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童年的回忆 发表于 2023-9-10 17:40:01

事关跨省异地就医、医保经办!国家医保局回应→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9月4日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社会保险经办条例》(下称《条例》)有关情况。会上,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黄华波、医疗保障事业管理中心负责人隆学文对跨省异地就医、医保经办等问题进行解答。
    发布会上,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黄华波介绍,《条例》在规范医保经办、优化医保服务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要求。
    他介绍,《条例》规定用人单位和个人办理社会保险事务,可以通过政府网站、移动终端、自助终端等渠道办理。下一步,国家医保局将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推进医保经办全流程数字化服务,加快推进医保服务“网上办”“掌上办”,变“群众跑腿”为“数据跑路”,提升医保政务服务事项线上可办率。
   《条例》还规定应当强化社会保险经办服务能力,实现省、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全覆盖。下一步,国家医保局将加快推进基层服务网络建设,持续推动服务下沉,打造“15分钟医保服务圈”,积极将医保信息查询、异地就医备案等高频服务事项下放至乡镇(街道)、甚至是村(社区)来办理,方便群众“身边办”。
   《条例》规定应当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提供无障碍信息交流,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便利。下一步,国家医保局将加强医保标准化窗口建设,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推进服务设施适老化改造和无障碍信息服务,为群众提供贴心暖心的医保服务。同时,全面落实“好差评”制度,开展医保经办管理服务评价,不断提升医保服务水平和群众满意度。
   黄华波介绍,今年以来,国家医保局全力推进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政策的落地、落实和落细,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这些新的进展可以概括为“一个新突破、两个新提升”。
    “一个新突破是指跨省联网定点医药机构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全国联网定点医药机构的数量、结算人次和结算金额都取得了新突破。”黄华波表示。截至今年8月底,全国跨省联网定点医药机构数量已经达到47.51万家,比去年底增长了45.33%。
    与此同时,今年前8个月,全国住院、普通门诊和高血压、糖尿病等5种门诊慢特病的跨省直接结算总人次突破了7000万,达到了7216.71万人次,减少群众垫付972.1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了245.1%和91.77%。
    “目前,所有参保人都可以进行异地就医备案,其中急诊抢救人员视同已经备案。”黄华波介绍,第一个新提升,是指逐步统一了异地就医备案政策,备案服务的便捷性得到极大提升。全国已经统一了备案有效期,有效期内参保人可以在就医地多次就诊,并能在备案地和参保地双向享受待遇,以前的政策是很多地方是单向享受待遇。
    今年前8个月,新增备案1168.82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5.39%。其中依托国家医保服务APP和国家医保局公众号等全国统一渠道办理线上备案498.61万人次,接近一半的量都是通过国家统一平台线上备案。
    第二个新提升,是指开展了全国范围内的政策集中宣传,知晓度有了新的提升。黄华波表示,下一步,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继续狠抓政策落实,抓流程完善,提高跨区域问题协同处理的效率和直接结算率。
    《条例》规定,经办机构应当根据经办工作的需要,与符合条件的机构协商签订服务协议,方便群众享受医保服务。国家医疗保障局医疗保障事业管理中心负责人隆学文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扩大医保定点覆盖范围,将医保定点范围向基层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拓展,方便群众就近看病就医和购药。
    隆学文表示,截至今年8月底,全国定点医药机构达到了107.8万家,比去年增加了10余万家,增长了13.4%。其中,定点医疗机构达59.4万家,定点零售药店达48.4万家。
    《条例》规定,要加强医保服务协议管理,并从协议签订、履行、违约处理等全流程进行了进一步规范。据介绍,今年上半年,全国医保经办机构累计核查定点医药机构达到46.23万家,共协议处理14.59万家,挽回医保基金损失51.38亿元。“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优化‘两定机构’申请条件、完善评估流程,同时制定全国统一的医保服务协议范本,健全定点医药机构准入、退出和绩效考核等机制,加强违约行为处理,坚决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看病钱’和‘救命钱’。” 隆学文说。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事关跨省异地就医、医保经办!国家医保局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