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6030|回复: 5

【太康最美乡村】板桥镇店子李行政村(店子李、让城寺),村名由来、姓氏族谱、民间传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9-7 10:51: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河南焦作| 来自河南
微信图片_20201225132326.jpg

店子李行政村位于板桥镇6公里处,辖店子李、让城寺2个自然村6个村民组,总面积2.6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442亩,总人口1570人,有李、张、刘、石、罗、王6姓,其中李氏为本行政村大姓1440人,西靠大庆至广州高速公路,东临213省道,北邻陈楼行政村,西邻后套村,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民风淳朴,人杰地灵,近些年来本村人才辈出,大专以上学历人员有40人之多,本村以种植、畜牧养殖为主,近年来村民在乡、村两级的带领指导下,农民主动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形成以玉米、小麦、西瓜套种为主的农业种植模式,每亩平均增产1500元以上,每年瓜季广东、广西、福建等省、市瓜商慕名而来,因瓜个大、口感好、瓜汁甜得到了瓜商的交口称赞,形成了产、供、销模式。从1949年解放后,首任村长李景荣带领群众分田地,1950年成立互助组,1955年成立了高级社,1958年成立了人民公社、生产大队,首任支部书记李照明带领群众修学校、工厂、兴修水利、修桥筑路,开展农业学大寨,土地承包责任制,农业机械化等一系列的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贡献,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带群众破四旧、立四新,始终跟党走,不拉帮结派。尤其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交通便利,特别是1990年以来由李金生任支部书记以来,村里村外、田间道路全部硬化,多户都盖起了楼房、电视机、电冰箱、空调等各种电器得到普及应用。农业有拖拉机、收割机、播种机等各种农业机械,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农民生活得到了空前提高,吃穿不愁,花钱自由,部分农户还购买了小汽车。


店子李村

店子李村位于板桥镇6公里处,西邻张君白村,北邻陈楼自然村,南邻让城寺村,东邻马庄村及213省道,3个村民组,总面积130平方公里,耕地1670亩,总人口807人,以李姓为主,没有其他姓,以种植小麦、玉米、西瓜套种模式,亩平均增收1500元以上。

村名由来

据传店子李有一叶姓在此开店叫叶家店,1949年有李姓迁入此村,叶家姓迁走改名店子李。

姓氏族谱

吾李氏始祖原系,山西洪洞县,民籍,明洪武3年(公元1365年)朱元璋颁布诏书,向河南移民,吾太始祖三个儿子奉诏来到河南安家落户,经650多年时过境迁,人员分布较广,大清光绪34年(公元1909年)第一次完成了家谱的订立,中华民国9年(1920年)族人在原谱的基础上再次进行了完善,吴氏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人杰地灵,我族世世代代扬互诵读,勤耕作俗善良,励国家的美德,光明磊落,胸襟坦荡,在中华大地上繁衍生息,到目前从一世发展到二十九氏,总人口已达8万多人。1990年10月经各村族人研究又完成了第三次的新家谱。

让城寺村
微信图片_20201225132316.jpg
微信图片_20201225132336.jpg

让城寺村位于太康县板桥镇南偏西7公里,太康,西华,扶沟三县交界,西邻大广高速,南邻盐洛高速,东邻213省道,交通方便,环境优美。北邻店子李村,西邻冢子杨村,南邻王领村,东邻马庄,东南后套村,2020年12月板桥镇第一个“美丽乡村”示范村。

本村总人口917人,3个村民组,耕地面积1772亩,有沙土,两合土,少面积粘土,,土壤肥沃,机井机电设施配套齐全,村东河流(黄水沟)一条,大田种植小麦,玉米,大豆,辣椒,西瓜,花生,芝麻,蔬菜,楸树等作物,亩效益三千至五千元。

本村有张留霞万只养鸡场1个,木材加工场2个,土地承包大户(百亩以上)2个,种植专业合作社2个,其中“太康县东财种植专业合作社”2020年11月被评为“全国绿色无污染种植基地”;

文化建设:1957年成立让城寺剧团,团长李朝祯,业务负责李廷臣,李怀行,演职人员有张天太,张文学,张文良,陈桂兰,李贤,李长申,李桂莲,高秀芝,李祥,李彩文,李良,李义,李高领,李长领,李趁莲,李廷相,李廷奎,李大妮,李翠,李香娥,朱玉兰,李东祥,李铁棍,李同棍,李国治,李景太,李朝相,李朝龙,李功,李朝旺,李玉梅,李东印,李东亮,李朝君,李东祯,李跟政,于伏领,于明珠,李怀民,李素梅等四十多人,经常外出到西华,淮阳,扶沟,商水,平舆,襄县,叶县,禹州,方城等地演出,

微信图片_20201225132344.jpg

微信图片_20201225132351.jpg

2015年建娱乐健身广场一处,2020年建村西文化公园一处,村南绿化池塘一处,舞蹈队一支,从开始的几人逐渐发展壮大到几十人,毛爱君老师负责教练导演,常年在本村和周边村庄表演;

微信图片_20201225132432.jpg

重要 建筑:1965年10月第一次修建让城寺桥,1973年修建水闸,2015年第二次重建让城寺桥,1989年重建让城寺村寺院,2008年全村捐款12万元修建我村去马庄的柏油路,2012年建移动通讯塔一座,2020年新建村西公园和村南池塘;

村名由来

在光绪年间,公元1909年,本地当时有一寺院上面准备在此建城,经考查没有红土地,没有杀人的地方,所以没有建城,起名让城寺。

另一说法:

早在公元前1978年的夏朝时代(距今3998年),夏王太康来此地游览寺院,准备在此建城,经风水大师考察,没有红土地(杀人的场地),因此没有建城,把城让给了太康,所以起名“让城寺”(因村里有座寺院),世世代代流传到现在。(注:古老的寺院在1952年战乱和水灾被毁败,毁掉的砖头用来修建张君白学校了,直到1989年,多人捐款又重新在原地开始建立寺院)(板桥镇让城寺村 李东财根据碑文整理2020年12月19日)

姓氏族谱

本村有李,张,王,刘,石,罗,邱,于,段9姓,其中李姓最多。

吴李氏始祖系山西省洪洞县,民籍,明洪武3年(公元1365年),朱元璋颁布诏书,向河南移民,吴太祖三个儿子奉诏来到河南安家落户,经650多年的时过境迁,人员分布较广,从十三世瑞元,从李庄迁来有100多年的历史。在关旭三十四年第一次修立了家谱,中华民国1920年又一次完善了家谱,吴氏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人杰地灵,我族世世代代耕作俗善良,励国家的美德,光明磊落,胸襟坦荡,在中华大地上生息,到目前从第一世祖发展到二十九世,总人口已达8万人之多。在1990年10月又重续了新的家谱,其它姓氏都是小户,有的是投亲而来,没有什么家谱;

发表于 2020-12-22 14:02: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河南| 来自河南
让城寺
front2_0_FvH7YXjbj1Y5wENXx4Zi23_HYovN.1608616930.jpg
front2_0_Fs4yrO3-VewTNGYHE4XKzudL_n-H.1608616930.jpg
front2_0_FsM14zbPATId3Zs279uSDR4IzSzk.1608616930.jpg
front2_0_FgrNw6jhu33XsYU2De1zpitHr7uE.1608616930.jpg
front2_0_Fs08XRS0vEgdSg_2spAnsb5V_zyn.1608616930.jpg
front2_0_FqwMpbl-5z8AVCjueshXXkLEQ_Mb.1608616930.jpg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26 14:19: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河南洛阳| 来自河南
让城寺村,三千九百九十多年前夏王太康来过的地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26 14:19: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河南周口| 来自河南
李东财155181398 发表于 2020-12-26 14:19
让城寺村,三千九百九十多年前夏王太康来过的地方!

厉害的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7 15:05:1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河南南阳| 来自河南
怎么没有名人乡贤?应补充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7 15:13: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河南周口| 来自河南
李东财 发表于 2025-2-7 15:05
怎么没有名人乡贤?应补充一下!

去了,不对的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太康网】微信公众平台!
关注我们,每天有惊喜,抖音扫描左边二维码,即可关注,你还在等什么?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