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波逐流 发表于 2013-8-21 21:13:37

“苍蝇”猛于虎,也可能变成虎

      【中国社科院和上海交通大学 联合发布2013舆情蓝皮书《中国社会舆情与危机管理报告(2013)》指出,“打老虎”和“拍苍蝇”成为反腐领域的形象比喻。比起“老虎”,“苍蝇”数量大,传播病菌范围广,其危害面更广、更深。——8月20日《京华时报》】
       说“拍苍蝇”相对比较容易,我看未必。相对于刘志军、刘铁男那样的高官,基层的“苍蝇”其级别当然低得多,然而,在基层,这些人却可能是土皇帝,一手遮天。能够“拍”倒他们的,只能是更高的权力,而如果上级监管不作为,或有意包庇,“拍苍蝇”也就不会有太好的效果。
      
       随着中央巡视组这一轮巡视,一些“老虎”被打中,公众看到了中央反腐的决心,也显示了巡视制度的力度。然而谁来“打苍蝇”?这个问题公众更为关切,同时由于“苍蝇”直接面向基层、面向人民群众,数量大、传播病菌范围广,那么只有“打苍蝇”的力度更大,才更能取信于民。蓝皮书认为“贵在坚持”,指的是谁来“坚持”。国家高层“打苍蝇”鞭长莫及,群众“打苍蝇”的话,“苍蝇”有可能变成“老虎”——吃人。


      河南民警摔婴被“捂盖子”,再次见证了地方监管生态之恶劣。而欲冲破地方权力藩篱,必须为社会横向监督、异体监督提供可行的路径。唯有如此才可能有效破解地方自我监督及体制内互不监督的瓶颈问题。——马涤明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苍蝇”猛于虎,也可能变成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