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盘点周口著名作家
指点豫东文学豫军 盘点周口著名作家我的散文 2009-03-05 14:21:16 阅读426 评论82
字号:大中小
订阅 http://img.bimg.126.net/photo/hY8OxBdSjAJKjU2cOwPm1A==/887772076546646459.jpg http://img.bimg.126.net/photo/CP4q9tXztPxFxsfG4x51wA==/3983152395433701577.jpg http://img.bimg.126.net/photo/InrFq8BSq4229SHYKRIM7A==/4267160646934728504.jpg http://img.bimg.126.net/photo/lZ2jbthcNiYKPWsKMrdmfg==/4514577151463400171.jpg
邵 丽 刘庆邦 孙方友 李新春
河南周口文化底蕴丰厚、源远流长、人文荟萃,历史文化名人灿若星辰,伏羲、女娲、神农、老子、孔子、庄子、陈抟、陈胜、吴广、曹植、华佗、谢安、谢灵运、包拯、范仲淹、苏澈、程颐、吉鸿昌、袁世凯等,他们的遗址遗物都是十分宝贵的文化资源,且有穿透时空的巨大影响力,再加上全国最大的围城湖淮阳龙湖,中国最早的古都城遗址淮阳平粮台,全国建筑艺术最精美的关帝庙周口关帝庙等,文化旅游优势得天独厚。从现代文化资源上看,各类民间文化艺术多彩多姿。豫剧、越调、道情三大剧种至今深受广大群众欢迎,在全省乃至全国广为流传。周口也被誉为“戏剧之乡”。周口知名书画家、书画古玩商户和书画收藏者较多,与浙江义乌、广东顺德、山东临沂并称为全国四大书画集散地。在文化创作方面,周口作家群已经形成,并在全国屡获大奖,被中国作协称为“周口作家群现象”。周口还是全国唯一的地市级“杂技之乡:全市有从业人员5万余人,演出团体600多个,遍布全国并走向世界。周口民俗文化特色鲜明,特别是庙会较多,有各种庙会47个,形成了独特的庙会文化和庙会经济,其中太昊陵庙会、老子生日庙会、女娲城庙会三大庙会都有千年以上的历史。尤其是太昊陵庙会是全国最大的民间庙会,游客辐射面很大,有很强的民俗文化磁性。周口还有丰富的神话文化资源,是中国神话之都,流传大量的关于盘古、伏羲、神农、女娲、老子的神话,充满了文化原创力,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影响了地域文化形成,是中国神话宝库中的重要部分。2006年9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在周口召开了中国神话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在周口建立了“中国神话学研究基地”。周口民间文艺种类繁多,表演类有舞龙灯、狮子舞、高跷、竹马、旱船、肘歌、担经挑、抬花轿、布袋偶、大头偶、拉犟驴、鸡毛人、打铁舞、花棍舞、唢呐、响锣等。有些节目经打造创新,目前在全国十几个省市风景区长盛不衰,很受欢迎。周口民间特色文化产品也十分丰富。淮阳县的泥泥狗、布老虎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尤其是泥泥狗被专家学者誉为“真图腾”、“活化石”;鹿邑草编历史悠久,形式多样,曾被列为皇室供品;项城的“汝阳刘”毛笔,被历代文化墨客视为文房上等佳品,并成为朝廷贡品;还有反映龙山文化的黑古陶、郸城的泥人张、川汇区的仿古工艺、民间服饰猫头鞋、猫儿帽、印花土布等,都带有一定的原始传统,深受外国游客喜爱。周口还有悠久的饮食文化。西华县的逍遥镇胡辣汤,已经响遍全国,从业人员5万多人;沈丘县的顾家馍做工精细、造型独特、食之美味、久存不坏,有“贡馍”的美称。还有太康县的牛肉、肘子、许家烧饼,鹿邑县的试量狗肉、孔集烧鸡、观堂麻片、聂家妈糊、辛集麻花,商水县的邓城猪蹄、固墙捞面、热豆腐,淮阳县的黄花菜、酱蒲菜、龙湖鱼和方布袋烧鸡、豆腐皮、郸城县的张集熏鸡、宁平麻花,项城市的油酥烧饼,川汇区的中州五香肚、关德公烧鸡等,都是很有名的地方特色风味小吃。 从上个世纪初到现在,在周口这片最先开启华夏文明的热土上,文学创作经过百年锤炼,渐成大树。从诗文书画集一身并被国画大师刘海粟誉为“文化高原上的一座奇峰”的“民国四大公子”张伯驹开始,新中国成立时涌现出冯金堂、胡天陪兄弟、白危,到上个世纪80年代后,文学发展空前繁荣,涌现出王岭群、李亚东、陈廷一、刘庆邦、孙方友、墨白、南豫见等一大批中青年作家,使得周口的文学创作进入辉煌时期。截至目前,该市作家中拥有省级以上会员600多人,其中近27年来,出版、发表的各类文学作品在万篇(首)以上,不少名篇轰动文坛。特别是近年来,周口市文学事业发展更加迅猛,陈廷一、刘庆邦、朱秀海、孙方友、墨白等中青年作家不仅成为周口作家群的核心代表,而且也成为国内文坛的领军人物,同时还涌现出邵丽、刘海燕、尉然、宫林、张运祥等实力派新人,其作品开始在国内文坛掀起“旋风”,如尉然的处女作兼代表作《李大匡的脚和李小匡的爱情》,一夜蜚声文坛,成为脍炙人口的佳作,其主人公被评论家称为“20年来中国小说的农村人物代表”。另外邵丽、刘海燕、尉然三人还被命名为中国“21世纪的文学之星”。因此,文艺界普遍认为,以陈廷一、刘庆邦、朱秀海为领军人物的周口作家群已经崛起和形成。生机勃勃的豫东平原,静静流淌的颍河,羲皇故都,道家文化的发祥地——有着深厚人文底蕴的周口,以一方灵秀的水土,养育了当代一茬又一茬的作家。当前活跃在文坛的周口籍作家有刘庆邦、朱秀海、陈廷一、郑海凌、王岭群等,仍然生活和活跃在周口文学战线的作家有孙方友、墨白、邵丽、王天瑞、程习武、梁庭华、刘海燕、尉然、宫林、张运祥、施修兴、钱良营、王向、李新春、等人。据周口市文联主席谷迁乔介绍,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周口市出版、发表各类文学作品1万多篇,其中长篇小说200部,数百人次获得全国及省、市文学奖。周口文学创作:1.20世纪50年代,冯金堂创作长篇小说《黄水传》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2.80年代至90年代,文学新人不断涌现,逐渐形成一个作家群体,文学创作呈现空前繁荣景象,涌现出一批有影响的作家和作品,被省作协誉为文学创作上的“小气候”、“小氛围”。如王岭群的长篇小说《黑网下的星光》、《三个姑娘与战争》;孙方友的小说集《女匪》、《刺客》;墨白的小说集《孤独者》、《爱情的面孔》;李亚东的长篇小说《老子》、《少林寺演义》;杨复俊的长篇小说《夏禹大帝演义》、《伏羲大帝演义》、《曹操全传》(上、下集)等。3.2002年1月,周口市文联组织创作了一套大型文学“绿地丛书”由远方出版社出版。这套丛书共10部著作,是建国以来周口市出版的第一套大型文学丛书。有王中民的《王中民戏剧选?上、下 》,王天瑞的散文集《江山万里行》、《这边风景》,张保安的散文集《五味子》,程习武的小小说集《庭梅野鹤》,郭亚东的小小说集《非常情感》,张华中的诗集《且行且吟》,李少咏的评论集《倾听与阐释》,李少咏、王天瑞的长篇报告文学《同和堂的秘密》,李建成的报告文学集《足迹与路痕》。 周口作家出版的著作:1.20世纪50年代的代表人物冯金堂,代表作品长篇小说《黄水传》。2.20世纪70年代的代表人物王岭群,代表作品长篇小说《黑网下的星光》;南豫见,代表作品《车队越过鹰崖》。3.20世纪80—90年代的代表人物孙方友,代表作品《女匪》、《虚幻构成》、《谎释》、《杨林集的狗肉》;孙郁,代表作品《黑房间》、《同胞》;南予见,代表作品《车队越过悬崖》;李亚东,代表作品《少林寺演义》,中国古代神话系列小说《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人祖伏羲》、《炎黄二帝》;杨复俊的代表作品《曹操全传》。5.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代表人物张宫林,代表作品《大雪无边》。6.20世纪80—90年代的代表人物梁辛,代表作诗集《燃烧的向日葵》,张华中的代表作《那一年》、《女工宿舍没有围墙》。7.20世纪70年代的代表人物祝培星,代表作《写在花蕾初绽时》。8.20世纪80年代的代表人物高学俭、纪建泰、郑克西,代表作报告文学《天职》,张宜举的散文《动物兵》,白赢的散文《古城今昔》,李凡荣的报告文学《金堤镇洪》,王天瑞的《猫儿洞日记》。9.90年代的代表人物刘庆邦,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断层》、《高高的河堤》、《落英》、《平原上的歌谣》、《远方诗意》、《红煤》及十几部短中篇小说集。10.2000年以来的代表人物邵丽,代表作长篇处女作《我的生活质量》一经问世,即受到极大关注。并获首届“华夏作家网杯”文学大奖赛特等奖,“2004年中国十大文学人物”,“最具潜质的青年作家”荣誉。周口作家获奖情况:1.20世纪70年代,祝培星的散文《写在花蕾初绽时》获河南省散文创作二等奖。2.1991年,金鸿钧创作的《新局长请客》获全国新故事二等奖。金鸿钧、高学俭创作的广播剧《走向光明》获1996年省“五个一工程奖”。金鸿钧创作的广播剧《故土情》获省第二届杜甫杯奖。3.周广立创作的笑话集《乡土笑话》,1995年获第二届中国北方民间文学创作二等奖,获1984—1994年省民间文学优秀作品二等奖。4.1993年,墨白创作的《同胞》获省首届文学新人新作奖。1996年,作家孙方友、墨白创作的小小说《绑票》、《飘逝的日子》分获《小小说选刊》优秀作品奖。5.1998年,严晓歌的《卖马》、车中州的《神线》分别获《小小说选刊》优秀奖和佳作奖。2001年,严晓歌的《古道》获《小小说选刊》佳作奖。6.李少咏的文学评论《乡村与城市的契合》获第一届省文学奖。7、刘庆邦短篇小说《鞋》获得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神木》获得老舍文学奖。 在这样一份创作实绩的基础上,2007年5月12—13日,初夏时节,国内著名编辑家、评论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等主流媒体,周口籍知名作家和生活在周口的青年作家上百人共同参加了“周口作家联谊会暨青年作家作品研讨会”。会议由中国作协创联部、河南省文联、河南省作协主办,中共周口市委宣传部、周口市文联、周口市作协承办。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陈建功到会表示祝贺,向周口市的文学工作者致以诚挚问候。河南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吴长忠,省文联副主席李佩甫与会。评论家、编辑家、作家缪俊杰、崔道怡、张守仁、何向阳分别就文学作品的思想、细节、语言和当下文学态势等话题举办了讲座。中国作协创联部主任孙德全就联络广大青年作家这个问题与大家交流。缪俊杰、崔道怡、张守仁、刘庆邦、陈廷一、南丁、吕先富、朱晖、刘琼、刘学林、乔叶、邵丽、李静宜、何弘、王国钦等就周口青年作家尉然、宫林、张运祥的作品展开了深入研讨。 2008年7月19日上午,中国作家采风团周口淮阳行暨2008中国淮阳龙湖赏荷旅游月活动启动仪式在风景秀丽、碧波荡漾的淮阳龙湖岸边隆重举行。据了解,此次活动由中国作家协会、《人民文学》杂志社、河南省文联、河南省旅游局、中共周口市委、周口市人民政府主办。邀请了李敬泽、商震、陈忠实、阿来等十多位在全国广有影响、备受读者欢迎的作家、评论家。 5月11日至13日,远居京城的周口籍文学大腕陈廷一、刘庆邦等20多人返乡和本土耕耘的作家欢聚一堂,共话文艺事业的发展。周口作家的这次“大团圆”吸引了国内主流媒体及评论家跟踪而至,标志着周口作家群已经崛起形成。让我们一一翻开厚厚的周口作家创作档案:刘庆邦,周口沈丘人,从1951年生于中原,少年丧父,初中毕业,务农下矿,到成为《中国煤炭报》记者、主任和中国煤矿作协主席、中国作协全委、北京作协副主席;从1978年在《郑州文艺》发表处女作《棉纱白生生》,到自1986年始先后出版的长篇小说《断层》、《高高的河堤》、《落英》、《平原上的歌谣》、《远方诗意》、《红煤》及短中篇小说集《心疼初恋》、《刘庆邦小说自选集》、《走窑汉》、《遍地百花》、《梅妞放羊》、《神木》、《红围巾》、《响器》、《到城里去》、《民间》、《卧底》、《刘庆邦中短篇小说精选》、《暗宅之谜》、《不定嫁给谁》、《女儿家》、《河南故事》、《少年时代》、《别让我再哭了》、《胡辣汤》、《刘庆邦小说》及对他的评论集《刘庆邦的女儿国》等,直到1999年被河南省文学院聘为院士、成为北京作协副主席,被授予国家一级作家、被誉为中国小说界的“短篇王”,作家刘庆邦该有多少光荣与梦想、苦涩与坎坷啊!孙方友,周口淮阳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南作家协会理事,郑州小小说学会副会长。迄今已版小说集《女匪》、《刺客》、《孙方友小说选》、《水妓》、《贪兽》、《女票》、《虚幻构成》等七部。其作品转载率极高,曾有多篇作品被翻译成英、法等多国文字,作品转载、翻译、收入各种选集近500篇(次),曾获过“飞天奖”、河南省文艺成果奖和省五个一工程奖、“金麻雀奖”以及《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等各种报刊文学奖六十余次。孙方友是形成了自己独特创作风格的小小说作家。他是一个生活型作家,有着厚实的历史人文背景,他的作品创造生活的深度,使生活能够多于艺术,并保持一种朴素的沉思能力。他的小小说有着浓郁的传奇色彩,其三教九流、风物人情、历史掌故,突出显露着“三奇一深”——事件奇、人物奇、立意奇,思想意蕴深刻。这使他的小小说形成了对读者的一种很强的诱惑力。南丁说“这显然得益于中国古典笔记小说,有容量,耐咀嚼,极精粹”。孙方友那陈州老店、陈州匪、妓,既抒古朴情怀、又解人性深结,那匪、妓抗日的惨烈、古镇悠长的风情,无不叫你捋须咏叹、深思良久…… ……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展望未来,周口作家一定再创辉煌!
图片看不到 回复 小崔 的帖子
能看到啊,有邵丽、孙方友等
向他们学习。 向他们学习。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