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开 发表于 2013-6-25 15:42:26

函谷关一日游


                  函谷关

    函谷关是中国历史上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这里曾是战马嘶鸣的古战场,素有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这里又是我国古代思想家 哲学家老子著述五千言《道德经》的地方。千百年来,众多海内外道家、道教人士都到这里朝圣祭祖。
   
   函谷关位于河南省灵宝市北15公里处的王垛村,距三门峡区约75公里,地处“长安古道”,紧靠黄河岸边。因关在峡谷中,深险如函而得名。 历史考察有两处遗址:古关为战国秦置,在今境。因其路在谷中,深险如函,故名; 汉 元鼎 三年移至今 河南新安县境,去故关三百里。

    函谷关最早记载在春秋战国时代由秦国所建,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是我国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因在谷中,深险如函而得名。”
   关隘地处深险谷地,地势险要,窄处只能容一辆马车通行,所谓“车不方轨,马不并辔”。而且由于这段黄河流域丘峦起伏,有中条山、崤山等阻断,函关谷底成为附近地区唯一东西向平坦的通道,是古时一重要军事要地,是东去洛阳,西达长安的咽喉,素有“天开函谷壮关中,万谷惊尘向北空”、“双峰高耸大河旁,自古函谷一战场”之说,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周慎靓王三年,楚怀王举六国之师伐秦,秦依函谷天险,使六**队“伏尸百万,流血漂橹”。秦始皇六年,楚、赵、卫等五**队犯秦,“至函谷,皆败走”。“刘邦守关拒项羽”,“安史之乱”的唐军与叛军的“桃林大战”,1944年中**队与日本侵略军的“函谷关大战”,都是在这里进行的。
    函谷关是古代中原腹地与西北地区文化、经济交流的咽喉要道。围绕着这座重关名城流传有“紫气东来”、“老子过关”、“鸡鸣狗盗”、“公孙白马”、“唐玄宗改元”等历史故事和传说,唐太宗、唐玄宗 司马迁 李白 杜甫 白居易 司马光等历史名人志士临关吟诗作赋,流传至今的有100余篇。
    函谷关是国家AAAA旅游区,位于豫陜晋三省交界、河南省西大门灵宝市境内,辖区面积16.5平方公里,主要景点有太初宫、道圣宫、道家养生园、藏经楼、瞻紫楼、鸡鸣台、碑林、蜡像馆、博物馆、关楼、函关古道等20余处。



小开 发表于 2013-6-25 15:46:44


   







小开 发表于 2013-6-25 15:57:42


    看惯了南方的山山水水,再看家乡的旅游景区,总感觉有什么不对劲。后来我想明白了,南方的山水几乎都是纯自然的,很少有人工雕琢的成分,所以看起来总是特别的美!
    而家乡的旅游区大部分都是靠人工加工出来的,因为不自然,所以看起来才会那么的别扭!函谷关也不例外,处处都可以见到人工加工的痕迹,让游客感觉无景可拍。心头忍不住一阵失落!











小开 发表于 2013-6-25 16:20:07











小崔 发表于 2013-6-25 17:06:07

;P;P;P

小开 发表于 2013-6-25 17:15:21

小崔 发表于 2013-6-25 17:0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cxun39.net笑啥?

小开 发表于 2013-6-25 17:17:03










                           老子







爱已欠费 发表于 2013-6-25 17:34:09

cxun12.net

小开 发表于 2013-6-25 17:53:21

爱已欠费 发表于 2013-6-25 17:3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cxun82.net













小开 发表于 2013-6-25 18:12:46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过分的爱就必定要付出更多的代价;过于积敛财富,必定会遭致更为惨重的损失.所以说,懂得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遇到危险;这样才可以保持长久的平安.


                  知和曰常 知常曰明
   知道“和”才能“常”,“和”=“和谐、随和、柔和。。”,“常”=“平常、及平常心是道。。”;知道“常”了,才算是“明”,“明”=“明白、明了、明是非,正知正见”


                     天之道利而不害

   真实可信的话不漂亮,漂亮的话不真实。善良的人不巧说,巧说的人不善良。真正有知识的人不卖弄,卖弄自己懂得多的人不是真有知识。圣人是不存占有之心的,而是尽力照顾别人,他自己也更为充足;他尽力给予别人,自己反而更丰富。自然的规律是让万事万物都得到好处,而不伤害它们。圣人的行为准则是,做什么事都不跟别人争夺。











小开 发表于 2013-6-25 19:03:49


      一个人如何避免成为金钱财富的俘虏?老子认为,应该“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就是要保持平凡,坚持朴实;减少私念,克制欲望。庄子也认为“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也”。在物欲横流、灯红酒绿的大千世界,如果不能保持一种平凡朴实的心态,其思想和精神世界就容易在欲望的驱使下偏离正轨。寥寥数语,道出了欲望与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乃至与其人生观的关系。




    《道德经》言: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我爸是李刚”就是典型的“富贵而骄,自遗其咎”。俗话说富不过三代,给后代留下财富的同时,还要教给其守财的本事。但“未曾清贫难成人,不经打击老天真”。有钱有势的家长往往恰恰借助权势给孩子造就一条坦途,有几个父母能狠下心来让孩子经受锻炼和磨难。但是经受锻炼和磨难恰恰是一个普通的孩子、一个正常的人应该经历的成长道路。我们应该学一学老鹰,让小鹰自己学一学飞翔的能力,因为毕竟小鹰的一双翅膀是应该它自己长成的,任谁也代替不了。孩子的能力就是小鹰的翅膀,需要它自己练。    作为我们成年人,“富贵而骄,自遗其咎”的也不在少数。为什么越是伟大的人越谦和?伟大的人都是在广阔的实践中历练出来的,是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学习积累的。正因如此,他们才会因着自己眼界的开阔,发现自己还有太多的未知;也因其成功的道路上有着太多人的帮助,才会充满一颗感恩的心。一个人没有众人的帮助是很难成功的,哪怕是电影中常见的深入敌营的孤胆英雄,在他的外围也有众多同志的牺牲,甚至可以说他更需要同志们提供情报、内线等各方面的帮助。       古人云:“一家富贵千家怨,半世功名百世愆 ”。一个人拥有富贵,难免会引起一些人的嫉妒,一个人要建立功名,难免会得罪一些人,招来一些人的怨恨,身处一群嫉妒者和怨恨者之中,就更要谦虚小心。弱到让人瞧不起当然不行,强到让人看不惯更不行,需知和光同尘,韬光养晦。俗话说,不在秃子面前说和尚,别在失意者面前谈论你的得意。“富贵不还乡,如衣锦夜行。”有时贫穷的人有仇富心理,失意的人有怨恨心理,有的人会用各种方式泄愤。      不炫富,不炫才,需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炫富炫才恰恰是露怯,如井底之蛙。



    一个在自己毫无把握的前提下对他人之求轻易许诺的人,必定是很少坚守信用的人。在事先把所有问题都看得很容易,在实际运作时必然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当你遇到困难时才发现并不是当初想像的那么容易,于是你无力践诺,这是造成“寡信”的原因。一旦失信于人,就很难再得到众人的帮助,得不到众人的帮助,困难就越积越多。所以,“多难”者必是自己“寡信”的结果。









小开 发表于 2013-6-25 19:51:21













随波逐流 发表于 2013-6-25 20:30:35











小开 发表于 2013-6-25 20:46:54











小开 发表于 2013-6-26 10:02:42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函谷关一日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