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地产营销告别卖拐时代
郑州地产营销告别卖拐时代三年前 黑猫白猫抓住耗子就是好猫
三年前,郑州房地产市场充斥着“点石成金、各显神通”的“神话”,市场云蒸霞蔚,不乏刀光剑影的江湖鏖战,真正的房地产营销这时才刚刚出现。
有人说,这时房地产营销的繁荣,与一件事有关。2001年国内著名的策划人王志刚担纲“德亿时代城”的营销策划,并于两年后败走麦城,最终引发德亿这个明星企业的沉沦。
2005年前后郑州楼市谈及地产营销,无不以此为戒。业内人士指出,跨越式的产品定位,4000元的入市价格,无疑不是德亿这只大船航向开始偏离的标志。而“逞文字之威,过口实之瘾,得虚妄之名”才是德亿房地产营销的真正败笔,因此房地产营销必须摒弃炒作。
也有人说,这时营销的繁荣与宏观政策大势有关。8·31大限、新老国八条、国六条,这场针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接踵而至,从土地和预售制度上加以管制,直接影响了房地产营销的方向。
赵春华指出,宏观政策的出台就好比羊群里出现了一只狼,羊儿们在奔跑中才会变得更强壮,这时谁的房地产营销更适销对路,谁才能赢得市场。
这预示着以往炒卖概念、捂盘惜售的房地产营销已经行不通了,必须调整思路,研究产品和市场,研究老百姓的真实需求。
2005年8月,遭受新政的郑州楼市一度非常低迷,汉飞·城市公园首推 “先住后付”营销策划直接刺激市场,既让消费者享受了优惠的房价,又降低了消费者对小高层的抗性。
无独有偶,2006年12月8日,郑州信和置业旗下的普罗旺世在媒体上发表声明:决定对延期交房的部分房源,实行“20万元无理由退房”。“20万元悬红”不仅体现了一家企业的责任和信心,更是在老百姓心中树立起高端与实力的形象。
上官同君认为,随着宏观调控的深入,市场秩序得以很大改善,老百姓对地产营销具备了一定的辨别能力,因此,“胡子眉毛一把抓”式的营销已经行不通了,“黑猫白猫抓住耗子就是好猫”更加务实的营销开始流行,而花多少时间和代价成为衡量房地产营销是否成功的主要因素。
丁盟认为,三年前,港式营销开始占据上风,房地产营销变得更加理性和务实了,这一时期,最明显的标志是郑州楼市开始流行企业内刊。这说明了房地产企业开始潜心研究客户消费心理,更加注重客户需求,更加重视客户之间的口碑传播。
现如今 地产营销告别“卖拐”时代
自去年9·27房贷新政出台以来,房地产市场在经历了“似火骄阳”后,迅速“高位刹车”,直接步入寒冬,时至今日已一年有余,在新一轮房地产发展周期中,房地产营销模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一年以来,一个日趋成熟的买方市场在“反营销”的斗争中产生,对于形色各异的营销手段,老百姓已具备了空前的免疫力,他们已不再轻易为营销埋单,相反,他们练就了一双去伪存真的“火眼金睛”。
因此,以往高高在上、生搬硬套、遮遮掩掩为特征的“叫卖式”营销已经愈发显得苍白无力甚至适得其反。刘社认为,如今的消费者变得越来越理性了,小打小闹的促销早已不能令他们心动。
上官同君一针见血地指出,开发商应该及时转变以前的营销理念,不要低估了客户的智商,不要把客户当“范伟”,唯有阳光“裸售”方可救市。
所谓阳光“裸售”就是指开发商将楼盘信息公之于众,真正做到透明化和公开化,开发商要想让老百姓认账就不能有半点猫腻,必须做到公开房源、公开价格、公开产品品质和承诺,要让老百姓像在阳光超市里购物一样买房子。
可喜的是,9月底,汉飞·金沙国际一则“拒绝VIP、拒绝欺诈、阳光裸售”的广告让人们看到了希望。
在事易时移的大环境中,房地产企业如果再不合时宜地迷恋经典案例,难免会遭遇折戟沉沙的市场覆辙,潜心打造“全营销”体系将会是另一条出路。
建业、鑫苑、居易国际即是多年来郑州“全营销”的出色代表,从产品规划之初,就开始研究市场,依据客户需求制定产品定位,并将客户需求落实到产品的每一个细节。同时“全营销”对房地产企业的品牌建设、团队建设、资源整合和推广方式也有着较高的要求。
正如专家预言,今后的房地产营销,已不再需要力挽狂澜的营销案例,而是一批踏踏实实做产品的企业 我们的工作要塌实了
要下真工夫了
要难了
页:
[1]