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饼 发表于 2020-9-29 18:40:17

中秋将至,农村走亲戚出现4种新怪象,农村亲情也淡了?


马上要到10月了,城里的上班族这两天估计都没什么心思工作了,就等着假期的到来。即将到来的假期,不仅是十一长假,也包括了今年的中秋假期。中秋节不仅是一个法定假期,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每年的中秋节,很多地方都流行走亲访友。


在农村更是如此,中秋节跟春节一样,是一年中必须要走亲戚的一个节日,特别是出嫁的女儿,不管嫁出去多长时间了,必须要在中秋回娘家走亲戚。并且,中秋节当天走亲戚,是不能住在娘家的,走亲戚的都要回到婆家。


一直以来,大家都认为农村的人情味更浓厚,邻里之间如此,亲戚之间更是这样,毕竟“血浓越水”。亲戚之间平时都经常互相走动,常来常往,这样才能保持紧密的联系。像笔者所在的河南农村,每年春节、中秋等节日,以及村里庙会,都是必须要走亲戚的。再加上过生日、生病等情况,每年走个七八次很正常。过去走亲戚,都是其乐融融,孩子们也都喜欢跟着大人去亲戚家。


但是近年来,农村走亲戚却出现了一些新现象,让人感叹确实跟过去不一样了。现在中秋临近,以下这些怪象又将集中上演,看看你们那有吗?


1、年轻人拒绝走亲戚


以前农村人对于走亲戚,绝大多数都是比较欢迎的,孩子和年轻人都喜欢跟着大人一起去。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农村走亲戚的队伍越来越“老龄化”,很多时候都是中老年人在走亲戚。除非需要开车当司机,年轻人一般不愿意走亲戚了。即使被家里人拉着去了亲戚家,很多小年轻都是一到家就坐在沙发上玩手机,打游戏、看电影,很少说话,只有别人问了才回答几句。

2、走亲戚“蜻蜓点水”


走亲戚本来是增进联系、拉拢感情的好时机,平时各自忙碌的亲人难得坐在一起聊聊天、吃吃饭。不过这几年走亲戚,连这个机会可能都没有了,因为现在走亲戚都讲究“效率”,过去一天走一家,现在开着车,一上午就能走两三家。每家亲戚一到家,礼品往屋里一放,有时候坐下抽根烟、喝口水,有时候坐都不坐,在院子里聊几句话,就要回去。这样“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一样走亲戚的越来越多,虽然见面了,但话都没说上几句。七老八十上了年纪的老人,最盼望亲人来,好不容易见到了,没说几句就走了,让人很失望。

3、断亲不断上演


俗话说“人有三不亲,姑父姨夫舅的媳妇”,这些是没有血缘关系的亲戚,自己跟他们的关系,只能靠姑姑、姨、舅舅来维系,跟他们子女,也就是自己的老表,多数也是关系一般。如果姑姑、姨、舅舅等这样的血亲年老去世,这门亲戚多半就没啥走了,于是就逐渐断亲。这样的断亲,在过去也比较常见。但现在除了这种正常的断亲,还出现了亲人还在却断亲、不再往来的现象,究其原因,可能跟常年外出打工、搬家到城里落户等有关。

4、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过去走亲戚,人们最看重的是亲情,但不知道从啥时候开始,亲情正在被金钱所侵蚀,出现了“贫富不均”的现象。一般来说,走亲戚都是相互的,有来有往,但目前有的家庭条件好的,经常都是别人到他家里去,却很少回亲。家里条件差的,亲戚都不愿意来,亲戚少得多,只有有事时才会想起联系,平时走动得不多。

这几种现象,都是现在走亲戚时经常出现的情况,这让重视亲情的老一辈农村人倍感心痛,感叹都说城里人不重人情,现在连农村亲情也淡了。你们那里,走亲戚有这样的问题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秋将至,农村走亲戚出现4种新怪象,农村亲情也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