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暮气沉沉”是国之幸事
80后“暮气沉沉”是国之幸事 南面北顾
80后压力很大?
几天前在法院回律所路上,看微信打发时间。一则新闻标题引起我的兴趣:《人民日报:80后集体暮气沉沉感觉不会再爱了》。我先不点击,闭眼猜想文章的结构:第一部分现象描写,第二部分分析原因,第三部分该是举例说明,最后几段肯定是戴高帽、树态度、表决心了。一看原文,几乎全中!我不从事风水算命业真是浪费! 80后有点暮气很正常。按生命年龄来说,80后现在到了承担责任的年龄,考虑得多了自然心理压力大(我就曾对女友说:我娶了你,也“娶”了你父母,我要对你负责,也要对你父母负责。说后我仔细回想,伟得太大了,把自己都感动了。但也压力山大),压力一大难免静一些、严肃一些、偶尔还会抑郁一些。这是正常现象,也是每个人必经的人生阶段。人所处的人生阶段不同,特性也不同,就好比你不能把一个人的少年时代单拎出来说:看,Y这货就是一傻逼! 往大了说,这也是国家之福。想想看,一个国家30岁前后的年轻人如果有由头有借口像打了鸡血一样,天天跑街头,群情昂扬,攘臂瞋目,那还不得乱死!又不是民国! 说80后压力很大,太假了。请问:哪一个时代30岁前后的年轻人压力不大?再说了,别说80后,60后难道压力不大?压抑了多少年,终于混了一官半职吃喝嫖赌都不怕还是合法化,网络来了,没准哪天就上传艳照或“表哥”照,前途全完了;狗日的社会太不靠谱太没安全感了:商人行贿送钱送女人的没有道德居然还搞“偷拍”!做情人的没有职业道德给封口费了居然还向纪委检举!好不容易安心钻研文学业务写几本性爱日志自娱自乐童叟无欺不知是哪个政敌还是黑客给传网上了!做生意的不行贿不搞潜规则没背景的就心里发慌!60后啊,多权势多闹腾多高危的一代!70后压力不大?上面有人卡着下面80后突突地冒上来,威胁老大了!房子是按揭的;车子是只保交强险的;业是失不起的;老板是得罪不起的;老婆是更换不起的;孩子是早恋的,更窝心的是我这孩子还是女娃,男娃多好反正又不吃亏!70后,举头四顾心茫然。 90后压力也很大嘛,天天被人骂脑残!你们太没有人性了,骂人家脑残,保不齐哪天人家真骂脑残了你们负责啊!?可爱天真的一代你们居然骂脑残,这证明骂他们的人全是脑残! 所以呢,80后就不要矫情了,什么信仰缺失啊 精神迷茫啊 经济拮据啊 前途无望啊 目标丧失啊 女人被60后抢啊 房子被70后抢啊 钞票被90后抢啊等等等,没能力就承认,好好努力吧。牢骚抱怨发多了,很讨人厌。你们80后又不是集体残废,就算是残废也应该身残志坚呐!再说了,你上面的人总是会死的,只要你活得够长,轮都会轮到你,养好身子慢慢等着。 领导的话你也信? 令人无语的,是说80后集体暮气沉沉的文章出自官方报纸《人民日报》。领导们说,年轻人要有朝气和锐气,敢想敢干,直抒胸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嘛,大家都说说。你信吗?你相信权力会讲诚信?儿欲著吾等炉火上耶!你就不怕此乃引蛇出洞?很可能会秋后算账,一不小心就炮灰了。借用星爷《武状元苏乞儿》中的一句台词:我可猴精着呢! 人与人之间缺少信任,内心缺乏安全感,看社会哪里都是黑暗的,这是天将降大任于80后也,先苦其心志。另一方面,也说明80后心态逐渐成熟了。不过,地球真邪恶,可惜火星又去不了。 如何克服暮气? 年初,律所恳谈会的主题是职业规划。刚开始大伙兴致勃勃,兴冲冲跑到某风景区大酒店会议室坐下来顺便聊聊人生和理想。终于开会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才发现大家都没有职业规划。人人都知道职业规划重要,但偏偏人人都没有规划,为什么?职业规划缺失的背后,是人生目标和理想的缺失,也是社会规则的无序混乱,从此人人激情不再。 说得有点大了。对于克服生活中的暮气,鸡有鸡道鸭有鸭道。我有两点切身体会,斗胆献丑,供诸君参考。事先说明,你练走火入魔了不要怪我。 一、通过体育运动来唤醒激情、寻找自信。 一个人变得有暮气,原因是各种各样的。这个世界上总有无数的理由让你变得心事重重兼暮气沉沉。好在我有一个发现:通过体育运动改变人的身体状态,可极大地改善人的精神状态。 刚开始我没有意识到。直到有一天,我怀疑我病了:为什么每当感觉人累心累,我总会想出去动动?尤其是踢足球。每次踢完精神饱满,神清气爽!后来我想,可能是体育运动以最原始最直接的方式,通过刺激人的肉体和身体对抗,释放压力的同时,也激发了你的野性,让你重新找回激情。 从此,我经常拉律所年轻的同事去运动。作为过来人,我知道他们现在所处的尴尬境地。上次就拉同事兼师弟潘超超律师去打篮球,即使他穿着皮鞋。 我曾对一位已离职的女同事说:你五官长得很好,跟我去健身房吧,瘦下去,你会感激我一生的!她就是不去,屡次规劝无果。我劝她是事出有因的。很多人不信,我体重最巅峰时158斤。后来收敛了点减至145斤。再后来,糊里糊涂在律所马路对面的形动健身俱乐部找了个私人教练,一度减至119斤。有一天照镜子,发现情况不对。个子原本就谦虚,现在身体肥肉是减下去了,可脑袋依旧硕大,就像一根豆芽菜,且整体看变小只了。怕影响律师形象和业务收费,本人又增肥了七八斤!这贱的!从此,健身成了我的生活习惯。看着一位位年纪相近的同学或朋友逐渐发福,从帅小伙变成了大腹便便的大叔,本人却开始容光焕发、体型标准,那是多么开心的一件事。要知道,我从小到大一直是肥仔!玩的就是持久战!某女同事无意中看了我大学时的照片,感叹说:大师兄,你这是逆天啊! 二、确立一个目标,集中精力走下去 律所同事老Z,我们都很佩服他。因为他是律所年轻律师中,较早确立了专业发展方向的同事,每天都精神饱满,中气十足。 有一天,我跟他停车在瓯江旁,谈了很多。他说:温治,你想想看,如果一个人有了目标,看到自己的金矿银矿就在前面,你说说看,他怎么会不努力?他怎么会没有激情呢? 很多人丧失激情,无所适从,就是因为目标感缺失。最近,通过长期反复思索,我初步确立了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尝试着集中精力走下去。确实,整个人精神积极多了。 压力就是动力。老Z说过一句让我感动的话:李大,我现在想得更多的是怎么挣几个钱,给我女儿花花!. 当然了,如果你问我:怎么确立人生或职业目标?我只能说:你去问上帝!
人民日报:80后集体暮气沉沉 感觉不会再爱了 原标题:莫让青春染暮气(青年观) 似乎在一夜之间,80后一代集体变“老”了。先是怀旧。他们唱着“老男孩”,感叹消逝在记忆里穿着海魂衫皮凉鞋的夏天,怀念看过的连环画,还有那些年一起追过的女孩。再是叹老。一群在父母看来还是小孩的80后,在比自己更小的小孩面前大叹“老了”“心好累,感觉不会再爱了”…… 是什么,让本该朝气蓬勃的年轻一代变得暮气沉沉? 不可否认,那些看似“矫情”的吐槽,背后有着一言难尽的青春滋味。和父辈们相比,青年一代有着无可比拟的生活条件和成长环境,但时代也制造了新形式的磨练。成长于改革开放年代,他们的童年拥有动画片和汽水,也有做不完的作业;他们比父辈拥有更加宽广的人生选择,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他们栖身上一代人从未经历过的网络时代和工业文明,也品尝着城市化带给个体的无助和压力;他们踏入了一个有着空前流动性的社会,也遭遇着精神上的迷茫和认同感的缺失…… 对身处这样一个变革时代的年轻人而言,生活就像一部不断加速的跑步机。它一方面代表了某种值得追求的生活品质,另一方面也意味着不提速就要被甩下来。更令人担心的是,你跑了半天,却不知道目的地在何方,不断地奔跑,换来的只是显示屏上一连串的数字。在这样的处境中,不管是怀旧还是叹老,表达的都是一种面对压力时,对记忆中美好过去的乡愁。 如果说“叹老”只是情绪的释放和吐槽,那么精神上的“早衰”就值得警惕了。“早衰”的年轻人,有时会显得和“成熟”很像,举手投足都无比正确,接人待物都恰如其分,说话谈吐都深思熟虑。但总让人觉得少了点什么。 少了点什么呢?想来想去,原来是少了年轻人的朝气和锐气。年轻人不应该是敢想敢干吗,不应该是直抒胸臆吗,不应该是敢为风气先吗,为什么眼前的这个年轻人像是从少年直接迈入了中年?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在回忆一战前太平时代的欧洲时,曾经描写过一个颇堪玩味的现象:刚从医学院毕业的年轻医生都已蓄起大胡须戴上金丝边眼镜,而他们之所以这样做,仅仅是为了给患者留下“有经验”的印象。年轻,成为发展的障碍,年老却成了有利条件。 对年轻人的不信任遍及了当时所有的社会阶层,人们完全忘记了莫扎特和舒伯特都是在30多岁时就完成了奠定自己一生荣誉的作品。一股沉沉的暮气,笼罩在当时的社会之上。年轻人的扮老和早衰,无非是这一社会活力渐趋迟暮的表现。 年轻人有朝气,社会就有朝气;年轻人有光明的前途可奔,社会的未来就一片大好。扫除笼罩在社会上、徘徊在青年人心头的暮气,需要社会对他们敞开更多的机会之门,提供更公平的竞争环境,更广阔的上升空间。正如(**)同志所说,“为青年驰骋思想打开更浩瀚的天空,为青年实践创新搭建更广阔的舞台,为青年塑造人生提供更丰富的机会,为青年建功立业创造更有利的条件。”让年轻成为资本而不是不足,让锐意进取、活力四射的青年精神成为社会风尚。 “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青年在时代的召唤前应当奋起,更有担当和责任感。当代青年的父辈和兄长们,已经率先垂范,用枕戈待旦的奋斗精神,换来了令世界惊叹的中国奇迹。时代转轮的指针已经落在当代青年人的身上,国家的命运也是青年的命运,担负起这一使命,青年人责无旁贷。 (人民日报)
:L人民日报现在没事也整天编排70、80、90玩吗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