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波逐流 发表于 2012-7-1 18:51:30

中国“禁摩”凭什么?



    最近两年时间里,堵车几乎成为了遍及中国从一线到三线所有城市的痼疾,当汽车龟速爬行的困扰,呈现出不可遏制的势头之时,人们一次次反思着破解的结症在哪里,有一个形象的比喻说“我们如果将城市道路比喻成高楼中的下水道,汽车比喻成调入下水道中的火柴盒的话,那城市中的摩托车就好比是落入下水道中的火柴棍,它将顺着水流冲入江河,而堵塞下水道的还会是那些拥挤在一起的火柴盒”

    放眼全球所有的城市,不论规模如何,不管处在一个什么样的发展阶段,禁摩没有任何一个先例可循,却在中国内地成为全面开花特色之举,从台北声势浩大但井然有序的摩托阵容到最早禁摩也最早成为“首堵”的北京,再到遍及内地的都城蜂拥而现,禁摩实在需要一场绕不过的反思。我们不妨以两型的标准来做一个类比,一台排量为1.3升的小汽车每百公里耗油为5公升,平均排放1.5升,而125CC的摩托车耗油仅为1.5公升,平均排放仅0.125升。一条普通的汽车道能同时行驶5台摩托车,一个普通的汽车停车位可供5辆摩托车同时停放,除此之外,在空间利用率上一台小汽车平均实际载客通常只有每台1.7人,而一辆小的多的摩托车平均载人也有每台1.37人,而来自交警部门的统计数据还表明,当汽车的保有量仅为摩托车的42%时,汽车的事故率却达到了摩托车的2.2倍,不难发现,无论从能耗、排放、道路和土地资源来看,所有涉及两型主题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摩托车的各项指标,均展现出符合“两型”的性能。每一天,这浩浩荡荡的堵车长龙挑战着人们越来越焦躁不安的神经,一再拓宽的道路为何永远也追不上日益庞大的车流呢?一个人们容易忽略的秘密其实是四个轮子 两排座位 一个人 在道路如此有限的上下班途中 一个人何尝需要又怎么能同时奢侈到享用如此大的空间呢?当寸土寸金的城市中,停车难的矛盾日益尖锐,当越来越宽敞的出城道路在占用耕地资源,却使用效率十分低下之时,当道路拓宽不断碰到“天下第一难”拆迁的困境时,如果一切从“一刀切”的治理逻辑出发,“限汽车”似乎比“禁摩”更有必要。

   有一点不可否认 电动车 摩托车的违章违纪 拒买交强险的现象不时存在 “两抢”现象也曾有发生 正是因为这些少数负面印象 再经过媒体的不断渲染 使摩托车妖魔化 让“禁摩”终于变成了有一定市场的“因噎废食”的决策,但仅从小叔所谓“天下大乱”的现象推导出对所有遵纪守法的数以亿计摩托车使用者“一刀切”的管理方法,实在不能算作科学发展的决策,禁摩令的实施让遵守交通规则的数以亿计使用者为此背上了黑锅,形成了因治理不力而全民买单的局面。数以亿计的摩托车使用者,多数为社会弱势群体,在暴风式的禁摩令下,他们或许不懂得维护自己的权益或许找不到发表自己声音的渠道。但是,作为一个服务型的政府 却不能主动为他们建立这些渠道,勤政为民,社会管理亟待创新,2010年以来,社会管理难题的破解成为当前执政建设的一个焦点,而摩托车的管理如何走上一条“以管代禁 当禁则禁 禁的理直气壮,当管则管 管的有章有法”的理性之路,或许恰是考验社会管理能力的一把标尺。对于使用摩托车犯罪的,对制造、销售、使用违法违规摩托车的,政府职能部门应严加查处;对无牌无证的摩托车也应严格执法 毫不手软。

    每种交通工具都有其局限性,都存在安全隐患,主要还是要通过加强交通安全管理,提高驾驶员交通安全素质来降低事故率,事实证明,几乎所有的城市在“禁摩”之后,交通事故总数并没有降低,汽车的事故发生率依然是摩托车的2.2倍,依然居高不下。城市禁摩的另一个副作用还体现在原本合法生产和销售使用摩托车的业主对缴纳税费、参加年检产生了抵触情绪,因为大面积的摩托车禁行,导致使用效率偏低,规费缴纳的公平性便无从谈起。摩托车的出路在哪里,这或许是所有对摩托车有需求,所有对社会管理有理性关注的人都在思索的一个问题。

    一种决策的对错原本就是要实践来加以鉴定的而且应当广泛地征求各阶层的看法,一种决策其影响是立体的而不是平面的,实际上,市民不论采用什么样的交通工具都是一个文化范畴,精神文明范畴的概念,在东京,在罗马这样的国际大都市摩托车依然畅行无阻,那么今天一人拿在奔向全面小康的中国,摩托车的使命又如何能被终止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第三十条的规定,禁摩则是废止了摩托车作为合法交通工具与汽车等工具的竞争资格,限制了公民选择不同交通工具的权力。

以下是市民的声音:
摩托车使用者:我们的摩托车都是有牌有合法手续的
市民:现在硬件设施达不到,做小生意的不可能每个人都开着小车出来。
商贩:把摩托车禁死了我们怎么活?这边送点货那边送点货,难道坐的士?
摩托车经销商:我们按时纳税,该交的费用我们一分不少,我不知道政府为什么要这么做,难道不让我们从事摩托车生意的活吗?
摩托车行业从业人员:摩托车跟汽车比到底谁占道多,哪样危害大?不知道政府是什么出发点。
现在严重缺失的是对摩托车的运行管理,以及摩托车交通领域里的规范管理以及行业的自律管理,积极开拓培育广阔的农村市场,摩托车还大有可为。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对城市摩托车市场的抑制,势必影响到往城市流动的农村市场的发展,从而对整个行业的生存和发展 发生挤压和打击,也不利于干煸城乡二元结构,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目标。摩托车产业已进入稳步发展阶段,在我国将有一个相当长的辉煌时期,这一“朝阳产业”顺民心 得天意,完全符合中国特色,全社会应共同努力实现摩托车与其他交通工具的和谐共存,绝不能违背民意和事物的发展规律,拍脑袋草率禁摩,加强引导才是管理摩托车的根本出路,因为千千万万的老百姓,需要更贴近他们生活的摩托车,全面小康社会也离不开摩托车。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zA3MjUxNDUy/v.swf

孤风 发表于 2012-7-1 19:25:37

一辆小车和一辆摩托都往电线杆上撞撞,看看结果

摩托可以乱窜,小车窜个试试,

总的来说,只有摩托车的问题严重影响到了城市交通,才会禁,

当然,有很多说不清道不明的原因,站在每一方的立场上有不一样的看法

三思而行 发表于 2012-7-1 20:16:36

赞同楼主   顶下

单纯的人 发表于 2012-7-1 20:28:26

没有为什么。就是因为是社会主义国家就够

永恒的爱 发表于 2012-7-1 20:55:59

:L:L:L:L:L

静时常思已 发表于 2012-7-1 21:36:57

中立 没什么表决的

学剑客 发表于 2012-7-2 08:08:27

呵呵,俺开着摩托车都不敢进城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禁摩”凭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