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波逐流 发表于 2012-6-13 22:22:47

年龄结构颠覆了我们的生活



                                       年龄结构颠覆了我们的生活

      前些时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答复网友的提问时,强调“推迟退休年龄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主要的原因是“人均寿命的不断延长”。      或许,你正热衷于评判推迟退休年龄的利弊,也许,你还察觉到现行养老保险制度所面临的风险。但是,我凭自己的推断,然后告诉大家“这些讨论或者察觉,都已没有任何的现实意义。如果一定要说有的话,我只能说意义仅仅是留给我们一些反思。”      试想,我国年龄结构老年化的客观事实能允许我们再对是否推迟退休年龄而展开讨论吗?五、六十年代出生的生命洪流正考验着现行养老保险堤坝的牢固。当洪峰已来临,我们没得选择,只能泄洪。同样的,当老龄化的洪水汹涌而来时,我们也没得选择,只能推迟退休的年龄。      我不想也不愿参与进“推迟退休年龄,利?弊?”的讨论中去,但总是有人反复问我这个问题。那么我也只能告诉他们,我是持“反对,反对,坚决反对的观点。”但是,我又强调“接受,接受,坚决接受的态度。”原因是什么呢?我不想解释,还是留给专家和学者们来回答吧。          抱怨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反对也是苍白无力的,剩下来的只能是我们必须无奈地接受一个无情的事实——年龄结构颠覆了我们的生活,并且是彻底地摧毁我们原先计划中或者说是想象中美好的“旅行计划”。      我们为什么要接受推迟退休年龄?因为人口的老龄化。人口老龄化很有可能会带来的社会问题是:社保基金不堪承受“缴纳养老金的人越来越少,而支付退休金的数字却越来越庞大,庞大得几乎有点像那无底洞,再过几年甚至会变成一个黑洞。”这样一个严峻的考验。正因为如此,作为一个公民,我虽然反对推迟退休年龄,却能坦然接受这个事实。现在,留给我反思的问题就是人口老年化形成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告诉我们:生产力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其中劳动者是生产力最活跃的因素。这个普遍的科学的真理,拉起了我反思的帷幕。      人,一切问题的原因所在还是人。我认为,解放初期在“人多力量大”的感召下,过度的鼓励生育,造成了我国人口的急剧增长。改革前期错误的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又严重的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在人口的增长和生产力的落后的双重挤压下,老百姓的生活条件显得清贫有加,也只能过着“勒紧裤带过日子”了,甚至一些落后的地方还出现了连吃饭问题都成了茶余饭后的主题。“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才是硬道理”。我们只能无奈地选择了推行计划生育政策,目的是“提高人的素质,控制人口数量的增长”。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自1983年推行以来至今已有相近三十个年头,它的推行的确为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发挥了巨大的贡献。但是,现在问题也来了。分析一下,五六十年代出生的那一批人,他们在八九十年代正是人的精力最为旺盛的时期,他们的劳动创造了大量的社会财富。由于实施计划生育他们需要抚养下辈的压力并不大,毕竟他们大多人都只有一个孩子,而这些孩子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八零后和九零后。由于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兄弟姐妹普遍众多,因此他们赡养老人的责任也并不大,苦只苦了他们的父辈。       人,一切问题的原因所在还是人。我认为,现在五六十年代出生的那一批人即将逐步迈入老年人队伍的行列,他们即将领取退休金。这样,一切问题就要来了,现在不来并不代表着未来的几年或者十几年不会到来。因为,这批人的数字实在是太可怕了。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我国人口总数是13.7亿多,其中15-59岁的人口有将近9.4亿,占人口总数的70.14%,和2000年相比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3.36个百分点。”由于,实施计划生育的原因,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这个年龄群中,50-59岁的比例应该不小,他们不正是五六十年代出生的那一批人吗?他们即将退休,那些80后和90后的独生子女们有能力承受得起一对夫妻赡养双方父母的的压力吗?虽然他们的父母表面上看是领取他们自己的养老金,但是问题是预测一下未来几年的养老金收支状况,我们不难预见得到“如果不推迟退休年龄,养老金制度必将走向崩溃。”的结局。说白了,父母的养老金还是得从80后和90后们的腰包中掏。       我国年龄结构的不合理造成了养老金制度备受冲击,所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才会有“推迟退休年龄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一说。人,一切问题的原因所在还是人。一切要从实际出发,解放初期过度的鼓励生育透支了未来,八十年代推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又过度的造成了现在或者未来几年正劳动力的贫乏。这才是老龄化问题越来越凸显的真是原因。       经济以市场的自我调控为主,也有政府的宏观调控加以合理引导。我们是否能这么考虑“生育以计划为主,辅以合理的自愿”呢?我的意思是计划生育政策要继续坚持,但是要根据实际适当调整。国家现在的配套措施中,已允许不管是农村的还是城镇的,如果婚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可再生一胎。那么是否可以考虑,再向前走一小步,把计划生育的政策调整为:1、鼓励夫妻双方生育一个子女;2、允许一方或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家庭生育两个孩子;3、缴纳一定的社会抚养费,允许夫妻双方生育两个子女;4、采取极度严厉的措施防止生育三个子女。         人,一切问题的原因所在还是人。年龄结构颠覆了我们的生活,如何合理的控制人口增长才是需要我们冷静思考的问题。
                                                                               海澜山人                                                                                 2012.6.9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年龄结构颠覆了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