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2-10-13 20:54: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浙江温州 | 来自浙江
本帖最后由 小开 于 2012-10-13 20:55 编辑
郁离子—良桐
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使国工视之,曰:“弗古。”还之。
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窾焉;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
献诸朝,乐官传视,皆曰:“希世之珍也。”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而不早图之,其与亡矣!”遂去,入于宕冥之山,不知其所终。
注释:
1、工之侨:作者虚拟的人名。
2、斲:(斫),砍削、雕刻。此指制作。
3、弦:装上琴弦。
4、鼓:弹。
5、金声而玉应:发出金属一样的声音,又有玉石般的声音响应。
6、太常:为九卿之一,掌管朝廷宗庙祭礼的乐官。
7、断纹:指古琴上断裂的纹路。据南宋•赵希鹄着考鉴古文物著作《洞天清禄集》(一卷,一作《洞天清录》)载:“古琴以断纹为证。不历数百年不断,愈久是断愈多。有梅花断,其纹如花,此为最古。有牛毛断,其纹如发。有蛇腹断,其纹横截琴面。有龙纹断,其纹圆大。”
8、古款:古代的款识,原指钟鼎彝器上铸刻的文字。
9、期年:一周年。
10、希世:即稀世。
11、宕冥:高远幽深貌。宕冥之山,为作者虚拟的山名。
译文:
工之侨得到一块上好的桐木,把它加工制作成一把琴,装上琴弦一一弹奏,发出金、玉般和谐悦耳的声音,他认为这是天下最精美的琴了,于是就把它献给了太常。太常让国内优秀乐工检验它,说:“这琴不古。”就退还了给他。
工之侨把琴带回家,找到漆工商议,让他在琴上漆出残断的纹路;又找到篆刻工商议,让他把琴身刻成古代的款识;然后用匣子装起来,埋在土中。一年后挖出来,把它抱到市集上卖。
一个贵人走过见了这把琴,用一百两银子买了它,随后把它献给朝廷,乐官们互相传看,都说:“这琴是世上少有的珍品啊!”工之侨听了这话叹息道:“可悲的世俗啊!岂只是对一把琴是这样幺?没有一件事不是如此啊。倘若不早点考虑这种情况,将会同这世道一起泯灭了!”于是他离开了尘世,进入了宕冥山,人们都不知他最后的去向。
小议:
识才辨物决不能只看外表,而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只要质地为上乘,就不能以世俗之见加以否定。否则,就会失去人间珍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