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童年的回忆 发表于 2023-11-14 17:32:45

太康:敬业环卫工26年如一日 坚持每天凌晨4点上路清扫卫生

       每天凌晨4点,都会有一名身形挺拔的中年男子,出现在太康县城区各个街道,跟遛弯的市民不同,他不停地低头查看道路环境卫生,还时不时上前跟环卫工人叮嘱几句。
       他就是太康县环卫队队长张学寨,这样“轧马路”的习惯他已经持续了26年,城区的32个垃圾中转站、37条主街道、2600个垃圾桶分布情况,他都烂熟于心。
       26年来,张学寨在环卫工作中兢兢业业,无怨无悔。无论是在环卫工岗位,还是任环卫队队长,他总是吃苦在前、榜样示范。数十年如一日,坚持每天凌晨4点上路,脏活累活抢着干。他三餐不定时,经常忙到忘记吃饭,累的时候就在路边小歇一会,他始终保持着满腔热情,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工作,努力地去扮靓城市环境,以优异成绩赢得了领导、同事和社会群众的信赖和好评。
      张学寨先后被评为全市城市管理“先进个人”、县城管系统“先进模范”“优秀共产党员”“敬业奉献之星”“道德文明使者”“五一劳动奖章”。2023年周口市第二季度“周口好人”。
26年如一日,坚持每天凌晨4点上路清扫卫生      张学寨1997年加入环卫工作,负责太康县老城区的环境卫生。老城区一些路段餐馆多,加上一些商户卫生意识薄弱,往路上丢垃圾、倒油污现象较普遍。为打好扫各个路段的环境卫生,他主动承担起了老城区建设路、县前街和支农路等路段的环境卫生清扫工作。每天凌晨4点起床,沿街清扫路面卫生,对于一些被油污的路面,他就用烧碱、洗衣粉等进行耐心清理,一个路段打扫下来,道路焕然一新但是他早已满头大汗,汗流浃背。
      2011年,由于工作成绩突出,张学寨被提拔为太康县环卫队队长。升任环卫队队长后,张学寨本可以在办公室坐镇指挥,但他依然像往常一样,坚持每天凌晨4点起床,穿上橙色马甲和环卫工人一起上街清扫。早出晚归,无怨无悔。刚上任县环卫队队长时,对清运范围不了解,他就拿着单子一个站点一个站点的转,一个垃圾箱一个垃圾箱的查,在急、难、重、苦、脏的工作面前,张学寨总是冲锋在前。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他的影响带动下,职工们说:“我们打心眼里佩服张队长,脏活、累活他总是抢着干,我们谁也不好意思再去叫苦喊累,只有一心跟着张队长好好干!”
每晚带队全城开展消杀 为市民筑牢疫情防控墙      2022年3月初,太康突发疫情,县委、县政府启动城区防疫消杀工作。3月的天气冰冷刺骨。每天凌晨,张学寨带领队员开着大型消毒洒水车,对城区主次干道、广场、游园和垃圾中转站等公共场所依次进行消杀。每次都到凌晨5点,次日简单休整后,晚上再接着消杀。
      与此同时,为避免病毒通过垃圾进行二次传播,每次夜晚消杀作业结束后,张学寨还会带领环卫队班子成员,到县城各个垃圾中转站,督导垃圾清运,向环卫工人讲解防疫消杀知识和注意事项,提醒环卫工人做好自身防护。
长时间的熬夜和超负荷工作,张学寨口腔上火溃疡,血压升高,但为做好防疫消杀,他带着药片依然坚守岗位,一直到抗疫胜利结束。
疫情防控结束后,张学寨被授予太康县“最美抗疫优秀志愿者”。面对荣誉,他却说:“作为一名环卫大队长,为全县疫情防控贡献绵薄之力,是我应该做的。”
关爱为同事,视环卫工人为亲人
   张学寨不仅一心扑在工作上,对职工更是关爱有加。日常只要听说有职工有困难或生病,都会到家里探望,还每天打电话询问困难和病情,力所能及帮助职工解决。两年前的一个秋收季,环卫工张桂芳在清运垃圾时不慎左脚骨折,在家休养。眼看家里5亩多的玉米熟透了,却无力收割,张桂芳心急如焚。张学寨了解情况后,带领班子成员,利用下班时间帮助张桂芳收了玉米!
      张学寨办公室抽屉里放着一个笔记本,上面记满了每名环卫工人的生日。每到环卫工人生日的时候,他都会自掏腰包为环卫工人购买一份生日蛋糕和礼物,并组织班子成员为环卫工人唱生日歌。“张队长待我们环卫工人比亲人还亲哩。”环卫工人王翠英动情地说。
      26年来,张学寨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周围的人们,使他们凝聚在自己的周围,全身心投入到环卫保洁工作中。
       张学寨还是一名爱心志愿者。太康县老冢镇大沃张的王阳雨(化名)目前正在上大学,父亲常年有病,爷爷年迈,一家人无力承担她上大学的生活费用。张学寨主动与她结为帮扶“对子”,定期给其家人送钱送物,并每月资助王阳雨1000元生活费,直至她大学毕业。“是学寨叔叔给我了第二次上学的机会,大学毕业后我也要像叔叔一样做一个公益人。”王阳雨深情地说。


八九。 发表于 2023-11-15 20:48:47

标准摆拍{:mocs_10:}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太康:敬业环卫工26年如一日 坚持每天凌晨4点上路清扫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