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教育悲剧还会发生
这样的教育悲剧还会发生
谷峰
学生为了学习分数下降而跳楼自杀,可谓是前仆后继,已不算新闻了。据报载:最近,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实验中学初一某“火箭班”学生强强(系化名)也跳楼自杀了,是因为期末考试排名从全年级的290多名下降到600多名。
该中学“火箭班”的教育模式与全国各地的中学重点班,是大同小异的,上课时间抓得紧自不必说,课余时间就补英语、补奥数、补作文,可以说,学生除了睡觉之外便是学习。据报道说,“火箭班”的一位家长每晚都收到班主任的手机信息,多的时候一天连发20多条,内容是通报孩子的学习排名、作业及补课建议。这样的学校和老师,对学生的教育当然是很重视,也是很尽职的。家长虽然心痛,有些人也反对这种教育方式,但为了孩子,也只能愿意配合学校和老师的教育,疲于奔命。然而,这重视和配合的背后,是“应试教育”制度在驱动,它像一条鞭子在鞭策着学校、老师,还有家长,日夜关心孩子们的学习成绩。而得到的结果——老师、家长心情焦虑,学生为了分数排名更是焦虑不安。“填鸭式”的教育,使学生的个性被摧残,变成“提线木偶”,心理障碍严重的便走上“强强”那样的不归路。
对于“应试教育”的弊端,教育界早已成共识,社会各界也在呼吁应试教育要转向素质教育。其实素质教育是个不新鲜的话题,早在二千五百年前,孔子在山东曲阜收徒传授礼乐时,因材施教,强调德、智、体全面发展。他的三千学生大多是德才皆备,心身健康,且具各方面才能,有的成为诸侯国的栋梁之才,为社会作出很大的贡献。由此可见素质教育卓有成效,是我国古代的一大发明,并不是从西方舶来的。而应试教育恰恰是西式的,那百分制便是现代西方的产物。但现在西方实行的不是应试教育,而是素质教育。当然,我国的教育管理部门也在强调素质教育,还明文规定各学校不得办重点班,不准暑寒假补课,不准公布学生成绩,但是全国的中学还是我行我素,其中原因是对学校的年终考核、检查内容还是应试教育的那一套,目标还是升学率是多少,平均分是多少。在全国的应试教育大势下,各中学为应付考核、为争荣誉,还得要实行应试教育,结果牺牲的却是学生的素质。
从深层次上看,我国的应试教育适应目前的社会就业现状和政治体制。现在大学毕业生人数多,而就业机会少,这要通过分数的高低来取舍,而这恰恰是应试教育的优点所在。同时,目前的政治体制要求应试教育来适应这种体制,而应试教育的结果也正符合了这种要求,于是乎,实施素质教育成了一句空话,一句好听的官话而已。对于是否实施素质教育,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像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都是心知肚明的。说白了,目前是实施不了的。
我们不能天真地把“教育的悲哀”责任落到教育部门,如果仅仅怎么想,那只能说明论者的愚蠢可笑。实行应试教育,责任并不全在教育部门,而是要改革与应试教育相适应的政治体制,要改变社会现状。然而,从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还有一段漫长的路,似乎还没到尽头。在这漫长的路上,像“强强”一样的惨事还会发生,这却是我们家庭的莫大悲哀。
分数并不是评判一个学生好坏的标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