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然脱俗 发表于 2008-10-27 20:41:15

2008中国房地产关键词

2008中国房地产关键词
过冬!
“Recession”(衰退、经济萧条)一词的阴影已在美国主流商业杂志上徘徊了多年,它终于在本年度开始言符其实。“拐点论”及“百日巨变”的论调暗示了本年楼市的不安与迷乱。在宏观经济的冬天里,随着调控力度的逐步加强,土地和税收政策的调整、货币信贷的规模控制、上市融资难度加大、股市暴跌,诸多方面的叠加效应造成房地产企业出现了资金链断裂的风险。而国内的股市下跌及通货膨胀又直接造成了人们实际购买力和预期收入的下降,销售不畅在困扰着整个行业。2008年的房地产业无疑迎来了近年来最严峻的考验。

房地产需要15年以上的企业
“只有当潮水退去后,我们才知道谁在裸泳。”从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全国性房地产市场以来,中国现在的房地产市场还没有经历过一次完整的周期波动的检验。从这个意义上出发,经济学家巴曙松做出如是呼吁。市场环境必会将那些注重房屋品质,注重销售、融资的创新,具备稳健的财务结构、不对这个行业保持狂热的房地产企业凸显出来,也只有这些企业才能真正肩负起中国房地产业未来发展的重任。

救市?治市?
众所周知,中国经济增长主要的火车头有两个,一个是以出口为主导的加工制造业,另一个则是以房地产为主导的城市化建设。任何人都没有办法否定房地产业是中国重要的支柱产业,而房地产业的稳定最终也就是为了中国经济的稳定。救市是这一年出现频仍的词汇,但救不救市,它的根本逻辑在于,如果这个市场很小,还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参与主体比较小的市场,政府对这个市场有足够的主导力量,那么还有可能采取适当的措施去干预它,但是如果市场规模已经发展到非常大,而它已经跟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紧密联系,这个时候最为根本的救市措施,还是把经济运行的基本面改善,同时利用市场的调整来完善整个市场的交易制度和交易环境,即所谓“治市”。

次贷危机
次贷危机影响全球经济的过程正是“蝴蝶效应”的一个典型事例。次贷为美国经济带来的重创是令所有人始料不及的,快速恶化的全球经济形势使我国意在抑制过热的宏观调控多少显得有些南辕北辙。经济学家赵晓指出:政策周期和经济周期永远都是相反的。从这个意义出发,基于对次贷影响错误估量之上的调整政策无疑加重了本年的房市困局。

房企的公众舆论学
在理性程度不够的公共空间里,如何与情绪偏向激烈的公众相处?这个课题在本年以极端的形式摆在房地产企业面前。企业社会责任与商业逻辑的平衡十分重要,但如何在大众面前阐释、表述自己的取舍似乎也同样重要,这是万科在赈灾捐款事件中给我们最大的启发。公众舆论与私人沟通间存在巨大分野,除了采用发言人制度等常规机制来保证外,更加灵活的公众沟通方式也将力促企业理念及品牌的扩散,潘石屹先生的新浪博客即是明证。

梯次转移
在老胡看来,分析如今的中国房地产市场,必须采用更为严谨科学的四分法视角。目前房产市场的重要趋势就是一线市场的二流、三流地产商,向二线市场转移,那么二线市场的二流、三流地产商向三线市场转移,三线市场的二流、三流地产商,可能从现在开始要向四线市场转移,即梯次转移。这个梯次转移的过程要持续8到10年,而在其间,更具前瞻性的战略决策将逐渐凸显出应有的价值。
    
轻资本、重内功
长期以来,中国房地产行业是典型的香港模式,土地储备是评价地产公司的核心指标。但在楼市下滑、国家加大对闲置土地监管的情况下,巨大的土地储备难免成为房企难以承受的负担。时机带来了整个行业对经营、生产模式的重新思考。当并购以及同土地资源丰富企业合作开发越来越多出现时,先进的管理经验以及优秀的商业模式将会替代资本,成为企业赢得竞争的首要因素。

喜忧之间的中报
奥运会闭幕,人们开始渐渐地将目光重新集中到似乎将面临更大困难的宏观经济上来。与此同时,A股及H股各房地产上市公司陆续公布中期报告,大多数房地产上市公司公布的中期报告显示业绩向好,但是不少房地产上市公司均调整了2008年的策略:或是调整全年业绩预期,或是调整下半年的销售计划抑或土储计划。我们看到,大多数房地产上市公司依然强调长期看好房地产行业,但对此一轮房地产周期调整并不抱乐观态度。喜忧之间,房地产上市公司的苦恼与快乐仿佛见证了2008年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的成长之路。

降价?退房!
同作为消费品,虽然你能罗列出白菜同房子的一百种区别,但它们的促销方式却最终殊途同归、降价来得简单且粗暴。产品说服力、品牌溢价、服务附加值,这些本当被重视的理念在此时似乎不值一提,这未尝不是中国地产业的一种悲哀。风险与收益永远是相伴而生的,市场经济的契约精神在消费者中似乎同样不值一提,他们曾在房价上升历程中闷声安享巨大升值,如今一转身就又兴起了一波退房潮。

一群思考的大脑
万科总经理郁亮在最近的员工沟通邮件中给出了一条重要提示:房企若要逾越困境,唯一的救星就是自己。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经济还没有遇见如此巨大的困难,还没有遇见如此恶劣的国际经济环境,但是,中国民众的民族意识和无私精神,将成为战胜本次经济危机最强大的精神动力。具体而微,房地产企业也在期待一群思考的大脑:需要这些大脑撇除一切顾虑,打破职位、专业的藩篱,用最挑剔的眼光,从内部寻找弥补企业的不足;更需要这些大脑冷静灵活、务实敏捷又充满创意,合力领引企业之舟越过激流,驶向伟大的彼岸。

37℃ 发表于 2008-10-27 21:39:18

降价?cxun10.net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08中国房地产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