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最真是晚晴[周口晚报]
一天晚饭后,住在对门的刘叔来串门。家人连忙从沙发上站起来,请他坐下。当年,他与我父亲是同事,比我父亲年轻几岁。那时,我父亲还健在,经常告诉我他们是兄弟,要我尊敬他,从此我视刘叔、刘婶如父母一般。往常,每当刘叔来串门,刘婶也会跟来。30多年前,刘叔在学校当老师,给学生上体育课,粗声大嗓的,对学生很严格。退休后,他又把脾气带回了家。刘婶曾经说,她年轻的时候就很怕他。
两位老人是包办婚姻,刘婶曾毫不避讳地向我们追溯50年前他逃婚的经过:他一走就是两三年不回家,后来有了孩子,也是她一个人拉扯着孩子。
现在,日子一年年好过了,两人性格也磨合了许多。谁知命运多舛,前年春天的一个下午,刘婶突然患病,家人急忙把她送进医院抢救,病好了,刘婶的手脚却不听使唤了,在医院卧床治疗足有半年。在那些日子里,我工作忙,偶尔闲下来也只能到他们家里看看,但帮不上什么忙。后来,我又看望过老人几次,刘婶的腿脚还没有站起来的力气,吃喝拉撒都得刘叔伺候,而刘叔也一再叮嘱我们不用时常探望。
我以为时间长了,刘叔准会腻烦的。然而,去年夏天的一次探望,令我大为感动。只见刘叔坐在刘婶的对面,把手指伸向她的手边,等她慢慢握住后,再轻轻地抽出来。为了锻炼刘婶的腿部肌肉,他扶着刘婶陀螺一般在房间里走动,手扶累了,就坐下来,用两腿夹住婶的一条腿,反复屈伸。
枯燥无味的康复活动,每天要做几百次,直到老人累得大汗淋漓。这样,刘婶的手得到伸、拉、握的锻炼,腿脚的活动能力也慢慢恢复了。我终于明白,刘叔为什么不让我们频频探望,原来是怕打扰老人做康复锻炼啊。望着两位老人汗津津的脸庞,感动的泪水湿润了我的眼角。
现在,刘婶的身体已经恢复得差不多了,能一个人在房间里走动。我想,等到夏天,刘婶就能够和以前一样,扶着楼梯到楼前的树下乘凉了。
人间最真是晚晴。我相信,当岁月走过,两位老人回首往事,这所有的细节,将会弥补生命中最失落的岁月。 一日夫妻百日恩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