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康: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 筑牢乡村振兴“耕”基
近年来,太康县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精心组织、科学规划,结合农业生产产业发展实际,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坚持建管并重,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筑牢乡村振兴“耕”基。7月17日,记者走进逊母口镇高标准农田示范区,映入眼帘的是田成方、林成网、沟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景象。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主要包括田、土、水、路、林、电、技、管八个方面,通过小田变大田、道路建设、平整老旧河沟及撂荒地,新增耕地面积,打通水系管网,做到粮田旱能灌、涝能排,同时运用科技化监测手段,实现一人管一片田,力争做到新增耕地“能增尽增”、旱改水“能改尽改”、小田并大田“能并尽并”。
“以前渠道泥沙淤积、都是草,水流不畅,自从有了高标准农田项目,旱能浇、涝能排,现在种地方便很多。”太康县逊母口镇刘桥行政村党支部书记张会霞告诉记者。
逊母口镇坚持突出重点进行综合配套,实现高标建设集中连片、数量质量并重,节水与农业生产提质增效双赢。在农田地力提升、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输配电等突出短板上下足功夫,全面提升农田质量,筑牢耕种基础。
“逊母口镇高标准农田共涉及11个行政村,耕地面积达到2.3万余亩,通过高标准农田项目的实施,真正达到了‘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目标,每一寸土地都成为丰收的沃土,实现了农田增量、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让‘粮田’真正变成‘良田’。”太康县逊母口镇党委书记应建辉说。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