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风俗姓氏来源都有哪些形式?
在上古三代,姓和氏不是一回事,氏是从姓那儿派生出来的。从秦代开始,姓氏开始合二为一。现代我们中国人的姓,大部分是从几千年前代代相传下来的。考其来历,大致可分为12种类别: (1)以姓为氏。姓作为氏族公社时期氏族部落的标志符号而产生,其后人有的便直接承袭为氏。母权制氏族社会以母亲为姓,所以那时许多姓都是女字旁。如:姬、姜、姒、姚等。 (2)以国名为氏。如齐、鲁、晋、宋、郑等,皆成为今天常见姓。 (3)以邑名氏。邑即王公的采邑、封地。其后代或生活在这些采邑中的人有的便继之为氏。 (4)以乡、亭之名为氏。这类情况不多,今日常见姓有裴、陆、阎、郝、欧阳等。 (5)以居住地为姓。这类姓氏中,复姓较多,如东郭。 (6)以先人的字或名为氏。如周平王的庶子字林开,其后代以林姓传世。 (7)以次第为氏。一家一族,按兄弟顺序排行取姓,如孟、仲、叔、季等。 (8)以官职为氏。如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等。 (9)以技艺为氏。如巫、卜、陶、匠、屠等。 (10)古代少数民族融合到汉族中带来的姓。 (11)以谥号为氏。 (12)因赐姓、避讳而改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