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康网讯
Portal
太康论坛
BBS
太康人才网
便民信息
房产
家装
拼车
登录
注册
招聘信息
简历库
找兼职
太康新楼盘
二手房
出租转让
商铺出租转让
房产中介
太康装修公司
家居建材
免费设计报价量房
找师傅
我的空间
我的消息
我的收藏
我的好友
我的相册
我的道具
帐号设置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
太康论坛
›
互动银城-太康生活消费
›
太康文艺
›
帖子
美丽康美丽家园
啤酒比水还便宜,这啤酒能喝吗?
《黄河奔涌传千古》原创歌曲
[ 聚焦太康 ]
《风里等雨里盼》原创歌曲
[ 聚焦太康 ]
美丽康美丽家园
[ 聚焦太康 ]
身边就是有这么一群很爱炫耀的人!
[ 聚焦太康 ]
五一出去旅游,在动车上的所见所闻!
[ 聚焦太康 ]
停车之后,大家千万不要让车窗留缝!
返回列表
发帖
查看:
3582
|
回复:
1
(转载)谈谈小小说的“味”
[复制链接]
飞鸟
飞鸟
当前离线
积分
0
IP卡
狗仔卡
发表于 2011-9-21 10:27:14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来自:河南周口
|
来自河南
谈谈小小说的“味
”
徐宗义 来源:小小说论坛 › 核心主版 › 小小说杂谈
写杂谈是我的软肋,非常担心谈的无边无际,不着要领,让同行们笑话纯属胡言乱语,祸国殃民。
仔细看了一下杂谈版发的帖子,感觉没什么可谈了,想谈的东西都让有能力的同行老师们谈完了,而且谈的很深刻,很有见地,值得一读再读。仔细搜索了一下,发现小说“味”这个题目还没有人谈,于是班门弄斧,在此即兴瞎谈一下,谈谈自己对小说“味”的理解和感想。
平常,我们遇到读小小说的朋友,会问他或她,这篇小小说你读得怎么样?或者说你读完后感觉怎么样?倘若朋友喜欢这篇小小说的话就会说,不错,很有味道,品尝了一道精神大餐。倘若朋友不喜欢这篇小小说,就会皱起眉头地说,嗨,写的什么呀?纯粹瞎编,牛胯里扯到马胯里,把冬天写成了春天,读的枯躁无味,倒胃口。这就是说,无论好的小小说,或是不好的小小说,都是那种小小说的“味”在主宰着读者的思绪、想象、以及心灵感悟的空间。我们都知道杨晓敏老师说的那句话:小小说是平民的艺术。所谓平民,就是有别于纯知识分子的文化大众,他们或她们不仅能读,而且也能参与创作。虽然它不象长篇小说、中篇小说或短篇小说创作那样需要宏大的叙事能力,需要丰富的生活积累作后盾,需要对人物进行长期观察与挖掘的艺术沉淀,同时,还要综合一定的哲学,艺术学,心理学,甚至包括社会人文,道教历史等等一切知识的运用,而小小说就是小小说,界定的字数就是一千五百字,只要写得精彩,读得有“味”就行了。这种想法,可能不仅仅是我一个人的想法,大多数的小小说读者想必如此吧。
那么,小小说的“味”又是什么呢?生在哪些地方呢?
注册这个网站后,我读了不少的小小说,有新人写的,也有名家写的。我们知道,无论哪篇小小说,你读完后都会产生一种“味”的感觉,这里面的区别在于,一个是小说结束后,透过小说中的故事折射出来的意蕴,由意蕴而衍生的一种“味”,有芳香的,也有苦涩的,有动感的,也有沉闷的,等等,让你透过故事皱眉想些什么,思索些什么。还有一种小小说,不是由故事衍生出来的“味”,而是由小说中的人物衍生出来的“味”,他或笑或哭,或幸福或悲哀,或仗义执言,或缩头乌龟,等等。这种“味”,会让你由人物推广之社会,人生,理想,以及自己面临的活生生现实。这两种小小说给读者的不同点,前者让读者读完后只记住了故事,什么悬念啊,险象环生啊,一波三折啊,层层推进啊,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啊,等等,而后者让读者记住了人物,记住了人物的喜怒哀乐,同时走进了人物的心灵世界,与人物的脉搏一起跳动,产生了情感共鸣。前者以故事取胜,后者以情感取胜;前者产生的是故事透出的味道,后者产生的是人物命运透出的味道。对于作者,想写以故事取胜的小小说,就会在故事上绞尽脑汁,挑灯夜战,折腾得黄脸寡瘦的有,夜不能寐的有。生活虽然丰富多彩,但那些顺风顺水的精彩故事必定还是不多见,于是,有些作者就走捷径,开始大刀阔斧地瞎编,以此吸引编辑的眼球。这,就是有时候编辑或读者读完后,会说语言不错,就是有些不可信,或者说感觉不真实,因为,这些小说象植物离开了土壤,开的花再鲜艳,没有生命力。而想写以人物取胜的小小说,只有在人物身上绞尽脑汁了。人是高级动物,人的情感最丰富,有人跟你说话时表面上在笑,实际上内心想搞你的鬼,如果你想写活这个人物,让读者读的时候有味道,你就必须了解人,走进人物的心灵深处,当人物心里的蛔虫吧。当然,这是不容易的,这与你的生活阅历有关系,同时,也与你把握人物这个“度”大有关系。不过,这种小小说也不是很难写,我们经常在论坛上读到这种小小说。
自然,以故事取胜的小小说离不开人物,以人物取胜的小小说离不开故事,只是二者的侧重面有所不同。在这里,我要说明一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欣赏习惯,有人喜欢那种故事透出来的“味”,有人喜欢那种人物透出来的“味”,这都无可厚非,这是读者的权力和自由,任何人没有权力干预,包括我。
下面,我继续来谈小小说的“味”。
个人认为,能让读者读出小小说的“味”,主要表现在语言叙述上。同样一个故事,你用不同的语言叙述,会产生不同的“味”,不信,读者们可以作一个实验。最近,我读了几篇小小说,我发现,这些作者都不太善于编造故事,说白了,这些小小说的故事可以一句话说出来,可是我却读得津津有味,极具阅读快感,真正读出了小说的“味”。每次读完后,我闭目思考,头靠墙壁,在脑海里多转几个圈想它的“味”的根本所在,后来,我理解了,是作者钻进人物的内心在叙述,他写的每一句每一字都极富情感,与作为读者的我的情感挪得很近,似乎我能伸手可得,也就是说,作者的情感与我的情感产生了共鸣,形成了水乳交融。作者根据人物的性格逻辑,紧紧地贴着人物叙述,让读者跟随小说中的主人翁一起走过一道山梁,跨过一条江河,看一座花园,品尝一桌美酒,将人物置于一个特定的意境中,这意境可能有堰塘,可能有月光,也可能有鸿沟,反正是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从叙述语言中透出的情感,象线条一样紧紧缠绕在小说的字里行间,同时也缠绕在读者的心灵上,让你享受真正的小说“味”。论坛上,经常有人说,没读出这篇小说中的小说味,即便有些发表过的作品,因为受杂志栏目的要求,同样让人读不出小说“味”。昨天,我在乘风无痕写的《浅谈小说与故事的区别》一文中,看见一句话:严格说,许多“经典”小说,并非真正的小说。我虽然对这句话产生质疑,但它不能不让我想到更多。
当然,我们目前的小小说写作比较杂,涉及到各个行业,这就制约了有些题材只能以故事取胜,同时,有些杂志与报纸确实也需要这种故事味道浓郁的作品,在这里,我不能说这种作品不好,有时候这种作品会得到众多的“大放颂词”,满足于有些读者的口味,读者同样会从小说里读出他所期望的那种“味”,不过,在我看来,这不是真正的小说“味”了。
拉拉杂杂瞎写了这么多,可能有的读者还不明白我说的小说“味”究竟是什么?原打算举几个例子加以说明,想想还是算了。我只能说这种小说“味”是看似有形,实则无形,只能意会,难以言传的一种概念。反正读者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小小说,读完后会高兴地说,啊,读出了小说味!我相信,这种鉴赏能力,每位读者都有,心里都有一本账。但是,要每位作者都写出真正有“味”的小说,是不可能的,因为每个人的语言功力有差异,有人达到了炉火纯青,有人才刚刚跬步,有人对语言驾轻就熟,运用自如,可以说天高任鸟飞,而有人成天抱着名家的作品啃,象探索真理一样在探索小小说的写法与奥秘。还有一部分小小说作者,已经习惯了语言叙述故事化,人物对话大众化,生活气息模糊化,人物性格雷同化,为迎合特殊报刊杂志的需要,是很难写出有“味”的小说的。
按说这种杂谈应该是那些名家大腕们来写的,他们或她们都有丰富的写作实践,已经写出了成果,最有话语权,可谓说话有分量,一语中的,而不是我来写,所以,还请您及阅读的朋友们批评指正,不要把它真当一回事,因为仅仅只是我个人的感想而已,写出来与大家一起学习交流,请大家把此文当成一阵吹过眼前的风吧!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抢沙发
千斤顶
显身卡
红珂
红珂
当前离线
积分
87
IP卡
狗仔卡
发表于 2011-9-24 07:25: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河南周口
|
来自河南
赞同。“味”是小说最重要的东西。“味”从哪里来?从精妙的语言里来,从漂亮的细节里来。我常在作文课上给我的学生说:“故事是花架,而语言细节是花。”“味”就来自于花的。
有超常的表述能力,能生动小说细节,那么,你一定是优秀的小说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帖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为太康网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精选推荐
美丽康美丽家园
美丽康美丽家园
啤酒比水还便宜,这啤酒能喝吗?
《黄河奔涌传千古》原创歌曲
《函谷关幽思》原创歌曲
大货车突发危险冒黑烟 许楼职专
现在水果店想要优惠要求必须加群
无良商家,你说可恨不?
论语札记-60
浏览过的版块
业主之家-太康家装网
关注【太康网】微信公众平台!
关注我们,每天有惊喜,抖音扫描左边二维码,即可关注,你还在等什么?
网警110报警服务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
举报平台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6830394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30-18:00
客服电话
0394-3760394
电子邮件
cui@tkw.cc
扫一扫,关注我们
下载太康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