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1108|回复: 9

【太康最美乡村】五里口乡墩埠行政村(墩埠、路沿、河沿)村名由来、姓氏族谱、民间传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0-31 11:43: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河南焦作| 来自河南
墩埠行政村

墩埠行政村原为太康县逊母口公社墩埠大队,1975年底划归五里口公社,1983年改为五里口乡墩埠行政村。位于五里口乡政府北五公里处,辖墩埠、路沿、河沿三个自然村,八个村民组,总面积3.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49亩,总人口2119人,有李、张、卢、陈、刘、马、何、郭共八姓,李姓为本村大姓,占总人口的90%,现有1819人。该村主要以农业生产主,主产小麦、玉米、大豆。

墩埠村

墩埠村位于五里口乡至逊母口镇公路五公里处,南邻路沿,北靠常岗店,东边是白波洼,西邻轩尧行政村。现有人口1039人,耕地面积1012亩。


【村名由来】据李氏族谱记载,明万历年间(1573-1620),政府为了加强地方管理,五里设墩,十里设埠,合称墩埠,沿用至今。


【姓氏族谱】据李氏族谱记录,明初(1370)李姓从山西洪洞迁入。住高朗马图河一带。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李姓、张姓从高朗马图河迁入墩埠。据说李、张是表兄弟,共同居住和睦相处,至今有李姓、张姓不乱辈,不通婚之说。其它卢、陈、何、马、郭均为解放前在此打长工落户的人家。李姓谱序字辈:克彦应曰世,真厚士文久,人之经泽映,咸相炳昆成,继兴庆广振,道乃运益荣,钦沛树然在,锋清叶炬坪,锦源松灿培,钧法栋焕增。

河沿村

河沿村位于五里口乡政府北4.5公里处,运粮河东岸,南邻李大庄,北靠墩埠,东邻路沿。现有人口400人,耕地面积537亩。


【村名由来】 据李氏族谱记载,明万历年间(1573-1620),从开封至陈州有一条南北大运河经过此地,李氏家族从高朗马图河迁入后,人口快速发展,李姓就在此建村,东边是远近闻名的白坡洼,西边是高岗地,人们临河而居,丰衣足食,故此得名河沿。


【姓氏族谱】据李氏族谱记载,1620年李氏从马图河迁来在此建村,现在李姓人口415人。陈姓、马姓都是女娶男落户的姓氏,刘姓是解放前在此打长工的落户人家。李姓和墩埠李姓为一家。

路沿村

路沿村位于本村东南部,东邻逊五公路,西邻河沿,北邻墩埠。现在人口680人,耕地面积700亩。


【村名由来】 据李氏族谱记载,明万历年间(1573-1620),中原地带交通便利,从开封至陈州的主干道经过此地,李姓迁入此地后在此建村,依路而居,故取名路沿村。


【姓氏族谱】 据李氏族谱记载,明初(1370)李姓从山西洪洞迁入阳夏,住高朗马图河一带,明万历年间(1573-1620),李姓迁入此地建村,至今已发展有528人,全村都姓李,现存李氏族谱2版8套,于墩埠相同。


路沿狮子班

据传在清末(1910)时期,该村几个老艺人协商并出资筹建了舞狮班,农闲时排练演出,特别是春节、元霄节、中秋节、在十里八乡演出,演出的节目有狮子望月、狮子争绣球、幼狮隆生等节目,形象逼真,赫赫有名,深受十里八乡群众的欢迎。1960年,国家三年困难时期而生活困难群众参与积极性低活动告终,前后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路沿教会

路沿教会1949年建立,原地址在河沿村,只有土房两间,信徒30多人。1967-1978年,文革中教堂聚会活动被迫由公开转为隐蔽,信徒也只有50多人。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宗教政策逐步得到落实,在村委会的支持下,落实宅基面积1.46亩,建8间教室,信徒约400人。目前教会规模逐渐发展壮大,已建2层楼教堂8间(如图),办公楼5间。现有唱诗班人员35人,乐鼓队人员19人,信徒约800人。教会制度健全,管理规范,被周口市宗教局授予“和谐寺观教堂荣誉证书”。


路沿基督教堂 图片1.png
发表于 2019-12-29 11:56: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河南济源| 来自河南
不对姓董一家怎没有知名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29 11:56: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河南济源| 来自河南
不对姓董一家怎没有知名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29 11:56: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河南济源| 来自河南
不对姓董一家怎没有知名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29 11:56: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河南济源| 来自河南
不对姓董一家怎没有知名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29 11:56: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河南济源| 来自河南
不对姓董一家怎没有知名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29 11:58: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福建| 来自福建
wx_好人一_s7P7a 发表于 2019-12-29 11:56
不对姓董一家怎没有知名吗?

可能没有搜集到,请提供相关信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29 12:04: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来自河南
不对吧!姓董一家子怎显示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29 20:28: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河南鹤壁| 来自河南
克彦应曰世真厚士文久人之经泽映咸相炳昆成继兴庆广振道乃运益荣钦沛树然在锋清叶炬坪锦源松灿培钧法栋焕增
文章好像是李兴标写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29 20:43: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河南鹤壁| 来自河南
克文公、克武公(明朝)
朝初年(1370)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民到河南太康,当时朝廷规定,同胞兄弟不许同居一处,无奈克文公从太康马图河迁居南楼,后改名李大庄,即现在的李大庄村
李氏族谱】
李氏家族始祖讳克文,字德昭,山西洪桐人。明朝初年实行移民搬迁,1385年在第十三次搬迁时,始祖李克文随其他移民先在洪桐县大槐树下聚集,然后迁到太康县城南许村埠村居住。洪武帝听说他有治国之才,即传圣旨聘他,在太康县黉学设下御宴招待,请他出任保国,他给皇帝说:“我已年老体弱,无能保国。”未曾出任。在许村埠村居住数十载,发展十余年后,人口日益增多,后来又移居太康县城东负图岗与马图河居住。

明朝末年,因时局混乱未曾续谱,直到康熙三年才初修,经十一世祖仪人和十世祖达二人连并排行,次序为:人之经泽映,咸相炳昆成,继兴庆广振,道乃运益荣,钦沛树然在,锋清业炬坪,锦源松灿培,钧法栋焕增。新谱于1982年装订成册,二月下旬颁发新谱到李氏家族各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太康网】微信公众平台!
关注我们,每天有惊喜,抖音扫描左边二维码,即可关注,你还在等什么?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