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3-7-7 21:36: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上海 | 来自上海
开一个药店,耗费甚多,办证装修压货什么的搞定,十来二十万打底是必须的,但赢利,就见仁见智的。
现在国内的医药零售连锁,以其优质服务、规模低成本采购等,占了市场的很大一部份市场。但是,饮水冷暖自知,大连锁,却不一定就是赢利的,他们因税收、人力、促销等各方面比较正规,成本远比个人小药店高。
举个例子,我所管辖的地级市,某全国连锁大X林,含县级的店共有11家,月赢利超过五千的,只有一家店,,其他十家,最好的也只不过是刚过盈亏线。有些甚至亏损经营。
而个人药店,店主往往必须要懂点医术,帮一些患者把把脉(药店本来是不允许看病的),再推荐买哪个药,才有可能把高毛利的药卖出。要是店主一点不懂,只管坐在店里等客上门,这类型的老板,卖的一般也就是那些大家都知道的常用广告药,这些药一般属于低毛利品种,这种老板的日子,会比较难熬。
啥叫高毛利品种?一倍的利润,算是个分水线。比如XX药,进货价十块,卖价20,那这款就刚好踏进高毛利品种的线内。而一些连锁企业,甚至要求三倍到五倍的价差,才允许你的药品上架销售。
那大家都卖高毛利的好了,为啥还要卖低毛利的?没办法,一些厂家很强势,比如王老吉药业的小儿七星茶。这款药市场成熟,广告没停过,想不卖都不行,顾客上门就指定它了。要是你开个药店,连王老吉药业的小儿七星茶都没有,很显然,顾客会认为你这店不行,回头客自然就少了。
但药品怎么做到高毛利呢?控销!比如某藿香正气水,批发给药店是3块,厂家要求药店卖到6块。这类货,一般都是以价格可以控制的连锁药业为主要销售平台,只要跟连锁总部谈定零售价,下面的店长是不能更改的。当然,厂方也需对连锁有保证:市面上都是卖6块,不能低于。而个人药店,由于药品能讲价,厂家业务员一般情况下是不会给货的。要是个人药店也有货,他零售5块,给连锁公司发现了,连锁马上会有反应,要么调低价格,要么撤架。调价的后果,很严重。你卖五块,我卖四块,再有人卖三块。。。。。。恶性竞争起来,没底线。到最后,拼得都没利润了,大家就都不卖这款货了。。。。。
当然,也有一些跟厂家业务员熟悉的个人药店,能保证不低价卖货,他们也一样能拿到高毛利品种。
值得一说的是,连锁药店和个人药店,往往是同行冤家。连锁药店很多时候为了吸引眼球,把一些知名的品种如王老吉的小儿七星茶,直接按成本价来卖,所以很多买过这款药的朋友都会觉得奇怪,为什么有些店卖8块一盒,有些店卖15块一盒?诸如此类。个人药店没办法,对一些大家都能随便拿到货的品种,只好跟进连锁的超低零售价,吃力不讨好。这种针对性的竞争,造成了药店的整体利润下降,不管是个人药店还是连锁。好吧,这些广告流通品种,一分不赚了,总得在其他地方找回来吧?这就是药店推荐患者买高价药、高毛利药的动力所在
说了半天,总得说点对大家有用的话:
1,摆在药店最显眼的地方的药,特别是货架上面第一层、货架前端的货,一般都是店里的高毛利品种,利润至少一倍以上。和逛超市一样,蹲下来选药能选到物美价廉的。低毛利的名牌药,都给他们藏在最下层来摆了
2,西药,只要是同一个药名,含量一样,那效果也是接近,不会差太多。别给营业员忽悠说某某厂的效果特别好,她给你推荐是因为那款药提成高。
3,中成药。中成药,建议大家尽量买大厂的。小厂因为一开始选中药材时,为降低成本就选低质低价的原材料,加上熬制过程比不上大厂,效果确确实实会比大厂的低。比如最常见的六味地黄丸,同仁堂的,就比其他不知名厂的效果好N倍。但药店卖同仁堂的,不赚钱,一般会推荐买其他厂的,这时候就要学会拒绝了。
1,偏方验方: 治黑眼圈、眼袋: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有特效。这个是验方
2,治痤疮、青春痘: 雄黄、天仙子、大黄,同量研磨成粉,用时倒出少许用水搅成浆糊状,用棉签小心点在痤疮上面,第二天痤疮或痘痘就干萎了。楼猪一同学,在县城开了个不到十平方的小店,就用这方子专给人治痘痘、痤疮,倒也过得轻松自在。
注意:雄黄、天仙子有毒性,必须小心使用。
下一节说说治感冒发烧方面的知识和注意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