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海浪声都觉得凄凉 海景房冲动消费下成“鸡肋”
对于身处内陆的山西人来说,有一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海景房,是很多人的梦想。正是基于这一市场需求,山东、海南等地的海景房开发商纷纷亮相山西,开发客源。近日记者走访省城市场发现,不少市民经电话联系、报名登记,交了两三百元看房费后,组成看房团频频前往山东沿海城市看房。到了当地,看房客大多会在“营销攻势”下当场购买,下单比例高达90%左右。然而,这样美好的生活也耗尽了不少购房人的心力:人房分离,管理成了问题;琐事缠身,几年去不了一次……如此多的问题,让海景房成了盲目消费下的“鸡肋”。记者走访了省城购买海景房的市民,他们道出了内心的苦楚,从中也看到海景房里居住者的无奈。
案例一
购房人:张女士买了3年没住过一次
今年50岁的张女士在省城住了大半辈子,想到退休后有大把的时间消遣,便在山东龙口买了一套海景房。“3年前买的,价钱倒也不贵,但3年一次也没去住过。”
说到这儿,张女士便开始追忆起3年前买海景房的情景。当时张女士有几个朋友在龙口买了海景房,每到夏秋交替的时节,便去小住三两周,回来时还给张女士带着新鲜的鱿鱼和海带。在朋友的引荐下张女士也买了一套。“从购房开始就盼望着哪天能带着家人去小住,但盼了3年也没去,不是工作抽不开身,就是家里有其他琐事,一家人的休息时间老对不在一起。房子一直闲置在龙口,看也看不到,摸也摸不着,就是心里老记挂着。”
案例二
购房人:张先生父母说听着海浪声都觉得凄凉
说到记挂,张先生可谓是出了名的孝子,父母刚退休,他便为他们在山东买了一套海景房,“老两口操劳了大半辈子,现在该是享清福的时候了。住在海边,每天看看海景,呼吸呼吸新鲜空气,漫步沙滩看夕阳西下。”张先生给父母规划的美好生活果真如此吗?
记者见到张先生的父母时,却听到了这样的说法:两位老人刚去海边时,觉得还挺新鲜,可过了两日,举目望去,无亲无友,“想聊天都没有地方可去,空气是好,但心情压抑,远不及太原的小院,虽然临街,每天车水马龙吵得很,但我们习惯了那样的生活,听着海浪的声音,都觉得凄凉。”
案例三
购房人:刘先生和爱人买房投资不如把钱存银行
省城市民刘先生和爱人的收入都很可观,除了平日购买外汇、炒股买黄金外,还投资房地产。“5年前就跟着销售人员去海南看过房,房子紧临大学。据销售人员介绍,附近房源紧俏,考虑到可以升值,就毫不犹豫地买了一套,60平方米总价20万。”刘先生称,按当时销售人员的规划,10年稳赚一套房,可现在5年过去了,附近的房子还是那个价钱。去年春节去了一次,不少房屋的门上贴着售卖转手的信息。“20万存在银行5年,也能挣个两三万,而且心里还踏实,现在房子虽涨价,但抵不过通货膨胀,转手又卖不出去,工作忙也不可能去长住,真是进退两难,一套房子成了鸡肋。”
一幢楼只亮着两盏灯
说到海景房变鸡肋,省城市民范先生也有同感。国庆长假期间,范先生一家五口人来到朋友在山东龙口买的海景房,享受海边度假的美好时光。一路上家人眉飞色舞地畅想海景房里的快乐生活,满怀期待。妻子说:“每天可以睡到自然醒,在飘窗里欣赏一望无际的大海,一家人来到沙滩上,吹着海风,孩子在一旁捡贝壳,欢乐地唱着童谣,老人漫步在海边,回忆难忘的岁月,傍晚时分看夕阳西下,哼着小曲吃着海鲜,与常住在海边的邻居们聊聊天。”带着这样的美好心情,路程似乎也缩短了。“一到了山东龙口,我们就傻眼了,眼前的这个场景和我们想像的完全不一样。”范先生失望地说道,离海边不远的地方,独独地矗立了一幢楼房。傍晚时分海边已经没有人,附近也没有哼着小曲吃着海鲜的热闹场面。往楼上走更是凄凉,几乎每家海景房的门上都贴着出租或售卖的信息。“没有人气,咳嗽一声,回音老大了。要不是一家人住,还真是有点儿
完全是骗人的,千万不能去海边买房子,我差点上当 谢谢你呀,很有用 太康人家 发表于 2012-10-30 08:2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谢谢你呀,很有用
不客气 呵呵,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