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康东晋名士——谢安
谢安,阳夏人,字安石,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他出身名门大族,祖父谢衡以儒学知名,官至国子祭酒;父亲谢裒póu,官至太常卿。
póu
意思
1. 聚集:~集。~辑。~敛。
2. 减少:~多益寡(减有余以补不足)。
不知道谢安夫人的名字叫什么,只是一直很羡慕这位历史上以善妒闻名的女人。 谢夫人姓刘,大名士刘惔的妹妹,书香门弟之家出来的女子,品貌不差,嫁得名门,相公又是一位风流倜傥才华出众且很有情趣的人物,日子应该过得是乐哉悠哉。但这位谢夫人的出名却是因为两个善妒的故事。 谢安看歌伎表演时,刘氏让人把帷帐围起来,让谢安只见美人影,不见美人面,谢安心痒想打开帷帐,刘氏说“这样有损您的德行吧!”,其实,谢夫人也就是说说表明态度罢了,谢安东山携伎让后人可是羡慕的紧呢。 谢安想纳一个小妾,让别人探夫人的口风,一帮说客手持《诗经》大念“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明示暗示谢夫人,刘氏何等聪明,男人的这些小伎俩还能逃得过她的眼睛,微笑着看这帮人表演,其中一人顺势就说《关睢》不嫉妒,有成人之美呢。刘氏微笑着问“这是谁写的诗呢?”众人高声齐应“大圣人周公啊!”刘氏继续微笑说“周公是男人,若是周婆,她会写这样的诗吗?”,这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出处。其实谢夫人善妒的故事,从另一个侧面理解,正是谢安对谢夫人的宠爱呢,只有被老公宠溺的女人才有资格说出自己的不愿不满来!那个时代,纳个小妾,以谢安的身份还不是再正常不过的小事,可是,谢安呢,就是一生没纳妾。 说穿了,是谢安喜欢夫人的这种真性情!
谢安的头衔很多,东晋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书法家、思想家,琴家、评赏家、诗人。喜欢谢安,并非因为这些,而是因为他教育出一帮芝兰玉树金枝玉叶的后辈来。 谢玄,谢安的侄儿,组建北府兵,浴血战淮南,领兵淝水之战,有经国才略,但就是这么一位优秀的男子,小时候却有一种不良嗜好,身上喜欢佩带紫罗兰香曩搞得不伦不类。谢安呢,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但他没有直面喝斥,怕伤了孩子的自尊心,某一天叔侄俩玩了个小游戏,谢安就以这香囊作筹码,赢了后把它烧掉了。谢玄是个聪明的孩子,知道叔叔的良苦用心,身上再不带这类东西。 谢安的哥哥谢据死的早,小的时候闹过一个关起屋子熏老鼠的笑话,谢据的儿子谢朗不知道这笑话是自己老爸出的,还跟别人一起嘲笑这一行径,一次两次也就算了,经常这么跟别人一起嘲笑自己老子,这可不是什么好事,但谢安不好明说什么,找了一天,与谢朗聊天,说起这熏老鼠的傻事是自己小时候不懂事而为的,谢郎听了这事是自己最为尊敬的叔叔的行为,惭愧的低下了头,从此,谢郎再不随意嘲笑别人。 两个实例,说谢安是教育家一点也不为过。但谢安最成功的教育实例是谢道韫,这位女中名士是最得谢安真传的人,也是最理解谢安的人!谢道韫的襟怀风度之前有描过,在此就不累赘了。
历代盛赞谢安的诗句数不胜数。“安石泛溟渤,独啸长风还。”“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谢公东山三十春,傲然携妓出风尘”“谢公含雅量,世运属艰难,放怀事物外,徒倚弄云泉。”随便一搜就是一大箩。 他从未想过名垂千古,只是在正确的时间正好做了正确的事,家族需要他出山了,他就出山,出山后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他隐忍,苦熬,韬光隐晦,宽以待人,在险恶的官场保持一份真性情的从容。他以自己的做人品格化解同僚间的矛盾,以自己临危不惧的气度挽晋祚于一行,连想篡位谋逆的桓温都说:安石的为人处身之道,的确超过旁人。他举贤不避亲却能得到对手的支持。他坚持先人品后才能,举荐德才兼备和刚正不阿的贤人,对品行不正的女婿侄女婿不理不睬,甚至让侄女离婚。他制定一系列政治军事计划策略,清明道家政治成功于无形。他振兴皇权,扶植幼帝,潇洒指挥了淝水之战拥有不世之功,却在权力和声望达到顶峰时,淡然隐于东山。魏晋风流人物中,数得着能与谢安相提的除了稽康和王导外,再想不出第三人。 谢安的风流风度让后人景仰并非全因他的政治成就,东山逍遥比淝水之战更闻名,且成为后世文人墨客孜孜以求的境界,是因谢安而得名的。元曲里唱:你东山里做谢安……,谢安,就成了逍遥的代名词。但实际上想想,那时的谢安应该是忙碌的,哥哥弟弟都在外面当官,家里老的老小的小要照顾,子侄的教育问题也挺缠人的,时不时还要收拾弟弟谢万的烂摊子,夫人善妒是要顾忌的,守寡嫂嫂的对儿子的爱惜真情是要尊敬的,真要携伎歌舞,定要事先打点一好切!“新会蒲葵”的扇子画了帮别人赚大钱却不想自己得名声,“梁祝”这段凄美爱情故事能得以传唱至今也是因谢安欣赏真情女子的真而来。无限风光的会稽东山脚下,一帮风流名士清谈,一次兰亭雅集,一部《兰亭集序》流出,曲水流觞之乐由此而来。 也想了两个词归纳谢安:教育家,真性情。
哥顶的不是帖子,是寂寞! 啥也不说了,楼主就是给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