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业内人士激辩房价是否已经到底
业内人士激辩房价是否已经到底在经历了大半年的楼市低迷期后,漫长的房地产紧缩调控政策一夜之间戛然而止。10月22日晚,国家有关部门出台刺激楼市发展的几条政策,房地产市场终于等来了期盼已久的政策放松。步中央的后尘,我省和省会郑州的救市政策,也先后出台。
在救市政策鼓励下,开发商似乎看到了楼市回暖的希望;而观望了大半年、期待房价下跌的购房者,此刻也非常迷茫。买,还是不买?此时成为楼市最大的问题。在房价下跌、政府救市的背景下,“抄底”一词在楼市悄然流行。但是,现在是抄底楼市的最好时机吗?
一辩:郑州楼市何时见底?
在房价下跌、政府救市的背景下,现在是不是抄底楼市的最好时机?对此,各方观点不尽相同。
◆正方:房价见底
瑞隆置业营销负责人吴天克:目前应是买房的较佳时机,首先,与去年同期比较,楼盘每平方米降价千元左右,而目前在售楼盘尤其是土地在较高地价时拿的楼盘,在目前市场情况下,企业的融资成本非常高,楼盘再降价的空间很小。其次,国家刺激楼市消费的相关优惠政策也已出台。所以,我认为目前是买房抄底的最佳时机,这也是瑞隆城选择目前解筹选房的原因。当然,不排除某些楼盘为了回笼资金,会零利润甚至低于成本投放部分房源以渡过难关,但这只是企业的一时权益之计,投放量不大,否则必定会在建筑质量上做文章。对于消费者而言,不能一味追求较低房价,因为购房风险也会加大。
正商地产营销总监张琼:“抄底”楼市,关键是整个社会大众对楼市信心的探底。不妨借鉴一下华尔街著名投资大师罗杰斯的投资理念,有人请教罗杰斯,你是怎么做到炒股低进高出,保持持续盈利的,罗杰斯回答,当我投资某一只股票时,我会到街头擦皮鞋,请教擦鞋师傅,你认为某某股票怎么样?若他说这只股票不错,发展势头良好,我估计投资该股票的商机已过。也就是说,“抄底”楼市,要运用逆向思维基于社会大众的主流意识来判断投资机遇。
王牌企业联盟董事长上官同君:对于楼市而言,有两个可供抄底的领域,一个是房屋抄底,一个是土地抄底,目前来讲都应该是抄底的好时候。抄底的概念应该是逢低介入,当然对郑州楼市房屋抄底应该是中低端区域,高端项目不具备抄底的核心构成要件。
郑州合富辉煌河南公司市场研究部分析师田春雨:美国著名投资大师彼得·林奇有句名言“不要抄底”,这句话放到楼市上是说,如果购房者确信房价不会下跌到合理估值水平之下,就可以考虑购买,而不必试图预期其底部,因为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很难判断底部是什么样的价位。
◆反方:房价仍高
河南财经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刘社:郑州的房价目前只是有所松动,并没有经过一次像样的下调,仍处于历史高位,房价根本就不在底部,何来“抄底”之说?郑州的房价还没有调整到位,何时是底,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
金门面顾问首席顾问王少华:“抄底”这个概念在楼市我个人认为是不存在的。购房多是个人行为,房价影响购房意愿,但并不是决定购房行为的最根本因素。购房的根本因素是购房能力和实际需求。所谓的抄底是投资者的投机行为。作为普通消费者,购房虽然有投资的意愿,但实际上并不是一种投资行为。如果说投资者购房抄底,现在还不是时候。真正的抄底是价格泡沫被挤出之后,而目前的价格泡沫还不小。如果三环以内均价能够在每平方米3500元左右,或许就是抄底的时候。
河南中锦律师事务所律师栗九林:“9·27”新政出台后的去年10月,郑州商品住宅销售均价为3945元/平方米,今年9月份郑州商品住宅销售均价为3934元/平方米。看到这样的数据,不知大家哪来的抄底一说?
河南国基律师事务所律师凌兴高:楼市下跌不仅是必然趋势,而且已是毋庸置疑的现实。在目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十分严峻、前景尚不明朗的情况下,抄底楼市还为时过早。至于何时是底,要看整个经济大环境的走势。
二辩:未来市场何去何从
在政府救市背景下,郑州房价、郑州房地产市场何去何从?
◆正方:楼市回暖
正商地产营销总监张琼:客观地说,一个地区房地产行业发展取决于该区域硬性需求的市场容量。纵观今年前10个月郑州楼市,受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楼市成交总量虽然相对去年同期有一定差距,但成交的客户群体中,自住型客户占到总购房比例的85%以上,更多的自住型客户持币观望。这部分需求会随着楼市的回暖而逐步释放。
王牌企业联盟董事长上官同君:迄今国家调控政策反映出来的观点就是求稳,避免大起大落,规避房地产市场风险及银行的信贷风险。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国家将用增加保障房、限制高端商品房、提高人民收入等手段来解决市场的失控现象,实现经济发展的“软着陆”。为鼓励消费,中央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揽子救市政策,郑州“救市17条”,其中10条为“民生”,政策回暖不是刺激涨价,而是鼓励首次置业者和有真正换房需求的人,毕竟“政府救的是楼市而不是楼价”。房地产市场的交易将会重新回归正常,今后郑州房地产市场将保持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毕竟目前郑州楼市并没有太多的泡沫可言。
◆反方:继续下行
河南财经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刘社:政府当前的救市行为是想提振市场信心,促进房地产交易量的增加,从而增加内需。但2005~2007年的房价飙升已远远透支了未来的市场。现在的房价已远远超过了大多数消费者的可支付能力,房价回归理性是市场规律使然。为了激活市场,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救市政策,为降低消费者的购房成本作出了较大努力,下面要看开发商的行动了。
金门面顾问首席顾问王少华:在政府救市的背景下,郑州房价将以稳定为主,进而走弱进入周期性轮回中。目前的市场状况下,成交量能够有所提升,但是幅度不会很大,而且将会维持一段时间,预计在两个月左右。随后,郑州房价和房地产市场将不可避免地走向“式微”。这点开发企业需要理性调整,不能够过多指望救市。
河南中锦律师事务所律师栗九林:就房价来说,此次“救市”,不是“救价”。央行利率下调、财政部税费进行适度减免,使房价有了下降的动力;而郑州市政府的“加大保障性住房供应力度”、“政府购买市场空置商品住宅存量”等政策,则给了房价下降的空间,虽然这个空间不大。在这种情况下,所有想趁机提高房价大赚一笔的开发商都会被市场无情地抛弃。
但是降能降到什么程度?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日前发布研究报告称,国内房地产市场将由当前的“滞涨”转入周期性因素主导的下行阶段。预计未来两年,全国房价均降10%,最高降幅可能达到30%。对整个房地产市场来讲,这一次的救市会让交易量小幅上涨。现在的购房群体相比几年前要成熟、理性了很多,开发商若不抓住此利好时机大力促销,进行实质性降价的话,只会让市场再一次沉寂。
凌兴高:与其说政府“救市”,不如说政府是在“自救”。“救市”不过是一种主观意愿和自我努力,如果经济大环境不改观,“救市”对房地产市场及房价的影响将十分有限。
三辩:面对诱惑是否出手
面对政府救市和楼盘降价促销的双重诱惑,购房者该如何理性面对?
◆正方:可以出手
正商地产营销总监张琼:从案场一线反馈的信息来看,相对于两个月前,无论是客户来访量,还是成交量都具有明显提高,这说明随着银行放松银根,政府救市政策陆续出台,以及楼盘促销力度的加大,部分观望客户已感受到楼市回暖的气息,抢先一步“抄底”购房,其实楼市回暖的速度就取决于观望客户对楼市信心恢复的速度,大多数理性的购房者会选择在楼市大幅回暖之前购房。
王牌企业联盟董事长上官同君:大多数普通百姓在市场敏感期不敢轻易购房,根本原因是受从众心理影响、期待价格进一步下降。房价稳定是可以预期的,但指望房价大幅下降不太现实。毕竟城市化进程在不断推进,而土地资源也有限。尤其是河南这样的人口大省,2007年城镇化水平才34.3%。面对政府救市和楼盘降价促销的双重诱惑,购房者要算一笔账,看一看是不是自己的心理价位,是否在自己经济能力承受范围。
太格地产咨询董事长孔玉峰:楼市观望的起源,是拐点论和房价非理性增长而不是真实需求的消失,真正的消费人群仅仅是持币待购,并且期望楼市抛出更大“绣球”。然而,楼市不同于股市,市场的心理预期受刚性需求影响较大,并且楼市的大起大落几乎不可能实现。对于纯粹居住型购房客户来说,遇到合适的楼盘是可以考虑的。因为对于自住型客户来说,更应该关注的是房屋的使用价值,而不是财富价值。
◆反方:继续等待
金门面顾问首席顾问王少华:政府救市和楼盘降价促销未尝不是购买的机会,但是一定要衡量自己的经济能力,辨别促销手段的合法性和合理性,不能贪图一时便宜,导致购房后悔。一句话,房子是用来居住的,如果有便宜的就再等等吧。
河南中锦律师事务所律师栗九林:如何理性面对?我的建议就是可以再等一段时间。首先,政策要显现出效果,市场都要经过一段时间来进行释放。其次,在美国次贷危机的冲击下,为保证国内金融市场安全,适时扩大内需,利率还会有进一步下调的可能。再次,房价现在刚刚出现调整迹象,很多后续的效果还未显现,也就是说现在房地产市场仍然需要调整,在没有看清形势的情况下最好不要随便动作。
河南财经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刘社:购房不外乎自住和投资。对于投资型消费者而言,至少在两年之内,房价上涨的可能性较小,政府的救市政策也不鼓励投资型需求,故现在不是一个好的买房时间点;对自住型消费者而言,大多数人收入一般,现在的房价仍相对较高,而房价今后仍有一定的下降空间。但楼市的底部就像股市一样没有人能够准确预测,对于那些急需住房的消费者,只要在政府和开发商的优惠促销下能够买得起房子,就可以下单购买。因为早一点买房就早一点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