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接触大自然放松心情 气温波动心情不定 早春小心“情绪感冒” 在近期气温波动比较大的阶段,身体容易着凉感冒,而情绪也可能因季节变化出现“情绪感冒”,比如总感觉心情不好,情感忧伤、悲观失望、高兴不起来等等,有的出现轻度焦虑,导致食欲、睡眠不佳等生活质量下降。 有研究表明,每年春季是精神及心理疾病的高发季节,因为初春时节,生物的代谢都进入了旺盛期,人体内分泌系统也会发生变化,导致生物节律紊乱和内分泌失调等,进而出现情绪与精神状态的紊乱,而这又与季节节律的变化、光照时间的长短、阴沉天气有一定关系。冬季光照相对来说不足,经过几个月时间的积累和演变进展,到初春开始表现出来。随着春季光照的逐渐增多,气温变化剧烈,如躁狂、抑郁等精神异常也会有所增多。 一般来说,常年在室内工作的人、体质较弱或极少参加体育锻炼的脑力劳动者以及平时对气温变化非常敏感的人,比一般人更易产生季节性的“情绪感冒”。如果出现上述情况,应尽量保持自己良好的情绪,首先要学会身体放松,多接触阳光、绿色、大自然,当阴雨天或早晚没有阳光时,建议打开家中或办公室中的全部照明装置,使屋内光明敞亮。人在这种光线充足的条件下进行活动,可调动情绪,增强兴奋性、减轻或消除抑郁感。在工作之余,还应多到室外空气清新场地宽敞的地方散步、跑步、练太极拳、跳健身舞等,这些活动都能帮助调动情绪、缓解抑郁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