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康网讯科技 发表于 2013-2-13 09:51:53

到锦绣中华民俗村过地道中国年

又是一年春节到,锦绣中华民俗村里弥漫着热闹喜庆的气氛,闸口贴上新春联,檐下是新挂的春节灯笼,印象中国街上不时有身着小红袄的孩子追逐嬉戏,老北京四合院门上挂着新画的桃符。正应了宋代诗人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总之大老远就能感觉到过年的热闹劲儿,在深圳这样一个年味淡漠的国际大都市里,分外让人留恋。
忙年
http://i.weather.com.cn/images/cn/trip/2013/02/01/D95794C35B120DD56F1708C8221DD63C.jpg人们往往把除夕和大年初一两天当成春节,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地地道道的中国春节,分为忙年、过年、送年三个阶段,从腊月初八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
每年的农历十二月初八,锦绣中华民俗村里都会举行盛大的腊八节庆祝活动,人们喝完腊八粥,才算正式进入春节。
腊八,即农历十二月初八,源于远古神农氏时代的岁终“腊祭”,本意是“索鬼神而祭祀”、“合聚万物而索享之”。民间也将腊八视作春节的开始,并且有“不喝腊八粥不算过年”的说法,但腊八粥的习俗在广东地区很少见。
今年的腊八节,民俗村一大早就熬上了腊八粥,游客们循香而来,图个新年彩头,也顺便尝个鲜。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既可口又营养,老人喝了增福添寿,年轻人喝了滋补养胃,孩子喝了嘴馋。
“忙年”顾名思义,就是忙着筹备过年。过了腊八,还有一大堆的事情要打点,光办年货就是个体力活,更不要说二十三、二十四扫尘祭灶了。据民俗村里的老人说,扫尘祭灶也是有说法的。
掌管人间灶头烟火的灶王爷本是天上的一颗星宿,被玉皇大帝贬到凡间,当上了“东厨司命”。它端坐在各家各户的厨灶中间,将凡间人们说的话做的事都记在各家的柱头和瓦檩之上,灰尘越厚就代表灶王爷记的“黑账”越多,每年腊月二十四回天庭“述职”,就要到一一汇报给玉皇大帝,说凡人的坏话。
为防灶王菩萨“记黑账”,人们便用竹枝作的扫把将屋内的扬尘全部清扫干净,并在灶头祭献上“糖瓜”,俗语说得好,“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爷要上天”,一来是“贿赂”菩萨,二来用黄米和麦芽糖熬制成的“糖瓜”粘性大,灶王爷吃了会粘住嘴,就是想说坏话也说不了。
民俗村老北京四合院的大爷说,他们小的时候就盼着二十三祭灶,糖瓜能不能粘住灶王爷的嘴没人知道,却能粘住孩子们的嘴,因为大人祭灶的糖瓜全被孩子们偷吃了,这才让人哭笑不得。这也勾起了游客们儿时过年的记忆,都哈哈大笑。

太康网讯科技 发表于 2013-2-13 09:52:12

过年
http://i.weather.com.cn/images/cn/trip/2013/02/01/505E6FD1EB4FC486C59D4BD3BFF8397F.jpg过了腊月二十四,年就“忙”得差不多了,人们要开始贴春联换桃符准备“过年”。民俗村里过年,除了除夕夜放鞭炮、吃团圆饭、守岁,还有绚丽的烟花晚会,这也是中国最传统的年俗,可以追溯到上古神话时代。
据说太古时期有一种叫“年”的怪兽,每到寒冬将尽新春快来之时,年兽四处作恶吃人,人们苦不堪言。长年累月和年兽斗智斗勇,人们发现年兽惧怕连续不断的声响,于是到年兽来时,便燃起篝火,投入竹子,竹节燃烧爆裂发出巨响,把年兽吓得落荒而逃。从此每年年兽出来肆虐,人们就用“爆竹”的方法吓跑年兽,人们杀猪宰羊,载歌载舞,慢慢形成了固定的节日——年。“爆竹”的习俗也得以沿袭下来,到后来发展为鞭炮和烟花。
今天大多数城市考虑到噪音和污染,都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在深圳也只有在指定的地方如锦绣中华民俗村才能燃放烟花,民俗村里盛大的烟花表演,陪伴着游客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绮丽的除夕夜,一个又一个热闹的春节假期。

太康网讯科技 发表于 2013-2-13 09:52:32

送年
http://i.weather.com.cn/images/cn/trip/2013/02/01/FB449BEF340703F01FD2E8BA543A3C01.jpg过了年守了岁,到了正月初一拜大年,也是“送年”的开始。
明朝著名学者袁宏道在《迎春歌》中写的好,“绕吹拍拍走烟尘,炫服靓装十万人。额罗鲜明扮彩胜,社歌缭绕簇芒神。假面胡头跳如虎,窄衫绣裤槌大鼓。金蟒纩身神鬼妆,白衣合掌观音舞”,描述便是正月里来是新春,“送年”赶庙会的热闹场景。
锦绣中华民俗村春节大庙会,是每年深圳最热门的迎春盛事,规模极大,所涉极广,又被誉为中国第一迎春庙会。大年初一点头香祈福;大年初四迎财神求好运;正月十五闹元宵,放花灯猜灯谜;还有迎春花会、花车巡游、民间绝活表演等,从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节目不断,年味十足,热闹非凡。
迎财神是正月里“送年”的传统,也是迎“新”的习俗,但民间供奉的财神并不统一,主要有三个。财神之一的赵公明据说守玄坛有功,被姜子牙封为财神,香火最盛;春秋时期的范蠡帮助越王打败吴国后改名陶朱公,,退隐经商发了大财,传说又拥有聚宝盆,因此被民间奉为财神;而三国时期的关羽被公认为最重义气,古人把“义”和“利”等同对待,为商人供奉的财神。今年大年初四,锦绣中华民俗村将会同时迎三位财神,看来财气不可限量啊!
春节辞旧岁迎新春,是中国延续了几千年来的节日传统,各种年俗活动已逐渐积淀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代代相传。然而尽管人们过年的心态、除旧迎新的愿望、大团圆的心理一如既往,传统的年俗和文化却渐渐在遗失,相比小时候,过年的年味确实越来越淡了。
幸而,锦绣中华民俗村还保存着完整的年俗,既让怀缅年味的老人和成年人有追忆的场所,也让从未体验过地道年味的青年人和孩子们有了体验的机会!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到锦绣中华民俗村过地道中国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