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以降碳为抓手 做强绿色交通
绿色低碳转型战略实施以来,河南省交通运输行业持续改善绿色交通基础条件、推广应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运输装备、倡导低碳出行,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9月8日,记者进行了实地探访。 周口至南阳高速公路宛若一条长龙,穿粮仓、过山地,串联起豫东地区和豫西南地区。“2019年12月31日24时,周南高速公路正式开通运营,修建过程十分绿色。”河南宛龙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刘鑫给记者算了一笔帐:通过将建筑废弃物用于路基基地浅层处理以及部分区域路基填筑,周南高速循环利用建筑废弃物约163万方,铺筑路基39公里,节约占地3076亩。
省交通运输厅有关负责人介绍,过去几年,各项目开展废弃路面循环利用关键技术及多元化高效利用技术研究。不少地方在公路工程建设中,从线位选择、取弃土方案、排水防护、桥隧结构选型、互通布设、服务设施等方面综合考虑,集约节约利用资源。
值得关注的是,在2023年初,省政府印发了《河南省碳达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推动交通运输工具低碳转型。到2025年,城市地面公交新能源车替代率达到100%(不含应急保障车辆),营运交通工具单位换算周转量碳排放强度比2020年下降4.5%左右。记者走访了我省的龙头企业——郑州宇通集团,在城市公交电动化过程中宇通积累了大量的技术优势和实践经验,并同步布局载人、载物、作业等商用车领域,助力城市交通加速实现碳中和。同时,围绕氢电混合动力系统,突破了燃料电池系统匹配与控制、氢-电-结构耦合安全、余热利用等技术,研制了系列化燃料电池商用车产品,续驶里程超过500公里,经济性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记者还关注到,《方案》中提到要加快智能光伏产业创新升级和特色应用,鼓励利用大中型城市屋顶资源和开发区、工业园区、标准厂房、大型公共建筑屋顶等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许广高速许昌南服务区是2022年度绿色低碳交通试点示范项目之一,在分布式光伏应用试点项目中,因地制宜,利用建筑物屋顶、边坡、绿化带,采用柔性组件和柔性支架,建设了光伏发电设施,用于服务区白天所有用电。许昌南服务区负责人刘扬介绍:“许昌南服务区分布式光伏自年初并网至今,已发电约80万度,预计全年发电量约150万度,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606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288吨。同时,将光伏发电和充电桩相结合,为下一步建设服务区集‘光储充’为一体的多功能互补微电网打下有利基础,在节约空间资源的同时,使绿色能源得到最大利用。”
{:mocs_48:}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