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工作人员“不务正业” 是“无事”生出来的“非”
本帖最后由 随波逐流 于 2013-8-29 06:19 编辑【近日,蚌埠市效能办通报8月份明察暗访情况,11家单位工作人员工作时存在玩游戏、看股票、逛淘宝等现象。蚌埠市效能办向这些单位下发了整改通知书,并对相关人员追责。据悉,今年以来蚌埠市共40多名机关单位工作人员被问责。 ——8月27日《淮河晚报》】
这11家机关单位工作人员上班期间的“不务正业”,与几天前被媒体曝光的安徽长丰县义井乡政府奖励“按时上班”,所暴露出的问题其实是一样的:人浮于事、内部管理混乱和行政效率低下。只不过前者表现为迟到早退,后者表现为玩游戏、看股票、逛淘宝等。实质都是上班时间不在状态。
在我看来,“奖励按时上班”和暗访“不务正业”,效果是有的,但还只停留于治标。因为,迫使机关工作人员“在状态”,不是简单地把那些“不务正业”的工作人员拎出来曝个光就能解决的问题。
再说,有的单位你根本无法暗访到,即使已经被暗访过的,也会吸取教训,防止再次被暗访到。这本身就形成了一个暗访不能公平分配问题。一部分玩得安全的人,总也不会被暗访到。因此,机关工作人员“不务正业”,是“无事”生出来的“非”,暗访无济于事。
“迟到早退”、“不务正业”,原因要么本来事情就不多,一周内一两天就把事办妥帖了,要么是我的事情他干了。
在不少单位,一部分人的迟到早退、消极怠工,总是对应着另一部分人的早来晚归、任劳任怨。多劳、少劳,盛到碗里的饭都是一样多,必然导致能干的尽管干,能混的尽管混。
这也必然让一部分人因为闲得慌,而迟到早退、玩游戏、看股票、逛淘宝,否则不是很“无聊”吗?因此,单位工作的整体效率低下,则不可避免。
靠奖励“按时上班”和曝光“不务正义”,只是管用于一时的治标。只有因事设岗,而不是因人设岗,才能不养闲人;只有分工协作,而不是一味提倡能者多劳,才能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手上有任务,也才能“没有时间玩”。同时,应强调工作纪律并严格执行,以解决相对闲时的“敢玩”。这才是治本之策。——印荣生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