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导读:我们都知道有付出才有回报的道理,却常常做着只索取不付出还要求回报的事情。本文从创新大问题切入,着眼于生活中的小细节,力求以小见大。感谢鬼脚七和宗宁的文字。
file:///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application data/360se6/User Data/Temp/magurl?sid=5n2UEDll0ADefT5v&act=raw&url=http%3A%2F%2Frescdn%2Eqqmail%2Ecom%2Fdyimg%2F20130711%2F7CC3D058214C%2Ejpg.jpg
我承认这个标题有标题党的嫌疑,题目太大,不是我一个做搜索技术和产品十几年的人,写篇文章能说清楚的。不过,既然已经进来,您就不妨往下看看。(文/宗宁) 为什么中国除了四大发明,好像说不出还发明了多少伟大的东西?飞机不是、火车不是、汽车不是、电灯不是、电报不是、电话不是、电脑不是、互联网也不是! 不说太远,就说互联网吧。为什么先有 Yahoo 才有新浪、搜狐?为什么先有 Google 才有中搜、百度?为什么先有 Twitter 才有饭否、微博?为什么先有了 Pintrest 才有美丽说、蘑菇街?为什么先有Facebook 才有开心、人人网?为什么先有 Amazon 才有当当、京东?为什么先有 eBay 才有淘宝、拍拍…… 为什么有那么多为什么? 是因为中国人不够聪明?当然不是。成绩好的,奥赛冠军的,基本上都是中国人! 有个同事昨天给我邮件说最近在思考一个问题:“很多人都教我们不要重复发明轮子,但谁来发明轮子?”是啊,为什么各式各样的轮子都不是中国人发明的?现在几乎所有公司都在讲创新,但抄袭国外的创新成为了一种习惯,我们已经习惯于拿过来一个国外的轮子,然后改造成有中国特色的轮子。 是谁在阻碍我们创新? 中午同事问我有没有一个好的网络相册推荐,要求是:至少1T空间、速度快、稳定,最重要的是要免费!另外一个同事说:听说网上有高清版的《西游》免费下载了,晚上要去下载来看。 还有一个同事说他同学嫁给了一个国外的一个程序员,是 log4j 的发起人。log4j 是个开源的软件包,可以免费使用的。但有很多使用者和公司会找到这个发起人,给他捐助,因为他们使用了这个软件包。遗憾的是这些捐助者里很难找到中国大陆人的名字。 我们习惯了免费音乐、免费电影、免费软件、免费电子书、免费相册、免费邮箱、免费主页、免费开店、免费存储空间……免费的一切。 等等,是免费阻碍了我们创新? 当然不是。国内免费的东西,国外一样有免费的存在。 那是因为中国人习惯了消费免费的东西导致创新能力下降么?也不是,如果这些都免费,习惯免费也没有什么不好! 那么,是谁在阻碍我们创新? 答案是我们自己,是我们的心态,是我们经常忘记且很少意识到的“回馈”心态。 我们习惯去索取,而忘记了回馈。 我三年前开通了的新浪微博(@淘宝鬼脚七 ),现在有20多万粉丝,微博上的私信开放,除了卖家过来问问题以外,还有一些陌生人经常发一些请求过来: “鬼老师,我们公司搞活动,能帮我转发那条活动微博么?” “7哥,我最近在找工作,写了份简历,你帮我转一下吧。” “7哥,我在招聘,帮我转发一下招聘信息啊,谢谢!” …… 我之前很好奇这些人为什么能理直气壮的要我帮忙呢? 我的微信(微信号: taobaoguijiaoqi)开通6个月,有十几万人订阅。有几次在文章末尾测试自媒体广告,有些平时从来不发言的粉丝给我发微信说:“7哥你以后别加广告了,再这样我就取消关注了!”有几次过节我休假没有更新,有一些人回复微信说:“没劲,又是一个虎头蛇尾的,明天再没有更新就永远取消关注!”我当时的回复说:“您现在就取消吧,不用等以后。” 其实我心里不太好受。喜欢写文章的人都知道,写一篇好文章出来,真的不容易。我每天忙完工作,大约到10点后开始写文章,写完带修改编辑排版至少两三个小时,相信其他作者也差不多。但大部分粉丝们习惯了免费看这些文章,不会想起背后作者付出过什么。(当然,也有一些粉丝会在微信上给我感谢和鼓励,谢谢你们!) 写了一篇好文章,会有很多媒体转载,他们把文章内容copy过去,正规一些的媒体,会署上我的名字,但会把我的微信号和个人介绍部分全部去掉。不正规的,连名字也没有了。他们也习惯了获取,但忘记去回馈这些自媒体作者。刚开始玩自媒体的作者们,多么希望自己的微信号被曝光啊。 在淘宝也遇到类似的事情,很多卖家抱怨淘宝搜索没有给他流量,抱怨淘宝没有给他扶植政策,抱怨免费活动每次都报不上,抱怨客服电话不好打…… 倒不是说这些卖家心态有问题,我很能理解他们,竞争很激烈,淘宝也有不少地方不完善。这里举这些例子,只是想说明,大家都习惯了索取,而且是忘记回馈的索取。 我自己也是如此,之前我喜欢下载软件自己破解,看盗版电影,看免费书籍。我爱看玄幻小说,以前很多起点的连载小说收费章节,我都去网上搜索看免费的。以前为了找个软件的破解方法来破解软件,有时候花掉大半天时间。(其实有些软件才十几块钱)。 但现在我逐渐开始改变,我会付费看喜欢书籍的VIP章节,我希望作者能继续加油;我会去电影院看电影,我希望导演有更好的片子出来;我会下载一些收费游戏,因为我闺女喜欢这个游戏,我要感谢作者;我最早成为了微博收费会员,因为微博给了我很多乐趣,我要感谢新浪;哪天微信也要收费,我会第一批交钱,因为微信帮了我很多…… 有一次和几个卖家朋友喝茶聊天交流淘宝心得,有个年销售额不小卖家很自豪的说:“我做淘宝这几年,从来不花一分钱买广告,都是靠自己的运营活动和回头客。”周围的朋友很仰慕,我当时也很佩服。 但当时有个卖家朋友说了一段话,让我感触很深:“我不是这样,我们销售额也不低,但我每年让公司花一些广告费买直通车和钻展,倒不是因为我不买广告就做不好,而是我觉得我从淘宝赚了不少钱,也应该让淘宝赚点钱。这样生态才能平衡。”说实话我对他的境界佩服之极,不是因为他说要让淘宝赚钱,而是因为他的生意理念,他的回馈心态。他是海威格的刘建国。 写到这里好像和互联网创新没有关系了。真的有关系—- 有没有发现我们周围很多聪明又有才的年青人,兴致勃勃开发了一些互联网应用,由于没有人支持,小项目而不得不中途夭折?我上大学最爱用的就是背单词软件,有朋友开发了背单词软件,有好几万人用,但是没有人愿意付费,哪怕只是加了几个广告都会被卸载。更典型的例子,很多开发手机应用的小工作室,他们都在为国外的人做应用,问问他们为什么? 试想一下,如果有人会因为我写了一篇文章对他很有收获,特地给我寄过来一封感谢信,我是不是会倍受鼓舞?哪怕熬夜,下次我还会继续写,写作也是一种创新;如果有些人给某个免费软件的人赞助,哪怕钱不多,这个免费软件的作者一定会倍受鼓舞,加倍努力去开发,或许还有更新的想法出来;如果有人经常上一个社区论坛看笑话,觉得很开心,主动给建社区的站长一些赞助,站长可能不会那么功利,非要放那么多减肥丰胸壮阳的广告了,或许有精力做出来一个新的社交网站…… 捐助是一种回馈,但回馈不只是有捐助。有些免费软件你用的喜欢,我们帮助他推广一下吧;有些自媒体文章我们觉得喜欢,我们留言一下感谢,帮他分享一下吧;如果论坛中有个好帖子,对我们受益匪浅,我们可以对楼主说声谢谢;有些应用中推荐的一些广告,我们也看看,如果确实有需要,我们就通过它的链接点进去看看…… 其实,这和我们自己的经济基础没有关系,只和我们的回馈心态有关系。 什么是幸福?被需要就是幸福。 当一个人被社会需要的时候,是一种自我实现。这个时候的创作能力会比满足温饱问题时强很多。回馈,就是表达你对他成果的需要。 这时候,你应该真的明白了我的观点。是谁在阻碍我们创新?不是别人,是我们自己! 影片《悲惨世界》是部伟大的电影,过了十几年,里面有个场景让我仍然印象深刻。刑满释放的冉阿让偷了主教家的银器又被抓,但主教帮他骗过了警察的盘问,最后还把银器送给了冉阿让,冉阿让问主教为什么这么做?主教对冉阿让说: “很久以前,我就明白,生命是给予,不是获取,让我付出,至于回报,请你答应我,你也会付出。” 不期待每个人都给予,只要有一天,我们之中有越来越多的人,在获取的时候懂得回馈,我们的创新能力会自动恢复。 期待那一天,在我们的周围,无数聪明的创新者满血复活! 尾声:这篇文章就是我个人的生活感触而已,如文章开头说所,这个题目太大,不是我写篇文章就能找到答案的。我就这么一写,您就这么一看。我谢绝与专家争论观点!同时非常感谢鬼友们在网上给我的鼓励,你们的支持是我写作的动力。 摘选自《做自己-鬼脚七自媒体第一季》电子工业出版社 (微信:鬼脚七,taobaoguijiaoqi) 小壹手记:对于只索取,不付出的事情,宗宁也同意鬼脚七的观点。他也认为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都得想想自己有什么能力,可以承担什么责任,能够帮助别人什么,逐渐养成成熟担待负责的性格。下文是宗宁的:May I help you? 
有句话我印象最深,是冯小刚的《大腕》里面,那个精神病说的“may I help you sir.”今天怎么突然想起这个话题了,是因为看了一篇文章,是说付出的事情。大概意思是,中国人都已经习惯了免费的获取,而非常不喜欢交换,喜欢免费的使用各种服务、看各种文章或者其他什么资源。 这个问题自然是我也认同的,因为我之前也很坚定的,不交钱,是肯定不会培训玩的。然后我就在想这个到底是为什么?然后突然就想起了这句话。 May I help you? 的意思是我能帮你么?适用于各种场合,比如说,你买东西的时候,比如说你摔倒的时候,比如说你点餐的时候,如果在中国怎么说?你好,你要点什么?你没事吧?你还能撑住么? 差别在哪?出发点。一个是从我出发,一个是从你出发。我们天然的认为,那些都是你的事情,而自然忽略了自己的能力和责任。于是你会觉得,老外的逻辑是,你有什么问题?我有什么能力帮你?我们的逻辑是你有什么问题?你想怎么办?没有我的存在。 用商业模式的话说,尼玛没有形成一个闭环啊。 没有形成闭环的结果就是,这个关系是不稳定的。所以我们深深的把自己藏起来了,没有自己的责任感,更没有考虑到,自己的能力可以帮助别人做点什么。记得年轻的时候,经常会去找杀毒软件的激活码,并以可以常年免费用为荣。后来则是搜大量的免费游戏、电影什么的,回首往事,稍微有点值得说的是,我还是会去付费买盗版碟的,比很多同学多了那么一点点的付费意识。 不过到了现在,大部分电影还是会去电影院看,大部分互联网的服务,该付费的也都会选择付费,好像迅雷,下载一次东西,也买了一年的会员。总觉得这些给我们提供服务的厂家,也要赚点钱,不然倒了怎么办呢?当我开始学着付费的时候,我个人的商业模式也终于形成闭环了,开始有更多的人向我付费,比如写稿子的内容付费,现在涨价涨得蛮快的。大家都意识到了,靠关系脸面什么的维系,最终还不如靠利益维系。所以我一直说,交换是最稳定的关系。 每天都会收到各类的求转发的私信,大部分都是陌生人,我总会觉得很恶心,你从来都不转我的东西,为什么私信让我转你的呢?转发这么一点点小事,都吝啬自己的资源,我和你开战别的合作,我能不吃亏么?而那些经常转我微博的朋友,不管是什么事情,只要@我了,我多半都是转发帮助,无他,礼尚往来而已。所以,人人心中有杆秤,千万别觉的自己可以占别人的便宜,能吃亏的时候,多吃一点无妨。 其实我很喜欢尼采,觉得他的很多话都非常棒,比如超人哲学,比如我是太阳,鲁迅早期的思想也是抄他的,抄完了还骂他,这就是中国人的典型了。因为我接触的资源比较多,很多其实对我来说没有用,但是可能会对其他人有用,我都会很主动的介绍给别人,也不收什么费用,甚至那边该收的费用也会因为我的面子而免掉。但后来发现这样做的效果并不好,因为不收钱,所以不珍惜,这样的事情发生的多了就发现,女生比男生更懂得感恩。男人总有一种天生的都是靠自己本事而不是靠别人帮助的盲目的自豪感。所以后来也都不太喜欢和男人合作了。目前看,淘宝的商家是非常好的优质客户,因为他们都懂得花钱换资源的道理,而互联网的屌丝最没有商业价值,因为他太习惯免费的午餐了。 今天的文章有些没有说透,也许是因为话题太大了,又想到了文化,又想到了实际,又想到了自己,又想到了一些别的事情,不过思路还是很清晰的,就是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都从自己出发,想想自己有什么能力,可以承担什么责任,能够帮助别人什么,逐渐会养成成熟担待负责的性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