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控你没商量
网络,控你没商量
akiss
昨日,小妹来电说“家里小的玩手机,大的守电脑,怎么办呢?”切,埋怨了吧,谁叫她拿手机和ipad平板电脑作为孩子成绩优异的奖励?现在孩子玩“切西瓜”游戏,她成“愤怒的小鸟”了吧!一个同事也说儿子大学放假回来,不是低头看手机就是抬头盯电脑,几乎没怎么好好听她说话。是呀,“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相信读到这句网上广为流传的话,很多人会心有同感。即使和朋友聚会时,也频频玩手机,一起吃个饭却要不时刷微博,这几乎成为很多“潮人”的习惯。有媒体曾报道,国庆期间有个爷爷面对儿孙在家庭聚会忙着玩手机时,发怒地吼道:“你们去和手机过吧!”现在很多人每天就是在和手机、电脑过日子。不愿意和朋友面对面聊天,宁愿捧着手机聊QQ聊微信;不愿意和父母话家长里短,宁愿守着电脑煲电视剧;不愿意和纸质书亲密接触,宁愿揉着眼睛看电子书。
甚至,有人痛心疾首地呐喊:电脑,我恨你!原因是电脑绑架了很多人的正常生活,明明面对的是一个活人,眼睛却离不开电脑屏幕。据腾讯女性微博发起的一个关于男人睡前行为的话题,有80%的回复是男人与电脑睡前 “难舍难分”。可见,网络俨然成为了两性生活中隐形的“小三”。而更多的人,则是手机不离手,即便是上趟厕所,也要掏出手机,发条微博,关注一下最新的世界资讯,唯恐与世界脱轨了。的确,网络是一个与世界联通的窗口,我们已经进入了网络时代。手机和电脑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必需品。但是,当它们让我们享受了前所未有的便捷时,不也同时绑架了我们的生活吗?生活无处不网络,网络,控你没商量!“有时只是放在房间里充电,但时不时地,还是会感觉到震动。难得休息,也会保持‘随时在线’的状态。说得夸张点,手机不在,就有种‘被抛弃’的感觉。哪怕一个人的时候,有了‘连接世界’的这根线,心里也踏实点。”瞧瞧,这样的“网络控”已经见怪不怪了。
如今,手机已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人甚至将手机称为现代人的“体外器官”。随着网络信息的发展,多亏了智能手机,让我们可以不受时间场所限制,随时随地上网查找资讯,与亲朋好友保持联络。可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手机依赖症”——朋友聚会时玩手机,单位开会时玩手机,搭车时玩手机,走路时玩手机,甚至好不容易出游欣赏风景时还不忘拿手机玩微博直播。
的确,和以看电视为主要娱乐方式的过去相比,智能手机、平板电脑风行的今天,我们的娱乐生活的确丰富许多。看视频、聊QQ、刷微博、上微信,这些网络时代的交际、娱乐方式,一下子缩短了交流的地域距离,减少了信息传播的时间,为我们提供各式各样的新闻,填补空白无聊的时间,甚至成全了很多人成为信息发布者的梦想。不可否认,看电子书、刷微博、玩游戏、购物……智能手机层出不穷的新功能,让人们和它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但同时也埋下隐患,一不小心就会被手机奴役,患上“手机依赖症”。
所以,在享用这些高科技产品诱人的功能后,我们却在不知不觉中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最先被觉察的,就是各种因沉迷高科技产品而带来的身体损伤:视力下降、干眼症、幻听症、拇指病、颈椎病等等各种疾病在表层还不算可怕,就如很多专家支招所言,这些疾病可治也可防,只要正确使用问题不大。可怕的是渗透于心灵深处的影响,过度依赖手机、电脑等高科技产品,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的交际方式,影响着我们的情感体验和思维模式。倘若过度依赖,沉湎在自己和网络的世界里,反而让人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让人与人之间变得更加虚假和淡漠。
别让网络绑架了我们的生活!下了QQ,离开微博,和妈妈聊聊家常,和爸爸谈谈工作,和朋友说说心事,让眼睛看看青翠的绿叶,让耳朵听听流水的声音,用自己的双手握住恋人的双手,用自己的双脚亲吻泥土,不去管微博上有多少爆炸新闻,不去管网络游戏有什么更新,就这样简简单单舒舒服服地用心去感受亲情爱情友情,用身心去体验大自然。
别让网络绑架了我们的生活!关闭视频,退出网页,泡一杯茶,拿一本书,坐下来静静地阅读,让浮躁的心沉淀下来,逃离那些浅阅读的快餐文化,跟着文字去寻找精神家园,思索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学着脚踏实地仰望星空,不要在海量的信息轰炸中迷失自我,让自己的灵魂获得真正的自由。
心动不如行动!从现在开始,就把手机或电脑放一放,别让QQ24小时在线,别让微博半小时更新一次,不是为了与世隔绝,而是为了在高科技生活之外的真实人生!
神马都是浮云,飘过,只不混个脸熟
神马都是浮云,飘过,只不混个脸熟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