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小开

刘伯温故里一日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0-12 08:56: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浙江温州| 来自浙江
这里我去过,在南田镇, 一路山很多 沿途风景很好看有山有水,不过只去了伯温庙到伯温故里还有十几里路时间来不及所以没去成。历史名人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12 08:58: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浙江温州| 来自浙江

              郁离子—救虎

   苍筤之山⑴,溪水合流入于江。有道士筑于其上以事佛⑵,甚谨。

  一夕,山水大出,漂室庐,塞溪而下。人骑木乘屋,号呼求救者,声相连也。道士具大舟,躬蓑笠,立水浒⑶,督善水者绳以俟。人至即投木索引之,所存活甚众。平旦,有兽身没涛中而浮其首,左右盼,若求救者。道士曰:“是亦有生,必速救之。”舟者应言往,以木接上之,乃虎也,始则矇矇然⑷,坐而舐其毛。比及岸,则瞠目视道士,跃而攫之⑸,仆也。舟人奔救,道士得不死,而重伤焉。

  郁离子曰⑹:“哀哉!是亦道士之过也。知其非人而救之,非道士之过乎?虽然,孔子曰:‘观过斯知仁矣⑺。’道士有焉。”
DSC03401.JPG


注释
     ⑴苍筤(láng):之山:苍筤山,虚构的山名。意谓青色的山。

  ⑵道士:这里指事佛的僧人。《盂兰盆经疏》下:“佛教初传北方,呼僧为道士。”

  ⑶水浒:水边。

  ⑷矇矇然:昏昏沉沉的样子。

  ⑸攫(jué):抓取。

  ⑹郁离子:作者自称。

  ⑺“观过斯知仁矣”:语见《论语·里仁》。

译文:
     在蒼筤山山腳,有幾條溪水匯流起來,注入大江中。有個僧人就在溪水旁築廬居住,侍佛修行,十分虔誠。
     一晚,山洪爆發,大水沖毀房子,幾乎塞滿溪水,順流而下。有的災民騎在木上或在屋頂,大聲求救,呼聲連天。僧人找來一條大船,穿上蓑衣斗笠,站在水邊,督促幾個通水性的人拿繩子等著,一見有人漂來,就向他扔過去,就這樣,救活不少人。
    翌晨,人們發現有頭野獸沈浮在波濤中,只露出腦袋,左右張望,好像要等人搭救。道士說:「這也是一條生命,趕快救牠吧!」船夫馬上答應前往,用木板把牠救起來,原來是隻老虎。剛開始老虎還迷迷糊糊,坐著舔自己的毛,上岸後,開始瞪著眼睛看僧人。突然跳向僧人捉住他,在他撲倒在地上。船夫馬上搭救,僧人才得不死,而受了重傷。……

评论:
      这则故事通过一位僧人不分青红皂白从水中救虎而几遭虎食的故事,讽刺了那些不分是非、对敌人也讲仁慈的人。这与东郭先生救狼同一性质,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12 09: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浙江温州| 来自浙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12 09: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浙江温州| 来自浙江

123

1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12 09:12: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浙江温州| 来自浙江
IMG_0156.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12 09: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浙江温州| 来自浙江
IMG_0175.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12 09:34: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浙江温州| 来自浙江
yxyhntk 发表于 2012-10-12 09:16

那天因为时间紧,忙着赶路,竟然把刘伯温纪念馆给忘掉了!

如果你有纪念馆的图片,那就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12 09:4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浙江温州| 来自浙江


              郁离子—蟾蜍

   蟾蜍游于泱瀼之泽,蚵蚾以其族见,喜其类己也,欲与俱入月,使鼁蝤呼之。问曰:“彼何食?”曰:“彼宅于月中,身栖桂树之阴,餐泰和之淳精,吸风露之华滋,他无所食也。”蚵蚾曰:“若是,则予不能从矣。予处泱瀼之中,一日而三饱,予焉能从彼单栖于泬漻,枵其胃肠而吸饮风露乎?”问其食,不对。鼁蝤复命,使返而窥之。是方据溷而食其蛆,盬粪汁而饮之,满腹然后出,肭肭然。鼁蝤返曰:“彼之食,溷蛆与粪汁也,不可一日无也,而焉能从子?”蟾蜍蹙额而咍曰:“呜呼!予何罪乎,而生与此物类也!”
DSC03402.JPG

直译
     月宫中的蟾蜍在流水潺潺的沼泽游玩,蚵蚾率领着一家大小来迎接,(蟾蜍)喜欢她长得和自己想像,想和它一起到月亮上去,让鼁蝤去召唤它。蚵蚾问:“它吃什么呀?”回答说:“它在月亮上,住在桂树的阴凉里,呼吸阴阳淳清之气,吸取风露华美的汁液,不吃其他的东西啊!”蚵蚾说:“这样的话,我可不能一起去了。我住在水流之中,一天三顿饱饭,我怎么能跟着它孤单地在高旷之处,空着肚子喝西北风呢?”问它吃什么,也不说。鼁蝤回来复命,让它回去看看是怎么回事。看见它正蹲在粪坑边吃那个蛆,吸粪汁当饮料,吃饱了才出来,肚子胀得鼓鼓的。鼁蝤回来说:“它的食物就是粪坑蛆和粪汁啊,一天都不能少,怎么能跟着您呐?”蟾蜍皱着眉头解嘲道:“我的妈妈呀,我有什么罪过,让我长得跟这个玩意儿一样啊!”

    注:蚵蚾、鼁蝤都是蟾蜍的一种。

演绎
       长得像不等于习性就一样,人也同样!看着道貌岸然,其实是一肚子男盗女娼!这事儿大伙看得还少么?好在蚵蚾还有点羞耻之心,不像人那样能腆着脸说瞎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12 09:5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浙江温州| 来自浙江


               郁离子—羹藿


    郑子叔逃寇于野,野人羹藿以食之,甘。归而思焉,采而茹之,弗甘矣。
    郁离子曰:“是岂羹之味异乎?人情而已。故有富而弃其妻,贵而遗其族者,由遇而殊之也。”

DSC03403.JPG
   

今译:
郑子叔为躲避匪寇逃到乡间,农夫用豆叶给他吃,感觉特别香甜。回到家后就想念那豆叶汤,就去采回来煮汤吃,却无丝毫香甜。
    郁离子说:“你以为是豆叶汤的味道有什么不同吗?其实是你的处境和心情不同。所以有的人富了就抛弃妻子,贵了就不认亲朋,都是因为境遇不同的缘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12 10: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浙江温州| 来自浙江


     郁离子— 子侨包藏祸心


    西郭子侨与公孙诡随、涉虚,俱为微行。昏夜逾其邻人之垣,邻人恶之,坎其往来之涂。而置溷焉。一夕又往,子侨先堕于溷,弗言,而招诡随;诡随从之堕,欲呼,子侨掩其口曰:“勿言”。俄而,涉虚至,亦堕。子侨乃言曰:“我欲其无相咥也。”君子谓西郭子侨非人也。已则不慎,自取污辱,而包藏祸心,以陷其友,其不仁甚矣!


DSC03404.JPG

注释:

    ① 微行:旧时指帝王或高官隐蔽自己的身份改装出行,这里指暗中行走。
    ② 涂:同“途”。
    ③ 溷:茅坑。
    ④ 咥(xi):大笑貌,这里指取笑。

译文:
   西郭子侨和公孙诡随、涉虚,三人一道暗中出游,黑夜里总是从他邻居的墙上越过,邻人很厌恶他们,便在他们来往的路上挖下坑穴,并设下了茅坑。一天晚上,他们又从那里走,子侨先掉到了茅坑里,他却故意不吱声,反而招呼诡随过来;诡随跟着他也掉进了茅坑里,正想喊,子桥急忙掩住他的嘴说:“别吱声。”一会儿,涉虚赶到,也掉了进去。子侨才开口说:“我想这样做大家就不会相互取笑了。”君子评论起子侨,都说他不是好人。他自己由于不小心,蒙受了污辱,反而包藏祸心,又去坑害他的朋友,他的行为太不仁义了!

小议:
    包藏祸心,害友不仁。自己不慎,自取其辱,却包藏祸心,陷害友人,以此达到心理上平衡。如此恶作剧、损人辱己的小人行径,实在太可鄙,万万不可与之为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12 10:5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浙江温州| 来自浙江
            郁离子—蜀贾

   蜀贾三人,皆卖药于市,其一人专取良,计入以为出,不虚价亦不过取嬴。一人良不良皆取焉,其价之贱贵,唯买者之欲,而随以其良不良应之。一人不取良,惟其多卖,则贱其价,请益则益之不较,于是争趋之,其门之限月一易,岁馀而大富。其兼取者趋稍缓,再期亦富。其专取良者,肆日中如宵,旦食则昏不足。
     郁离子见而叹曰:“今之为士者,亦若是夫!昔楚鄙三县之尹三,其一廉而不获于上官,其去也,无以僦舟,人皆笑以为痴。其一择可而取之,人不尤其取而称其能贤。其一无所不取以交于上官,子吏卒,而宾富民,则不待三年,举而任诸纲纪之司,虽百姓亦称其善,不亦怪哉!”
DSC03405.JPG
注释:

    1、贾(gu):古指设肆售货的商人。《周礼•地官•司市》曰:“以商贾阜货而行市。”郑玄注:“通物曰商,居卖物曰贾。”
    2、嬴(ying):通“赢”,利润。
    3、限:门槛。
    4、肆:店铺。
    5、鄙:边远地区。
    6、县之尹:县官。
    7、无以僦(jiu)舟:此句,明成化本、正德本、嘉靖单行本均作“无以就舟”。僦,租赁。
    8、纲纪之司:掌管治安与法纪的官署。

  译文:

    蜀地有三个商人,都在市上卖药。其中一个专收购好药材出卖,计算着收入和支出相当,不卖虚价,也不过多地谋取盈利。另一个商人把好药、坏药都收购来卖,价格的贵贱,只根据买者的需要,用好药和坏药来应付顾客。第三个商人不收购好药,只靠多购多卖,降低药的价格,顾客请求添点就添点,从不计较,于是人们都争着去买他的药,他家店铺的门槛,一个月就得更换一次,过了一年,他就发了大财。那个好药、坏药都卖的商人,买药的顾客稍少些,过了两年也富了起来。而那个专卖好药的商人,他的药店里,每天中午都静如夜晚,吃了早饭而到了晚饭就无米下锅了。

     郁离子听了此事,叹息了一声说:“如今做官的人,也同这三个商人的情况一样啊!从前楚国边远的三县,有三个县官,其中一个,为官清廉,却不被上级官僚所喜欢,当他离任的时候,连一只船都租赁不起,人们都讥笑他,认为他“痴呆”。另一个,选择一切可能时机,索取钱财,人们却不怨恨他,反而称赞他“贤能”。再一个,则有利就沾,无所不贪,他用索取的钱财,结交上司,他待吏卒如子,把富豪当做宾客敬奉,于是不到三年,他就被推举担任了掌管纲纪的要职,即使平民百姓也称颂他好,这不是很奇怪的事么!”

  小议:

    世俗不公,是非不分。流俗之弊,真假不辨。三个药商,卖良药者,门可罗雀;卖疵药者,却顾客盈门。三个县官,为官清廉者,遭人讥笑;靠搜刮行贿者,却飞黄腾达。良莠颠倒,岂不怪哉!商场、官场如此之怪现状,虽时过境迁,但并未绝迹。倘若任凭此种怪现状泛滥,则国将危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12 11:02: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浙江温州| 来自浙江


                郁离子—躁人

   晋、郑之间有躁人焉,射不中则碎其鹄,奕不胜则啮其子。人曰:“是非鹄与子之罪也,盍亦反而思之乎?”弗喻。卒病躁而死。郁离子曰:“是亦可以为鉴矣。夫民犹鹄也,射之者我也,射得其道则中矣;兵犹子也,行之者我也,行得其道则胜矣。致之无艺,用之无法,至于不若人而不胜其愤,恚非所当恚,乌得而不死?”
DSC03406.JPG

译文:
   古时候,在晋国和郑国交界的地方,有一个性情暴躁的人。他射箭不中,就捣碎箭靶;下围棋不胜,就咬碎棋子。人们劝他说:“这不是靶子和棋子的罪过,为何不反思自己的过错呢?”他根本听不进去。最后,这个人终因脾气暴躁而病死了。

  郁离子说:“这也可以把它作为借鉴了,老百姓就像箭靶的中心一样啊,射击它的是我,掌握了射箭原理就会射中;士兵就像棋子一样,指挥他们行动的是我,能掌握那规律就能取胜了。求之无方,用之无法,到了不如别人时就不能忍住愤怒,愤怒的又不是地方,怎么能不死掉呢?”


引申:

    俗话说:“勿会撑船,嫌憎河港小”,将错咎推给客观(或别人),把功劳归于自己,这恐怕也是人性的一大弱点。

  可千百年来,男权社会,强势的丈夫方总是把“无后”的不孝罪,推给妻子承担。“天下诸侯一娶九女者何?重国广继嗣也”(《白虎通·嫁娶》)。延续香火,成了帝王多妻的理论依据,也成为平民纳妾的口实。就连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顾炎武,也未能免俗。谓予不信,请看顾在“规友人纳妾书”中的自述:“炎武年五十九,未有继嗣,在太原遇傅青主,浼之诊脉,云尚可得子,劝令置妾,遂于静乐买之。”只是毕竟年高,老夫少妾伴了两年,不但未能生子,反而弄得顾老夫子“众疾交侵”,这才断了续嗣的念头,把一个侄儿收为继子,将那个小妾“出而嫁之”了事。

  而郁离子刘基则把躁人“迁怒于靶”这种心态,提升到了治军安民这样的高度来认识。刘基说:“这事情真值得引以为鉴了。老百姓就像箭靶一样,射击(也即掌控)它的是我,掌握了原理就会射中(掌控住);士兵就像棋子一样,指挥他们行动的是我,能掌握行军打仗的规律就能取胜。驱使无艺术,使用不得当,以至于感到不如别人时,就不胜其愤,愤怒的又不是地方,怎么能不死掉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12 11: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浙江温州| 来自浙江


                          郁离子—芈叔课最

     楚使芈叔为尹,课上最,楚王大悦,譝诸朝。孙叔敖仰天大笑,三噎而三顿。楚王不怿曰:“令尹有不足于寡人与?盍教之,而廷耻寡人,窃为令尹不取也。”
       孙叔敖对曰:“臣之里人有洿池以为利者,吴行人过楚,见其鱼鳖之牣也,谓之曰:‘我善渔。’臣之里人喜,为之具罔罟舟楫,资其行,则趋而之其池,曰:‘我于是乎渔。’臣之里人蹙然曰:‘吾惟子能取江湖之鱼以益我也,若是,则吾固有之矣,而焉用子为哉?’今楚国之民莫非王民矣,芈叔之尹申也,不闻有令政以来邻国之民,而多取诸王之固有以最其课,是剜王之股以啖王也。则王之左右皆能之矣,不惟是夫也。今王朝群臣而绳之,群臣不佞,繇是而度王心,则相率而慕效之,以为敌国驱,是社稷之忧也。”
      楚王曰:“善哉。”乃黜芈叔,下令国中曰:“下邑之大夫,有效芈叔剥吾民以最课者,服上刑。”楚人大悦,三年而伯诸侯。


DSC03407.JPG

注1:芈[mǐ] 叔,虚拟人名。芈,1. 羊叫。2.姓。
注2:课上最,缴纳的租税最多。
注3:譝[shéng] ,赞誉。
注4:叔孙敖,春秋时楚国令尹,自奉极俭。
注5:噎,原指食物堵住食管,这里指因大笑导致呼吸困难。
注6:怿,喜悦。
注7:里人,同乡。
注8:洿[wū] 池,湖泊。
注9:行人,外交使者。
注10:牣[rèn] ,盈满。
注11:具罔罟[gǔ]舟楫,准备渔网、船只、船桨。
注12:[cù]然,皱着眉头。
注13:尹申,在申这个地方作官。申,楚国地名,在今河南南阳北。
注14:令政,好的管理。
注15:剜王之股以啖王,挖大王大腿上的肉给大王吃。
注16:是夫,这个人,指芈叔。
注17:不佞[nìng] ,没有才智,谦称。
注18:伯,同“霸”。称霸。

直译

      楚国让芈叔当官,收取了最多的税赋。楚王非常高兴,在朝廷上表扬他。叔孙敖仰天大笑,三次笑的上气不接下气。楚王不高兴了,说:“令尹认为我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么?为什么不指教我?反而在朝廷上羞辱我,私下以为令尹这可不大好啊。”
      叔孙敖回答说:“臣下的同乡有挖养鱼池为生的,吴国的外交使者经过楚国,看到其中鱼和王八很充盈,对他说:‘我善于打渔。’臣下的同乡很高兴,为他准备了渔网和渔船,资助他去打渔,可他却跑到养鱼池,说:‘我在这里打渔。’臣下的同乡皱着眉头说:‘我以为你能获得江湖中的鱼来增加我的收益呐,要是这样的话,这本来就是我的,还用你来干什么?’现在出国的人民都是大王治下的人民呐,芈叔掌管申这个地方啊,没听到有善政招来邻国的人民,却大肆搜刮大王已经拥有的来增加赋税收入,这是挖大王大腿上的肉来喂大王吃啊,这大王的左右都能够做到,不只是这个芈叔才行啊。现在大王在朝廷上召集群臣来赞扬他,群臣就算是不聪明,因此揣摩大王的心思,就会群起而仿效他,因而把人民驱赶到敌对国家去,这可是国家的祸患呐。”
        楚王说:“说的对啊!”于是罢免了芈叔,下令国内说:“地方的官员有效法芈叔剥削我的人民苛捐杂税的,受重刑。”楚国人非常高兴,三年后楚国称霸诸侯。


演绎

        这篇的中心思想还是要藏富于民,反对横征暴敛。可多年来财政收入的增幅大于国民生产总值(GDP)的增幅,工资性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逐年降低,甚至低于大部分非洲国家,移民国外的人大量增加,这会不会是芈叔搞的鬼?我们的叔孙敖在哪里?我们的从善如流的大王在哪里?我们何时能够称雄世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12 11:33: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浙江温州| 来自浙江


              郁离子—即且



     即且与蝁遇于疃,蝁褰首而逝,即且追之,蹁旋焉绕之,蝁迷其所如,则呀以待。即且摄其首,身弧屈而矢发,入其肮,食其心,啮其晵,出其尻,蝁死不知也。
     他日行于煁,见蛞蝓欲取之。蚿谓之曰:“是小而毒,不可触也。”即且怒曰:“甚矣,尔之欺予也!夫天下之至毒莫如蛇,而蛇之毒者又莫如蝁。蝁噬木则木翳,啮人兽则人兽毙,其烈犹火也。而吾入其肮,食其心,葅鲊其腹肠,醉其血,而饱其膋,三日而醒,融融然,夫何有于一寸之蜿蠕乎?”跂其足而凌之,蛞蝓舒舒焉,曲直其角,喣其沫以俟之。即且黏而颠,欲走则足与须尽解解,则足与须尽解解肕肕而卧,为蚁所食。
DSC03408.JPG


注释:

    ① 即且:即蝍蛆,蜈蚣的别名。《史记•龟策列传》:“猬辱于鹊,腾蛇之神而殆于即且。” 张守节正义:“即,津日反。且,则余反。即吴公也。状如蚰蜒而大,黑色。”明•陆容《菽园杂记》卷六:“庄子言:‘即且甘带’。即且,蜈蚣;带,蛇也。”清•曹寅《再题朴仙画五毒图》诗:“跂跂胍胍善缘壁,即且甘带鼄罗织。”
    ② 蝁:最有毒的蛇名。《尔雅•释鱼》:“镻,蝁。”邢昺疏:“蛇也,蝮虺之属,大眼、有毒,一名镻,又名蝁,淮南人呼蝁子者是也。”
    ③ 疃:田舍旁的空地。    ④ 褰:撩起,昂起。    ⑤ 蹁:蹁旋,旋转貌。
    ⑥ 肮:同“吭”,喉咙。    ⑦ 啮其𦜹:啮,咬;𦜹,腓肠肌。
    ⑧ 尻:脊骨末端,臀部。指屁股。    ⑨ 煁〔chén〕:可移动的炉灶。
    ⑩ 蛞蝓:即“蜒蚰”,俗名“鼻涕虫”,身体本能分泌粘液,形似去壳的蜗牛,为蔬菜、果树等的害虫。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虫四•蛞蝓》:“惟许慎《说文》云:‘蚹蠃背负壳者曰蜗牛,无壳者曰蛞蝓。’一言决矣。”
    ⑾ 蚿:[xián]虫名。节肢动物,多足,有臭腺,俗称香延虫。《庄子•秋水》:“夔怜蚿,蚿怜蛇。”陆德明释文:“司马云:‘蚿,马蚿虫也。’《广雅》云:‘蛆渠,马蚿。’”元•张养浩《普天乐•闲居》曲:“自在身,从吟醉,一片闲云无拘系,说神仙恰是真的,任鸡虫失得,夔蚿多寡,鹏鷃高低。”清•曹寅《题朴仙画〈五毒图〉》诗之二:“朱天长养岂无意,《南华》只解夔怜蚿。”
    ⑿ 翳:通“殪”,树木枯死。《诗•大雅•皇矣》:“作之屏之,其菑其翳。”毛传:“自毙为翳。”陆德明释文:“《韩诗》作殪。”
    ⒀ 葅鲊:葅,即“菹”切碎。鲊,经过加工的鱼类食品,腌鱼之类。
    ⒁ 膋:指肠子的脂肪。《诗•小雅•信南山》:“执其鸾刀,以启其毛,取其血膋。”郑玄笺:“膋,脂膏。”
    ⒂ 融融然:和乐貌;和畅貌。    ⒃ 喣:吹气。
    ⒄ 足与须尽解解:“解”上原脱“解”字,据明成化本、嘉靖单行本增。解解,松懈,分解开。
    ⒅ 䏰(月忍)䏰(月忍):无能为力貌。支离破碎,浑身解体的样子。
    ⒆ 螘:同“蚁”。

  译文:

    蜈蚣和蝁在田舍旁的空地上相遇,蝁撩起头就逃走了,蜈蚣就追它,在那里旋转绕圈,蝁迷失了逃跑方向,就张着口等待敌手。蜈蚣上前抓住它的头,身子弯屈一下就像箭似的射出去,钻进了蝁的喉咙,吃它的心,又啃它的腓肠肉,然后从它的屁股钻出来,蝁还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
      后来蜈蚣爬行在炉灶上,看见“鼻涕虫”又想获取它,多足虫劝它说:“这虫子虽小,但毒性可大了,切不可去触动它。”蜈蚣怒道:“你骗我太过分了!那天下最恶毒的没有像蛇那样毒的了,而蛇毒又是如蝁毒。蝁咬了树,树就死了,咬了人和兽,人和兽就死,它毒性之烈就像火一样啊。然而我却能钻进它的喉咙,吃它的心,像切碎烂针那样咬碎它的肚肠,饱饮它的血,并饱食它的肠脂,三天不吃东西仍精神振奋,对这一寸来长的小蠕虫有什么可畏惧的呢?”蜈蚣说着伸出它的足就欺凌“鼻涕虫”,“鼻涕虫”舒展了身子,一曲一伸它的触角,吹出粘液而等待蜈蚣。结果蜈蚣一下子被粘液粘住脚跌倒了,想逃走,但脚和头须全分开了。无能为力地躺在那里,最后被蚂蚁吃掉了。

   小议:

    骄兵必败。目空一切,狂妄丧身。蜈蚣因一次取胜便头脑发昏,自以为打遍天下无敌手,结果死于鼻涕虫之手,最终为小小蚂蚁所食。即且亡身,难道不应引人深思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12 13: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河南周口| 来自河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12 14:59: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浙江温州| 来自浙江


            郁离子—石羊先生

    石羊先生谓郁离子曰:“子不知予之忧乎?”郁离子曰:“何为其不知也?”曰:“何以知之?”曰:“周人有好姣服者,有不足于其心,则忸泥而不置,必易而后慊,一日,有所之,袂涅而弗知也,扬扬而趋,乐甚。其友半途而指之涅,则惋而嗟,摄而搔之,涅去而迹在,其心妯妯然,五步而六视,不成行而复。
      郑子阳好其妻。其妻美而额靥,蔽之以翟,三年未之见。一夕褫其其翟,见焉,则怏然不乐,申旦而不寐。其妻虽以翟蔽之,终不好矣。故阴谷之木,生于嵌岩之下,终年不见日月之光而不怨者,不知天之有日月也。
     梧邱之野,人种稻以为食,岁储旧而待新,新未尝不敢其旧。旦日之亩,视其禾皆颖而且栗,喜而归曰:‘新可期矣!’则皆发其旧,与其人饱之。旧其尽而新未熟,不胜其觖望,与其子及妻更往而迭视,蹊其亩而禾愈青。是非禾之返青也,望之者切也。
     荆人有走虎而捐其子者,以为虎已食之矣,弗求矣。人有见而告之曰:‘尔子在,盍速求之?’弗信。采薪者以归,子之,他日遇而争之,其子弗识矣。
     赵王之太子病,召医缓,医缓至曰:‘病革矣,非万金之药弗可。’问之,曰:‘是必得代之赭,荆之玉,岣嵝之沙,禹同青蛉之曾青,昆仑之紫白英,合浦之珠蜀之犀,三韩之宝龟,医无闾之珣、玕、琪,合汞铅而炼之,一年而和,二年而成,三年而粟生,则取而埋诸土中,又三年而服之,斯可以起矣!’淳于公闻而笑之曰:‘诚哉,所谓医缓矣!’
      庄子之齐,见饿人而哀之,饿者从而求食。庄子曰:‘吾已不食七日矣。’饿者吁曰:‘吾见过我者多矣,莫我哀也,哀我者惟夫子。向使夫子不不食,其能哀我乎?’”
     豢龙先生谓石羊子曰:“往予溯于江十日,而风恒从西来,及还而沿又十日,而风恒从东来,从者恚而泣。予唏之曰:‘天有风主,为予汝乎?何为泣也?’”



DSC03409.JPG
    
注释:
    
       ① 忸怩(niu ni):羞惭的样子。
     ② 慊(qie):满足;惬意。
     ③ 袂(mei)涅(nie):袂,衣袖。涅,染黑。
     ④ 妯妯:忧动:不平静貌。《诗•小雅•鼓钟》曰:“忧心且妯。”
     ⑤ 额靥(ye):前额上的微窝。
     ⑥ 翟(di):雉羽。
     ⑦ 褫(chi):剥去。
     ⑧ 怏(yang)然:不满的神情。
     ⑨ 栗(li):谷粒饱满,结实。《诗•大雅•生民》曰:“实颖实栗。”
     ⑩ 觖(jie)望:因不满意而怨恨。
     ⑾ 革(ji):通“亟”,急也。《礼记•檀弓上》“成子高寝疾,庆遗入请,曰:‘子之病革矣。’”
     ⑿ 赭(zhe):红土。
     ⒀ 曾青:铜矿砂。《荀子•王制》:“南海则有羽翮、齿革、曾青、丹干焉,然而中国得而财之。”
     ⒁ 医(yi)无闾:山名。
     ⒂ 珣(xun)、玕(gan)、琪(qi):珣,玉石;玕,美石;琪,美玉。
     ⒃ 向使夫子不不食:“不不”原误作“不下”,据明成化本、正德本改。
     ⒄ 溯(su):逆流而上。
     ⒅ 唏(xi):叹息。
    
译文:
    
  石羊先生告诉郁离子说:“你并不知道我的忧虑是什么。”郁离子说:“我怎么不知道呢?”石羊先生惊讶地反问:“你凭什么知道呢?”
  郁离子回答说:“周地有一位喜欢漂亮衣服的人,每当自己的衣服穿得不合自己心意的时候,他总是感到惭愧不安,心里老是放不下这件事,一定要换下来以后心里才满意。有一天,他到一个地方,袖子上有一个黑点,他没有发现,就高高兴兴地和同伴们一块去了,心里很得意。半路上,他的朋友指出他袖子上的那个小黑点儿,他的高兴劲马上消失得无影无踪,连声叹着气,心里很惋惜。忙用手掀起衣服,用指甲抓挠,黑点虽然弄掉了,但是痕迹还在,他心里老是放不下这件事,往前走五步却要六次看那件痕迹尚存的衣服,结果也没去成,到底还是放心不下自己衣服的被玷污而中途折回来了。
  
  “郑子阳非常喜欢他的妻子,他的妻子长得很漂亮,只是额头上有一个小酒窝,他的妻子用一根山雉的羽毛遮蔽起来,相处三年,郑子阳都没有发现。一天晚上,他拿掉妻子额上的山雉羽毛,意外地发现了妻子额头上那个小酒窝,马上感到很扫兴,一直到天亮他都没有睡着,他的妻子虽然用山雉羽毛再遮起来,但他却再也不喜欢他的妻子了。
  
  “所以,阴谷的树木,长在幽深的山谷里,终年得不到太阳和月亮的光线却没怨言的原因,是因为它们不知道宇宙中还有太阳和月亮。
  梧邱的农夫,人人都以种植水稻作为粮食。每年他们都储存着陈粮,等待着新粮的上市,新粮不吃到嘴里,就不敢把去年打的陈粮吃光。有一天早上,这里的农夫到地里去,看见稻田的稻子长出尖尖的稻芒,而且挂满了稻粒,就高高兴兴地回家说:‘新粮食有盼头了。’于是,家家都把粮仓打开,个个都敞开肚子吃,去年的陈粮眼看已经快吃完了,但是今年的新稻谷却仍没有成熟。于是,人们开始抱怨。农夫们和他们的妻子、儿女都按捺不住焦躁的心情,轮流到地里去看,以至于田地因此被踩出了一条小路,但是稻田里的稻子却愈发显得青了。这不是稻子返青了,而是他们盼望稻谷成熟的心理太迫切了。
  荆地有个人,因逃避老虎而舍弃了他的儿子,认为老虎已经把他的儿子吃了,就不去寻找了。有人看见了他的儿子,就告诉他说:‘你的儿子还在,为什么不快去找回他?’那人不相信。有个砍柴的把他儿子带了回来,把那孩子当做自己的儿子。过了些日子,那个人遇见了儿子,就和砍柴的争了起来,结果他的儿子不认他了。
  赵王的太子生病,召医缓治疗,医缓到来说:‘病危急了,非得用许多贵重的药不可。’问他用什么药,他说:‘这病必须得用代地的红土,荆地的玉石,岣嵝山的沙子,禹同青蛉的铜矿砂,昆仑的紫白英,合浦的珍珠,蜀地的犀角,三韩的宝龟,医无闾的珣、玕、琪,合汞铅而冶炼它,一年就和,二年就成,三年就金粟生,再把它埋在土中,再过三年就服用它,这样病就可以治好了。’淳于公听了就笑着对他说:‘确实啊,你真是所说的医缓啊!’
  庄子到齐国,看见饥饿的人就怜悯他,饥饿的人就跟随他要吃的。庄子说:‘我已经七天没有吃东西了。’饥饿的人长叹说:‘我看见从我面前走过的人多了,但没有一个怜悯我的,怜悯我的只有你老夫子。假使你不是七天没吃饭,那又怎么能可怜我呢?’”
  豢龙先生对石羊子说:“从前我曾经在江中逆流而上,行了十天,而风总是从西面刮来,等到回来沿江顺流而下,又行了十天,而风又总是从东面刮来,跟从的人气忿而哭泣。我为他叹息说:‘天有风主,是专门为我和你的吗?为什么要伤心落泪呢?’”
    
小议:
    
  “比大地广阔的是大海,比大海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法国• 雨果语)人生在世,应具有崇高的理想和宽阔的胸怀;心胸狭小,徒自伤悲。待人接物应不拘小节,为琐碎小事而忧心忡忡、耿耿于怀、扼腕长叹者,只能自找烦恼,向隅而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13 17:54: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浙江温州| 来自浙江


             郁离子—越王



         越王燕群臣,而言吴王夫差之亡也,以杀子胥故。群臣未应。
大夫子余起而言曰:“臣尝之东海矣,东海之若游于青渚,禺疆会焉,介鳞之从者以班见。夔出,鳖延颈而笑,夔曰:‘尔何笑?’鳖曰:‘吾笑尔之蹻跃,而忧尔之踣也。’夔曰:‘我之蹻跃,不犹尔之躃跛乎?且我之用一而尔用四,四犹不尔持也,而笑我乎?故跂之则赢其骭,曳之则毁其腹,终日匍匐,所行几许?尔胡不自忧而忧我也!’今王杀大夫钟,而走范蠡,四方之士掉首不敢南顾,越无人矣。臣恐诸侯之笑王者在后也。’王默然。

注1:禺疆,“禺疆”为传说中的海神、风神瘟神,也作“禺强”、“禺京”,是黄帝之玄孙。 海神禺疆统治北海,身体象鱼,但是有人的手足,乘坐双头龙;风神禺疆据说字“玄冥”,是颛顼的大臣,形象为人面鸟身、两耳各悬一条青蛇,脚踏两条青蛇,支配北方。据说禺疆的风能够传播瘟疫,如果遇上它刮起的西北风,将会受伤,所以西北风也被古人称为“厉风”。
注2:夔,读音:kuí ,传说中的一条腿的怪物。商周铜器上多夔状纹饰 。

直译
     越王大宴群臣,说起来吴王夫差败亡的事儿,全是因为杀死了伍子胥的缘故。群臣还未答话,大夫子余起身说道:“臣下我曾经来到东海,东海之神若与北海之神禺疆会面,各种长壳和披鳞水中动物跟随着像排班站队一样晋见。等到一条腿的夔出现,王八伸着脖子就笑了,夔说:‘你笑什么?’王八说:‘我笑你那个一条腿蹦达的样子,真怕你来个趔趄摔着啊!’夔说:‘我的蹦达不比你那歪歪斜斜的样子强么?而且我只用一条腿,而你用四条腿,四个还不如我一个,还有什么嘲笑我的资本?因为跳跃会增加小腿的负担,趴在地上爬则会损伤腹部,整天趴在地上能走多远?你为什么不忧虑自己还替我忧虑呢?’现在大王您杀死了大夫文种,逼走了范蠡,四方的士人都扭过头去不肯往南边看,越国没有人才了呀。臣下我恐惧诸侯们嘲笑大王的时候在后面呐!”越王不说话了。

演绎
      人都长着嘴,没事儿就说别人的短长,难得有几个看看自己是何许人的!不光五十步能笑百步,甚至一百步还能笑五十步!这类事儿难道还少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13 20:54: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浙江温州| 来自浙江
本帖最后由 小开 于 2012-10-13 20:55 编辑


                郁离子—良桐
   
      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使国工视之,曰:“弗古。”还之。
     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窾焉;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
     献诸朝,乐官传视,皆曰:“希世之珍也。”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而不早图之,其与亡矣!”遂去,入于宕冥之山,不知其所终。
DSC03411.JPG

   注释:

    1、工之侨:作者虚拟的人名。
    2、斲:(斫),砍削、雕刻。此指制作。
    3、弦:装上琴弦。
    4、鼓:弹。
    5、金声而玉应:发出金属一样的声音,又有玉石般的声音响应。
    6、太常:为九卿之一,掌管朝廷宗庙祭礼的乐官。
    7、断纹:指古琴上断裂的纹路。据南宋•赵希鹄着考鉴古文物著作《洞天清禄集》(一卷,一作《洞天清录》)载:“古琴以断纹为证。不历数百年不断,愈久是断愈多。有梅花断,其纹如花,此为最古。有牛毛断,其纹如发。有蛇腹断,其纹横截琴面。有龙纹断,其纹圆大。”
    8、古款:古代的款识,原指钟鼎彝器上铸刻的文字。
    9、期年:一周年。
    10、希世:即稀世。
    11、宕冥:高远幽深貌。宕冥之山,为作者虚拟的山名。

   译文:

    工之侨得到一块上好的桐木,把它加工制作成一把琴,装上琴弦一一弹奏,发出金、玉般和谐悦耳的声音,他认为这是天下最精美的琴了,于是就把它献给了太常。太常让国内优秀乐工检验它,说:“这琴不古。”就退还了给他。

    工之侨把琴带回家,找到漆工商议,让他在琴上漆出残断的纹路;又找到篆刻工商议,让他把琴身刻成古代的款识;然后用匣子装起来,埋在土中。一年后挖出来,把它抱到市集上卖。
     一个贵人走过见了这把琴,用一百两银子买了它,随后把它献给朝廷,乐官们互相传看,都说:“这琴是世上少有的珍品啊!”工之侨听了这话叹息道:“可悲的世俗啊!岂只是对一把琴是这样幺?没有一件事不是如此啊。倘若不早点考虑这种情况,将会同这世道一起泯灭了!”于是他离开了尘世,进入了宕冥山,人们都不知他最后的去向。

   小议:

    识才辨物决不能只看外表,而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只要质地为上乘,就不能以世俗之见加以否定。否则,就会失去人间珍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14 07:0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浙江温州| 来自浙江


              郁离子—官舟



     瓠里子自吴归粤,相国使人送之,曰:“使自择官舟以渡。”送者未至,于是舟泊于浒者以千数,瓠里子欲择之而不能识。送者至,问之曰:“舟若是多也,恶乎择?”对曰:“甚易也,但视其敝篷、折撸而破帆者,即官舟也。”从而得之,瓠里子仰天叹曰:“今之治政,其亦以民为官民与?则爱之者鲜矣,宜其敝也,”
DSC03412.JPG
注1:瓠里子,虚拟人名。
注2:相国,官名,为百官之长。
注3:浒,音[hǔ] 岸上平地,去水稍远者名浒。音[xǔ]作为地名。

直译
      瓠里子从吴地回到粤地,相国派人去送他,说:“让他自己选择公家的船乘坐。”送行的人还没到,在那儿有上千条船停在水边,瓠里子想挑一条可又分不清楚(那个是公家的船)。送行的人来了,问他说:“船这么多,怎么挑选呀?”回答说:“很容易呀,只要看到篷子旧、船撸折断还有风帆破的,就是公家的船没错!”这么一找还真找到了,瓠里子仰天叹惜说:“现在的政治措施,大概就是把人民当作公家所有的人吧?那样就爱惜之心很少了,所以广大人民生活才会很困难呀!”

演绎

       相国大概相当于总理,送人的大概也是有关部门负责人!要不怎么那么了解情况?至于是不是拿人民像对待破船那样对待,我不好说,您自个琢磨去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10 21:24: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浙江温州| 来自浙江
抱歉,那天奉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太康网】微信公众平台!
关注我们,每天有惊喜,抖音扫描左边二维码,即可关注,你还在等什么?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