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2-3-1 10:37: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浙江温州 | 来自浙江
野葛
豆科。它的根,花都可以当药,可以当中药葛根。性凉,有解肌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的功效。主治:外感发热头痛,项背强痛,口渴,消渴,麻疹不透,热痢,泄泻,高血压。我 曾用根,花解酒效果很好
现代研究:野葛根,藤含有大豆苷元,大豆苷,葛根素等多种成分。药理作用有减慢心率,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扩张血管,抗高血压阻断B-受体,抗血小板聚集,降血糖,降血脂,降热,益智,抗肿瘤,抗缺氧,解毒等。
现代临床研究与应用:
1。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每日葛根素300mg加入 5%葡萄糖液500ml内静滴,1周为1疗程。
2 。治疗高血压:每日葛根30克,槐米15克,茺蔚子15克,煎汤500ml,早晚各服250ml,或 泡水当茶饮。
此外,尚能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偏头风,视网膜动脉阻塞,突发性耳聋,腹部手术后腹胀等。
用葛根命名的汤头有:葛术汤,葛朴散,葛花丸,葛花散,葛根汤,葛根散,葛根粥,葛粉饭,葛黄丸,葛豉粥,葛芩加补汤,葛花平胃散,葛花解毒饮,葛花解酲汤,葛根白虎汤,葛根地楡汤,葛根红花汤,葛根健脾汤,葛根清胃汤,葛根解肌汤,葛根橘皮汤,葛根降压片,葛根加半夏汤,葛根黄芩黄连汤。
单单葛根汤同名,不同药组成,不同功效,就有八个之多 。
野葛在我们温州山上到处可见,有的地方还以它为患,但它是一味很好的药, 它无毒,无味,有很多用处的药。
葛根汤治风寒发热,头痛。葛根黄芩黄连汤治腹泻。这2个方是医圣张仲景的名方。先慢慢介绍这2个名方。
葛根汤出于《伤寒论》,由葛根12克,麻黄9克(去节),桂枝6克(去皮),生姜9克,甘草(炙),芍药各6克,大枣12枚(擘)组成。有发汗解表,升津舒筋功效。
适应外感风寒表实,恶寒发热,头痛,项背强几几,身痛无汗,腹微痛,或下利,或干呕,或微喘,舌谈苔白,脉浮紧者。今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麻疹,痢疾以及关节痛等病证与症状者。
现代临床验证:
1。发热:以本方为主,治疗小儿发热110例。结果:1剂热退66例,2剂热退43例,3剂热退1例,平均服药1.4剂。《山东医刊》1959.5.28。
2。颈椎病,肩周炎:以本方治疗颈椎病数十例,取得可喜苗头。《南通医药》1982.3:46
用本方加推拿手法治疗肩周炎100例。结果:痊愈94例,好转5例,无效1例。中级医 刊》1984.1:49
3.腹泻:以本方治疗小儿秋季腹泻33例。结果:治愈22例,显效5例 ,好转4例无效2例。《福建中医药》1988.2:15
4。荨 麻 疹:用本方治疗51例多数经西药治疗无效,用此治疗急性者1~7剂,慢性者5~10剂均获 治愈,随访半年以上无1例复发。《江苏 中医》1964,11:17
5。椎体外反应:用本方治疗因注射或口服灭吐灵而引起的凝视,斜颈,震颤,抽搐, 发音困难等椎体外反应症状15例。结果:均得治愈《河南中医》1985,3:17
药理实 验表明:本方有扩张脑血管,抗凝血,提高颗粒细胞内cAMP水平(抑制过敏介质的释放)等作用。《中药药理与临床》1987,4:14。《陕西中医》1988,9:423。
葛根黄芩黄连汤出于《伤寒论》,由葛根15克,甘草6克炙,黄芩,黄连各9克组成。有表里两解,清热止利功效。
适应外感表证未解,热邪入里,身热下利臭秽,肛门有灼热感,心下痞,胸脘烦热,喘而汗出,口干而渴,苔黄,脉数病证。
现代临床验证:
1。 痢疾,腹泻:治疗急性菌痢40例,治愈率65%,总有效率72.5%,平均退热时间1.15天,腹痛消失时间4.51天,大便正常为4天。本方合白头翁汤治疗阿米巴痢疾116例。治愈率为98.28%。又本方合五苓散治疗小儿秋季腹泻60例。效果:痊愈48例,好转11例。,江苏中医》1960.5:33。《湖北中医杂志》1983。2:24。《广西中医药》1984.5:53。
2。肠伤寒:以本方加减治疗60余例,全部治愈。经验是分量要重,分 多次服《中医 杂志》1959。6:34 。
3。急性出血性小肠炎:用本方以654-2 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14例,平均2周,全部治愈《南京中医学院 学报》1987.1:15。
实验研究证明:
1。解热作用。用五联 疫苗所致发热 家兔实验,其降温效果与复方阿司匹林,复方 氨基比林相似《中药通报》1987.6:49。
2。抗菌作用。本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和痢疾杆菌,体内外均有一定的抗菌作用。《中成药研究》1986.12;39。
3。抗心律失常作用。本方水醇沉 液可抗乌头碱引起的大鼠心律失常,氯仿-肾上腺 素引起的兔心律失常,氯化钙所致的大鼠心律失常,氯仿诱发的心律失常等。实验还表明,本方水醇 沉液对实验动物正常心律有明显的减退作用,其原因可能是因为本方能 拮抗异丙肾上腺素加快心律作用。《吉林中医药》1986.6:30。
介绍一张解酒名方,葛花解酲汤出于《脾胃论》卷下:莲花青皮0.9克(去瓤) 木香1.5克 橘皮(去白) 人参 猪苓 (去黑皮) 白茯苓各4.5克 神曲(炒黄) 泽泻 干生姜 白术各6克 白豆蔻仁 葛花 砂仁各15克。研细末,和匀,每服10克,用白汤调下。得微汗,酒病去除。
有分消酒湿,温中健脾功效。适应嗜酒中虚,湿伤脾胃,头痛心烦,眩晕呕吐,胸膈痞闷,食少体倦,小便不利,大便泄泻等病证。
方义:葛花入阳明,解酒醒脾;猪苓 茯苓 泽泻淡渗利湿,使酒湿之邪从小便而出;砂仁 白豆蔻仁 青皮 橘皮 木香 干生姜温中健脾,行气和胃;人参 白术补气健脾;神曲解酒化食。此方为临床所常用。又名葛花解酒汤。
这张解酒名方,在《普济方》《医 方大成》《脉因证治》都有记载,就是分量不同,方名叫法不一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