毛岗迁入该村,后来生有四子。四个儿子各立门户,分家而居,分别居住在前邱楼、中邱楼、后邱楼和邱小庙,解放后四村合并,现保留前邱和后邱两村,已有300年历史。

【名人乡贤】

邱伢子,原四区战士,1938年在孙桥被捕,惨遭杀害,后追认为革命烈士。

邱云汉,中共党员,曾历任新生四社乡长、冯庄大队党支部书记,已病故,享年65岁。

邱云田,中共党员,1926年生,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炮兵连连长,退伍后在贵州定居。

邱  辉,1990年生,军校毕业,现在火箭部队服役。

邱洪威,1993年生,现为西安大学在校学生。

岳洼村

该村位于朱口镇东南3.8公里处,东临岳河,南邻后邱村,总人口574人,耕地面积573亩,土质为沙碱地,地势低洼。昔日围村土地皆为碱地,群众为改造土质,在碱地里栽种三春柳,现如今土质得以改变。

【村名由来】

该村以姓氏、地势命村名。村内岳家最早从山西洪洞县移民而来,岳家户大,又有官位,曾在村里显赫一时。村内地势低洼,雨季常有积水,东侧紧挨岳河,故命名岳洼村。后来岳氏家道中落,现已绝户,但村名一直沿袭了下来。

【姓氏族谱】

该村住魏、王、吕三姓村民。

王氏,清朝末年从本镇王大庙村迁移此处,距今已有100余年,现有270人,其宗脉用字是:下、农、田、营、忠、耕、年、传、万、子、金、义、汉、敬、技、学、文、白、清、栋。现已进入18世“白”字辈,与本行政村小王庄是同一家族。

魏氏,族人在清末从柘城毛岗村迁入,现有人口211人。

吕姓,民国期间从本镇吕庄迁入,现有人口97人。

【名人乡贤】

魏广忠,1958年生,1979年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光荣牺牲,后追认为革命烈士。

魏广军,1942年生,中共党员,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曾在国防大学任教授,后在中央组织部工作,副部级干部。

魏广建,1970年生,东北石油化工学院毕业,毕业后在濮阳油田工作,时常出差到中东产油国家测井。高级工程师。

王建新,1948年生,中共党员,高级农艺师。

王红坤,1970年生,高级农艺师,曾任太康县轩庄农场厂长、党委书记。

【手工技艺】

岳洼灯笼

昔日岳洼村地碱人穷,穷人为了生存,几乎家家以扎灯笼缓解生活困难。扎灯笼是岳洼村村民的传统手艺,清朝末年从民间传入岳洼村,已有百年历史。曾有“岳洼灯笼心里亮,莲子扎框纸糊墙,进入腊月家家忙,孩子老婆都用上”的口头禅。民间正月十五闹花灯,灯笼必不可缺。扎灯笼是入了腊月就开始忙碌,到春节后至十五前出售。最早岳洼的灯笼叫蹦灯笼、早糊灯,后来品种越来越多,有牤牛蛋灯、船形灯笼、鱼形灯笼和四根柱、八根柱等样式的灯笼,还会制作走马灯(现叫孔明灯)。其做法:先用秫秸签子扎框,再粘五色纸,而后画上各色图案。糊成的灯笼上下两头各有四方大圈和四方小圈,里外各四根柱子,中间白纸滚身,两头四块红纸,四块绿纸。糊的白纸画上公鸡、菊花、兰草、桃子等,色彩五颜六色,美观鲜艳,儿童十分喜爱。每年冬闲季节,岳洼村民忙而不闲,各家男女村民都忙着扎灯笼、糊灯笼,过罢春节又忙着卖灯笼,全村大人小孩无闲人。纸糊的灯笼,能远销到开封、淮阳、商丘、太康各地,朱口方圆三乡五里的群众更是喜爱岳洼村的纸糊灯笼。

李庄村

李庄村位于朱口镇治东南4.5公里处,东靠翻身河,是后邱行政村最东边的一个小村庄,又叫东小李庄。全村共有人口261人,耕地367亩,土质沙碱。

【村名由来】

明朝万历年间,李氏族人从山西迁居朱口东南角处,后因与村内邻居闹矛盾,又迁居此处,因当时全村人都姓李,故称为李庄村,已有400余年历史。

【姓氏族谱】

该村住李、朱、梁、贾四姓村民。

李姓,明万历年间,李姓迁入小李庄,现有人口199人,占全村总人口70%以上。

朱姓,民国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发大水,朱姓族人从本村东南角2里处迁入小李庄,现有人口42人。

梁姓,梁守仓、梁军旗分别于1956年和1998年,入赘到本村落户,现有人口16人。

贾姓,贾林于1998年入赘到本村岳家定居,现有4口人。

【名人乡贤】

李效珂,中共党员,1928年生,1946年参加柘城三区,后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淮海战役时任排长。退伍后任后邱大队党支部副书记。

李广田,1947年生,中共党员,1969年参军入伍,退伍后任县引产站医生。

李学增,1927年生,中共党员,历任高级社社长、大队党支部书记等职,是朱口最早的党员。

李显德,1939年生,高中毕业,曾任朱口一中教务处主任。

李云杰,1995年生,现在海南农大读书。

李晓明,1964年生,新疆师范大学毕业,现在新疆哈密八中任教。

冯庄村

冯庄村位于朱口镇东南3.7公里处,南靠后邱,北邻大卢,东临岳河,西依翻身河,土质沙碱,宜种粮棉。全村386人,共有耕地372亩,村民都姓冯。村中有露水集,每月农历初七、十七、二十七逢会,乃原大队、行政村驻地。

【村名由来】

冯庄村村民都姓冯,村中独一冯姓,是以姓氏命名的村庄。

【姓氏族谱】

清朝嘉庆年间(公元1796-1820年),冯氏族人冯庆由山西移民来此安家,距今已有400余年历史。

【名人乡贤】

冯忠民,1941年生,中共党员,中专文化,曾任县劳动局局长。

冯忠田,1940年生,中共党员,中专文化,在部队任营级军官。转业后曾任马头乡乡长。

冯国庆,1968年生,中共党员,大专文化,现任太康县人事局调资股股长,正科级干部。

冯忠雨,1936年生,中共党员,曾先后任后邱、邓庄乡乡长,后来在朱口税务所工作。

冯  伟,1960年生,中共党员,大学文化,现任太康县委副科级干部。

冯春晓,,现在河南航空学院读书。

冯帅伟,大学文化程度,已毕业参加工作。

冯小兵,现在大学读书。

撰稿人:王学彬

发表于 2024-1-19 18:50: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河南许昌| 来自河南
乡村的来历怎么没有符草楼镇的来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太康网】微信公众平台!
关注我们,每天有惊喜,抖音扫描左边二维码,即可关注,你还在等什么?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