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8-12-19 06:58: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河南周口 | 来自河南
资本运作高手汪远思下注地产,借以盘活思达系,不料楼市持续不景,汪远思惨败,再度遁出公众视线
4年前,一位河南商界大腕出手大方,以近6亿元的高价拿下河南农科院430余亩土地,登上郑州“地王”宝座。
4年后的2008年11月27日,他似乎依然很大方,但更多的是无奈——“零价格”把这一名为“蓝堡湾”的超大地产项目给“卖”了;当然,他同时甩出去的,还有二十多亿元的巨额债务,和数百名的债权人的纠缠。
这位商人是汪远思,靠电子信息产品起家(旗下有上市公司 思 达 高科),却以资本运作闻名江湖;他曾与史玉柱一起玩转脑白金,并一手打造出以连锁超市、电子信息和地产三条腿走路的“思达系”。而现在,却一切正归于静寂,不久前坊间更是传出其“失踪”的消息。
这是怎样的一出江湖戏剧呢?
“史上最乱董事会”
12月9日晚,郑州东风路。“蓝堡湾”对面的金基不动产(郑州)有限公司里,人声鼎沸。新组建的董事会要开第一次会议了,会场却迟迟静不下来,争吵声不断。“金基不动产”乃“蓝堡湾”的投资商,也曾是汪远思“思达系”麾下一家重要机构。2004年,汪远思掷下5.91亿元重金,夺得郑州“地王”后,便通过金基不动产进行运作。
而一直到2006年,汪远思才着手开发“蓝堡湾”。
“蓝堡湾”是“NO.1”的谐音,汪远思豪情万丈,称要盖“郑州最好的房子”,打造豪华的精装修住宅楼,均价超过8000元/平方米,每平方米高出附近楼盘近3000元。
这一高端路线没有得到市场的追捧,2007年,共3000多套的“蓝堡湾”一期,卖出去100多套;2008年,市场遇冷,“蓝堡湾”售楼中心门可罗雀,之前常在售楼现场“督阵”的汪远思,也变得一筹莫展。
汪远思最终没有熬过这一个寒冷的“冬天”。今年11月27日,汪远思将金基不动产51%的股份,以“零价格”转让给了河南瑞德财务咨询有限公司。
据悉,河南瑞德财务咨询公司其实是金基不动产的债权单位,由河南省中小企业担保公司牵头,与河南联创投资、郑州汽配大世界、河南正弘置业、河南兴业投资担保等债权人于不久前联合组建而成的。
除河南瑞德财务咨询公司外,金基不动产的股东还有河南东鑫投资担保公司(持股23%),思达高科(持股15%),河南泰来置业(持股11%)。
这三位股东是“思达系”的“旧部”。其中东鑫投资担保公司曾在汪远思募集拿下“地王”所需资金过程中立下过汗马功劳,思达高科是汪远思旗下的上市公司,而河南泰来置业的控制人为李建华,她是“思达系”地产业务的掌门人、汪远思昔日的“重臣”。
汪远思将金基不动产的控股权“零价格”转手后,12月5日,股东代表们开始选举金基不动产新的董事会成员,由于瑞德财务咨询公司这一“大股东”由若干债权人代表共同组成,该公司代表索性把金基不动产一直以来的董事长李建华哄下了台,汽配大世界的董事长丁积武毛遂自荐,成为金基不动产的新任董事长。
丁积武没想到自己的任期只有短短三天。12月8日,金基不动产的股东代表们重新选举董事会成员,把李建华重新扶上了董事长的位子,并推举刘双河(思达高科董事长)为金基不动产总经理,同时增补两名小债权人为董事。
于是便出现了12月9日,金基不动产的新一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开场后,争议仍然不断,各种声音掺杂在一起的场景;尽管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明确目标,即想方设法给死寂的“蓝堡湾”引资、将之盘活,但他们依然克制不住吵闹——担心有资金进来后,自己的利益被冷落。
“这简直是‘史上最乱董事会’”,一位小债权人向南方周末记者称。12月11日,李建华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叹息道:“现在公司几乎是完全乱套了。”
而这一幕又一幕的闹剧般的情景,当初的“缔造者”汪远思从来没有在现场出现过。
汪远思是河南省赫赫有名的商界名人。他是上世纪50年代生人,曾插过队、做过中学老师;1988年,汪远思抓住机遇创业,成立郑州电子研究所,后组建河南思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产业发展为商业连锁、房地产、电子信息等。
思达高科于1996年在深交所挂牌上市,是国内较早一批上市的民企之一。汪远思的个人财富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迅速膨胀。
河南商界对汪远思一度“归隐”津津乐道。1999年,因与当初的创业伙伴意见严重相左,汪远思选择了“出走”,同时辞去了思达集团董事长一职。不过,4年后,他又杀了个回马枪,重掌思达控股权,名片上头衔改为思达集团“名誉董事长”,其实仍是实际控制人。
事实上,汪远思当时并没有真正“归隐”。2000年9月,他与史玉柱合作,参与投资上海华馨投资有限公司,成为华馨投资第一大股东。到他重回思达的2003年9月,上海华馨旗下的健特生物(后易名为华馨实业)股价涨了4倍。
汪远思于是落了个“资本运作高手”的江湖称号。在2003年胡润制作的“资本控制50强”中,汪远思以控制两家上市公司,赫然排在第10位,排在他前头的是唐万新、张宏伟、顾雏军等有名的资本大亨。
汪远思为人低调,但非常强势,在思达内部,高管们鲜有敢与他争论者。一位从思达集团离职的思达高管向本报记者称,汪远思“痛斥下属从来不留情面,通常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
不过能领略汪远思这种“高高在上”姿态者并不在多数。汪远思的“思达系”虽是多元化发展,但汪远思更擅长资本运作,对子公司的具体业务并不太过问。
实际上,“思达系”旗下的思达连锁超市业务,盈利状况一直较差。最近3年始终亏损,南方周末记者调查得知,汪远思已于2006年将商业连锁业务81%的股权以“零价格”拱手出让,用以偿债,不过一直到今年11月13日才正式对外披露。
换句话说,2003年汪远思重返思达后不久,决定孤注一掷,以地产业务来实现“思达系”的纵身一跃。第二年,他便一举以5.91亿元摘得郑州“地王”桂冠。彼时郑州市金水区政府对汪远思寄予厚望,希望汪远思的这一项目,能带动周边河南科技市场这一城市综合体的产业升级。
当上“地王”需要的是真金白银,然而,汪远思彼时囊中羞涩,只有1亿多元的现金。他又是怎样撬动“地王”宝座的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