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康最美乡村】高贤乡高贤集,村名由来、姓氏族谱、民间传说……
村名由来西周时,姜子牙因辅佐周武王灭商有功,被封于齐,都于营丘。西周后期共和年间,齐厉公之子吕赤继位,是为齐文公。齐文公有二子,即长子脱,次子服,服被封为上卿。齐文公在位十二年病逝,太子脱继位,是为齐成公。服耳闻目睹了王族争夺王位的血腥残酷,不堪百姓流离失所、田地荒芜之惨状,为避免悲剧在自己身上重演,便决定辞官退隐民间。成公只好应允服的恳求,将高地(今河南禹县)封为他的食邑,封户千户,赐田万亩。服到封地后,与民同乐同劳动,当地老百姓尊称他为“公子高服”。高服在这里远离国都,乐得其所,天长日久,服就让人们称他为“公子高”,其孙奚,时为齐国重臣。齐襄公孙子无知谋杀了齐襄公后篡权为王。奚利用自己在宗室中的威望,联合其他大臣诛杀了无知和叛党,迎立公子小白即位,是为齐桓公。齐桓公论功行赏,封奚于卢邑,并赐他以祖父公子高的名为姓,高奚后代遂有高姓。高柴为高奚第十代孙。前521年,高柴生于齐国古柴城(今山东省新泰市楼德境内),小于孔子三十岁,身高不足五尺,相貌丑陋。少年时,其父早亡,母子二人相依为命。成人后,高柴投于孔子门下学习儒家知识。高柴博学多才,品行高洁,仁爱孝敬,进退有度,凡事善始善终,识大体顾大局,深受孔子好评,后来成为孔子三千弟子中七十二贤之一,曾先后担任鲁国、卫国(今河南省濮阳)大夫,秉公执法,清正廉洁,主管的司法案件多次受到君臣的称赞。官至卫国副丞相。尤其是仁孝方面,高柴更是受人称颂。高柴的母亲死后,他守墓三年,哭了三年,从来没有笑过。前480年,卫国内乱,高柴师兄子路正在卫国大夫孔悝家做家臣,高柴劝其一块逃走。子路不从,终为内乱所杀,高柴逃奔到了鲁国。孔子听到子路被杀的噩耗,大哭不止。由于悲伤过度,不久孔子也去世,这年高柴43岁。高柴为孔子守孝三年后,游学授徒于鲁国、楚国、陈国(今太康、商水、杞县一带),后在陈国北部梁乡(今太康县高贤乡)南台(今高贤集西聚台岗)之上设馆教学,择土定居,长期从事儒家思想的传播和教学。在当地大户侯善禹的资助下,高柴在此教书育人长达88年,学生遍布黄河流域及长江南北。高柴一直活到128岁,死后葬于今高贤乡宁庄村东。学生侯三畏捐地10亩,让高柴后代为其守墓。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学说被尊为正统思想之后,孔子门生备受尊崇。高柴,姓高,名柴,字子羔或季高,为孔子七十二贤之一,东汉时,高柴开始被文人骚客于春秋二季祭祀,唐朝时被封为共伯,宋朝时被封为共城侯并从祀孔子。高柴以128岁的高寿而逝被称为“寿圣儒贤”。为了缅怀这个德高望重的高贤,唐朝修盖一大寺院“寿圣寺”,明朝建有大小双塔“寿圣寺塔”。可惜,寺院毁于历代战火,小寿圣寺塔也于1858年为防捻军经过,被太康知县下令扒掉修筑高贤寨四门了。高贤集本不叫高贤,原称梁乡、高柴集、双塔集,每年春秋大祭,周围高氏族人和文人雅士,前往祭祀的很多,慢慢成集。清朝1858年间扒掉小塔后,后人为纪念高柴,遂将此集更名为高贤集。可以说,高贤是受儒家文化滋养2500多年的文化重镇。行政沿革据“高柴于前481年卫乱,弃相避乱于阳夏梁乡”所载,高贤春秋战国时期叫梁乡。前481年至前393年,高柴在此地办塾馆教书长达88年,死后葬于高贤乡宁庄村东。高柴忠厚纯正,深守孝道,为官清廉,政绩卓著,且悉心传播儒学经典,被誉为“寿圣儒贤,忠孝双全”,深受群众赞扬。为纪念寿圣高柴,在其死后,梁乡便改叫高柴。细酌之,应是战国时代。直至明正德十三年(1518)所建寿圣寺塔上石刻仍为高柴集。《明故武生刘三略妻张氏死节墓志铭》中撰有“刘子生于嘉靖十六年(1537)七月十八日,死于万历元年(1573年)八月二十七日,享年37岁。节妇生于嘉靖十七年三月二十七日,死于万历元年八月三十日,享年36岁。卜以是年九月二十九日夫妇合葬于高贤东门之外”。据此,明万历元年就明确记载叫高贤直到现在。梁乡的更名,是为纪念高柴,勒石明万历由高柴改叫高贤,也是由寿圣儒贤所得。两千多年来,高贤这一古老村庄,永远传颂着高子羔的功德。一直到民国时期,高贤就是交通重镇。建国初期,作为乡级归属于太康县,经历了民国中原军阀混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大跃进、“文化大革命”,人口并没有明显增长,时至今日,全集人口没有超万人。建国以前,高贤集称为太康四区,1946年区政府所在地在现在高贤北街小学南100米、高贤南北大街西100米、过去的老关爷庙内(老关爷庙占地2亩,东北角是大殿,有东西廊房三间,大门朝南),1949年区政府搬迁到周家大院(高贤乡老乡政府所在地),时任区长是高贤沟张庄村的张玉星、政委李万杰,当时清集、芝麻洼、龙曲的一部分和高贤归四区管辖。1955年称初级社(比自然村小,比村民组大),1957年转为高级社(面积较大),当时叫红星高级社,包括现在的高贤集、刘寺岗、肖庄、张寨、刘庄,在侯村办公,社长江孝贤。1958年太康四区改为高贤人民公社,高贤、芝麻洼、清集、龙曲分开,高贤公社第一任公社书记是魏芝杰;1958年到1959年上半年,红星高级社又分高西、高南、肖庄、刘寺岗四个小高级社,1959年下半年这4个小高级社又合并称为红星高级社,办公地点在江坑南沿,原江岗面粉厂处,社长江孝贤;1960年又变为高贤作业站,辖现在的高南、高西、高东、张寨、南村岗、刘寺岗、肖庄,站长是江孝贤,村干部20多人;1961年又变为小公社(小乡),比作业站大,历时1年;1962年小公社又分为大队,高贤集分为高南大队(包括高南、张寨)和高北大队(包括高西、高东);1978年改公社为乡,高南分为高南、张寨两个大队,高北大队又分为高西、高东两个大队;1980年大队改为行政村,高贤集划分为3个行政村,即高南行政村、高西行政村、高东行政村,高南行政村辖江岗、周村2个自然村,高西行政村辖徐村、胡场、北街3个自然村,高东行政村辖高东、北孟庄、宁庄3个自然村。姓氏族谱高贤集现有周、袁、张、刘、王、马、江、宋、冯、郭、徐、胡、孟、万、邵、牛、李、关、祝、侯、陈、代、谢、蒋、尤、程、庞、蔺、孙、崔、屈、陶、汪、雷、宁、聂等36姓个姓氏(在以下章节有详细叙述),耕地面积5486亩,6760人。下图是高贤集几大姓姓氏族谱封面等有关内容:http://imgcdn.wxeditor.com/Uploads/201711/306730/5a0d109917d7b.png!yeadwx江岗《江氏族谱》封面http://imgcdn.wxeditor.com/Uploads/201711/306730/5a0d10983311c.png!yeadwx《杞县江陵修醴陵侯江淹祠碑记》http://imgcdn.wxeditor.com/Uploads/201711/306730/5a0d113c4da67.png!yeadwx《江氏族谱》之续谱前言http://imgcdn.wxeditor.com/Uploads/201711/306730/5a0d113c39ed5.png!yeadwx周村《周氏族谱》封面(正)http://imgcdn.wxeditor.com/Uploads/201711/306730/5a0d11b82a83b.png!yeadwx周氏族徽(图腾)http://imgcdn.wxeditor.com/Uploads/201711/306730/5a0d11cbcdff4.png!yeadwx周村《周氏族谱》封面(背) http://imgcdn.wxeditor.com/Uploads/201711/306730/5a0d1241ea4b9.png!yeadwx
周村《周氏坟茔解说》http://imgcdn.wxeditor.com/Uploads/201711/306730/5a0d12547a523.png!yeadwx
朱口周氏祠堂《念恩堂》http://imgcdn.wxeditor.com/Uploads/201711/306730/5a0d12cc96984.png!yeadwx
侯村《侯氏族谱》封面http://imgcdn.wxeditor.com/Uploads/201711/306730/5a0d12e624a82.png!yeadwx
侯姓探源http://imgcdn.wxeditor.com/Uploads/201711/306730/5a0d134ad1647.png!yeadwx
侯氏谱序http://imgcdn.wxeditor.com/Uploads/201711/306730/5a0d1376872d8.png!yeadwx
侯氏家族分布图http://imgcdn.wxeditor.com/Uploads/201711/306730/5a0d13c14fe0d.png!yeadwx
徐村《徐氏家谱》封面http://imgcdn.wxeditor.com/Uploads/201711/306730/5a0d141939395.png!yeadwx
江岗《宋氏家谱》封面http://imgcdn.wxeditor.com/Uploads/201711/306730/5a0d149a9da85.png!yeadwx
江岗《王氏家谱》封面http://imgcdn.wxeditor.com/Uploads/201711/306730/5a0d14a9a2b8e.png!yeadwx
胡场《胡氏族谱》封面http://imgcdn.wxeditor.com/Uploads/201711/306730/5a0d14d83ed7e.png!yeadwx
左图为胡氏图腾。图腾是古代氏族的族徽。胡姓是盘古氏以葫芦为图腾的族称。其图腾由古和月组成。胡像一个:“葫芦”,“古”是在泰坛(用土筑的高台)之上立天竿(即扶桑。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树,用来观测太阳的高度,以此来测定历法)“十”,也就是后来的天干“甲”。这种观测天文历法的方法被共工氏、句芒(goumang,伏羲的后裔,古代传说中主木之官)氏继承。“月”即月亮月亮。“胡”即观测日月运行。
江孝贞、宋家勋、胡良坤、侯家强讲述;
周化宇撰稿
http://pic.app.tkwapp.cn/static/gifts/01.png送出比心x1 有人知道徐氏辈分字辈是什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