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崔 发表于 2012-5-21 11:31:43

太康一日游第二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太康黉学

在太康县城内北大街中段路西,有一座气势恢弘,古色古香的建筑物,吸引着人们前来观光游览,焚香祷告,祈福纳祥。这就是有名的太康黉学,又称文庙,是封建社会时代的学校,秀才们学习的场所。现存的拜殿和大成殿保存完好,二00六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黉学(太康文庙),始建于汉,隋唐因之,元末兵燹,明洪武三年,宣德二年,成化七年重修。清顺治五年(1648年)重建,康熙六年(1667年),民国二十年(1934年)两次重修,新中国建立后的1952年曾维修,1986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们知道,黉学是封建时代的学校,但它在不同的朝代曾有过很多的名字。比如文庙、庙学、县学、学宫、儒学、孔庙、黉学等。唐朝以后,庙学结合,成为定制。于是历代沿袭,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学校,虽然规模大小不等,但基本形制大体相同,“郡县莫不有学,学皆有孔庙”。儒学都与先圣孔庙建在一起,是因为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个人办学的第一人。这也显示了历代王朝重视教育和尊崇孔子的共同点。太康黉学与各地儒学相比,不仅形制宏大,而且又有许多不同之处。太康黉学的建筑布局,先为前庙后学四进院落,后又改为右庙左学,三进院落。自明朝到民国初年,太康黉学的主体建筑为自南向北依次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当时整个院子的围墙达千米之长,称“万仞宫墙”。太康黉学历经岁月沧桑,兵火战乱,其原有的宫墙、照壁、牌坊、棂星门、戟门、崇圣祠等建筑已不复存在,黉学的面积也大大缩小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拜殿和大成殿,均系清代重建。院内竖立的四通石碑,记载着历代修缮文庙的过程。拜殿面阔五丈,进深三丈,为单檐歇山式。屋面覆以灰色筒瓦,脊饰完整。正脊是琉璃烧制的二龙戏珠和花卉,檐下四周置五彩重昂斗拱,制作十分精巧。殿内外梁坊、檐板均雕刻有祥龙彩凤、花鸟鱼虫和各种彩饰。1995年,拜殿为太康县佛教协会使用,称“居士林佛堂”。大成殿是太康黉学的主殿,建筑在一米高的台基之上。殿前筑有宽敞的月台,月台前为青石台阶,台阶正中嵌放一块翔龙卧云阶石。大殿高为十米,面阔七间,进深五间。屋顶亦为单檐歇山式,上覆绿色琉璃瓦。正脊上是琉璃烧制的花卉、二龙戏珠、人物及宝瓶、彩珠花卉。垂脊上饰有飞禽走兽,栩栩如生。大殿前屋坡为两断式,既可加深大殿深度,扩大空间,又可产生一种雄伟而多变的视觉效果。太康黉学的建筑风格,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卓越的雕刻艺术和建筑艺术,是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也是豫东地区著名的古建筑,实为观光旅游胜地。浏览太康黉学,不仅让我们领略到我国古代建筑的精美神奇,也让我们见证了中国几千年来文化传承的脉络,这或许能使我们增强学习继承、发扬光大古代优秀文化的责任感,继而投身到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行列中去。

小崔 发表于 2012-5-21 11:32:31





小崔 发表于 2012-5-21 11:33:25





龙都客栈 发表于 2012-5-21 11:52:38

应该有后院把!!怎么没有拍?

小崔 发表于 2012-5-21 12:12:36

龙都客栈 发表于 2012-5-21 11:5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应该有后院把!!怎么没有拍?

没有后院,就这么多

学剑客 发表于 2012-5-21 13:01:54

这里应该是最好的,给人的感觉却不是最好的

三思而行 发表于 2012-5-21 13:20:44

叫看看

永恒的爱 发表于 2012-5-21 13:53:47

不错,有点沧桑的感觉,年久失修了吧

青原草 发表于 2012-5-22 08:41:51

{:soso_e179:}

龙都客栈 发表于 2012-5-22 10:16:29

小崔 发表于 2012-5-21 12:1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没有后院,就这么多

原来没有呀!
我猜错了呀!

龙都客栈 发表于 2012-5-22 10:17:17

600年黉学

龙都客栈 发表于 2012-5-22 10:18:05

县委、县政府应该重视,加以保护和维修

小铃铛 发表于 2012-5-23 18:47:30

有时间回太康看看

爱小鬼儿 发表于 2012-6-9 12:12:53

乡土乡情呀

直觉 发表于 2012-9-10 21:21:40

八十年代时,拜殿和大成殿之间有很多一人无法环抱的大杨树,每到春天,杨絮纷飞如雪... ...十分怀念。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太康一日游第二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太康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