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一位爸爸因为孩子不能“就近入学”,竟然把教育局告上法庭
每年到孩子幼升小,小升初的时候,很多家长都会对划片的学校存在疑惑,特别是幼升小的家长,孩子刚进入小学一年级,想要孩子就近入学,不想让孩子跑太远,但是明明自己小区隔壁就是一所重点小学,但是自己孩子却不能上。也有家长不满的是,明明当时买房的时候,说孩子可以上一路之隔的小学,但是当自己孩子到了入小学的年龄时,却被告知孩子被划片到了离家几公里外的一所普通小学。
更有家长气愤的是,自己买的新房子,当时就是奔着小区隔壁的重点小学买的,这个楼盘宣传的也是“重点小学就在家门口”,销售人员也说孩子可以上这所重点小学,但是当交房后,孩子报名时候,却被告知,这个小区没有划片到这所小学!
当时小区的业主们一共有三十多名适龄入学的孩子,他们联名到教育局说事,最后还是不了了之。
每年孩子就近入学都牵动着无数父母的心。
01、郑州一位爸爸因为孩子不能“就近入学”,竟然把教育局告上法庭
郑州的张先生因为7岁的儿子没能“就近入学”,而是被分到距离家里1300米的一所学校,他一怒之下把当地教育局告上了法庭!
原来张先生居住的小区600米远处,有一所外国语小学,和家里仅仅一个路口远,而距离1300米远处,有一所实验小学,但是他们小区却被划片到较远的这所实验小学,要经过四五条马路,至少横穿5次以上的红绿灯路口,老人每天这样接送孩子实在不安全!
张先生想不通的是,明明国家规定小学要就近入学,而孩子户口也在房子下面,却被划片到较远的小学!
所以,张先生对此十分气愤,他觉得这样非常不合理,同样都是公立小学,一个离家这么近,一个离家远不少,为什么自己小区就被划片到了较远的这所小学?
为了讨要一个说法,他从去年就开始奔波了,但是没有效果,最后一气之下,他把教育局告上了法庭,并且法庭受理了这个案子,而前段时间这个“升学案”在郑州成了一个热议的新闻。
张先生告当地教育局的理由是:《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适龄儿童在户籍所在地就近入学!
不过最终教育局的回应是:受各种因素影响,“就近入学”并非“最近入学”!
有时候还有城市区划问题,比如一条路,左边是一个区,右边是另一个区,你就眼睁睁地看着马路对面的学校没法上,只能跑两三公里外的学校。
02、关于孩子“就近入学”,看看家长们怎么说
很多人看了这则新闻后,纷纷发表意见,大部人赞同这个爸爸的做法,并表示自己家孩子有同样的遭遇,但是也有家长提出质疑。
有同样感受的家长表示:
家长A:这个挺正常,我家小区对面是二小,距离200米,但教育局划片区,把我家划进四小,距离4400米(4.4公里)!
家长B:叫谁都会生气,我们就是学校就在眼前,可是就是上不成,买房的时候说的是学区房,什么办法呢
家长C:我赞成这个爸爸的做法,我们家也是,明明路对面就是中州大道小学,去年还把小区划到了中州大道小学,今年不行了!把无明显小区划片到了几里远的柳林小学。
也有家长说,1300米不远啊,我们家孩子上小学四五公里远呢。不过针对此问题,有家长提出了质疑:说1300米不远的,基本上是没孩子上学的吧!路上的那几分钟可以让孩子多睡一小会儿的。
也有家长表示:这个家长知足吧,其实这两所学校都很近了,家长可能在乎的不是远近的问题,而是学校问题,他中意那所外国语学校,想把孩子送那里去就读。如果他中意远的那所,这样划分高兴还来不及。
03、面对孩子不能就近入学,家长应该提前了解
很多家长表示,一直以为孩子能就近入学,可是,到报名时候却被告知不能就近入学了,应该怎么办呢?
其实,对于孩子就近入学一直都是相对的,而且这种划片范围会根据周边小区的增加在不断地调整,只能说在一定时间内是稳定的,但是不排除正好碰到重新划片。
这就是有的家长说的,买房子时候孩子在上幼儿园, 当时说的这个小区划片到马路对面的小学,但是,到自己家孩子上小学时,划片却变化了,孩子被划片到离家较远的小学了。
04、说到孩子就近入学,不得不说到“学区房”
很多家长为了孩子的教育真是煞费苦心,为了让孩子能赢在起跑线上,很多家长会提前购买“学区房”,就是为了让孩子在义务教育阶段能够享受到好的教育资源。
而所谓的学区房,是不是孩子上学就真的有保证?
我们小区初中今年重新划片了,之前一直划片上的那所初中,是一个老学校是区重点,口碑和教学质量都比较好,所以很多家长购买这里的房子,就为了孩子能上这所初中。
但是今年在孩子小学报名时候,家长们发现,今年我们小区划片变了,竟然被划片到了附近新建楼盘和教育局合办的一所上海名校附属中学,虽然说这个学校牌子不错,在全国也有很多分校,但是毕竟是新学校,今年第一年招生。
更让家长们生气的是,到了8月中旬,这所中学还在赶工,最终在9月1日前完工,孩子立马开学,第一年初中一年级一共招生了2个班。
原来买的学区房,因为周边居住环境变化,被重新划片,但是大部分家长只能接受,因为这个变动太临时了。
05、结语
其实,从很多解读来看,所谓的“就近入学”,其实很多人认为就是离家最近的小学,而实际上,真正的“就近入学”并不代表“最近入学”。
所以,家长在孩子即将义务教育阶段时,尽量多方面了解,做好多方面准备,因为政策在不断变化,而家长能做的就是,做好孩子的家庭教育,用孩子的硬实力来应对新的变化。
【今日话题】:对于郑州张先生因为孩子不能“就近入学”,而把教育局告上法庭的行为,您支持吗?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